骨穿怎么做

如题所述

骨穿的操作步骤如下:

骨髓穿刺要选定穿刺的部位,常用的穿刺部位有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胸骨柄以及腰椎棘突。体位一般选择仰卧位或侧卧位,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铺消毒孔巾,用2%利多卡因作局部侵润麻醉直至骨膜。

然后将骨髓穿刺针固定器固定在适当的长度上,以左手拇指、食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针与骨面垂直刺入,当穿刺针接触到骨折后,则左右旋转缓缓刺入骨质,当感到阻力消失,且穿刺针已经固定在骨内时表示已经进入了骨髓腔。

然后用干燥的20毫升注射器,将内栓退出1公分,拔出针芯,接上注射器,用适当的力度缓慢抽吸,这时就可以见到少量红色骨髓液进入注射器内。

骨髓穿刺术是采取骨髓液的一种常用诊断技术,其检查内容包括细胞学、原虫和细菌学等几个方面。适用于各种血液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随访;不明原因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增多或减少及形态学异常;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可作骨髓培养,骨髓涂片找寄生虫等。

很多病人觉得骨穿是件很恐怖的事情,其实不然。骨穿的方法很简单,一般是在髂骨前(或后)上嵴或胸骨部位,局部注射少量麻药,用骨穿针抽取一小滴骨髓组织就可以了。一个熟练的医生操作骨穿的全部过程,也不过几分钟。抽出骨髓后,病人可以马上起床活动。

适应症状

1、各种原因所致的贫血和各类型的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发性骨髓瘤、转移瘤、骨髓发育异常综合征、骨髓纤维化、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2、某些寄生虫病,如疟疾、黑热病等可检测寄生虫。

3、长期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均可行骨髓穿刺检查,以明确诊断。

4、骨髓穿刺又可观察某些疾病的疗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