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需要掌握的数学知识

如题所述

学前儿童具体需学习哪些数学内容呢?

根据小学数学新课标及入学准备指导要求,针对学前儿童需要学数学内容归纳总结分为以下7大方面。

    数字和计数

    教孩子数数看似简单,其中却蕴含着很多学问。大部分的孩子能够“背诵式”数数,却无法做到数物对应。所以家长可以培养孩子从点着物品数数开始,再逐渐增加物品数量。并且,家长需要引导孩子说出总数。目标是孩子能手口一致地点数20以内的实物,并排除物体大小和排列形式的干扰,说出实物的总数。

    此外,孩子能理解数物对应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能按数取物。家长可以给予孩子清晰的数字指令,让孩子帮忙取物。比如去超市,请孩子帮忙装三个苹果,拿两盒蓝莓等等。

    形状和空间

    学前儿童需要学习认识基本的几何形状,如圆、方、三角形等;以及感受空间概念,如上下、前后、左右、里外等,为上小学后学习几何和立体图形做准备。

    首先,家长可以带领孩子认一认生活中的图形,如圆形的井盖、方形的面包、三角形的衣架等等。其次,教孩子认识方位。位置是具有相对性的,建议先以孩子身体为参照物,向孩子发问:“玩具车在宝宝的左手边还是右边?”;出门买菜,也可以用方位语言帮助孩子理解超市所在位置,如“超市就在便利店的旁边,对面就是银行,好吃的饺子馆就在超市的上一层。”等。

    其次,可以请孩子帮忙摆放东西,不仅可以锻炼孩子对方位词的熟悉程度,孩子还可以通过模仿家长的指令,学习方位位置的表达。

    数量比较

    学习认识大小关系,如比较大小、轻重、长短等,且比较单一变量时,能够排除其他变量的干扰。西瓜虽大,但价格却比不上小小的手表。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让孩子掂一掂、量一量,爸爸妈妈谁更高,铅笔和圆珠笔谁更长。适时向孩子抛出疑问,篮子里大概有几个水果?篮子重还是桌面上的西瓜重呢?在不断的触摸和实践中培养孩子的数感和量感,升上小学后,就不会写下一支笔长1cm的答案了。

    集合和分类

    学习将物品进行分类,如按颜色、形状等特征进行分组。这是数学启蒙的重要一步,培养分类思考的思维习惯,有助于学生升入高年级后面对难题,能够迅速拆解问题,分情况讨论得出答案。

    家长可以从培养孩子分类收拾玩具开始,可以根据物体的属性对物体进行匹配、分类,组成不同的集合,如按大小、按重量、长短等;也可以同样一组物体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如积木拼搭类、电动机械类、玩偶布艺类等;

    规律与排序

    感受世界的规律和排序,也是学前儿童数学启蒙的重要内容。

    其实生活中随处可见排序的东西,妈妈带孩子一起去玩要的时候,可以在公园、超市、商店等玩一玩,观察周国上的景物,找一找,看看哪些东西是有规律地排列的,并请孩子说说它们是怎么排的(如商店里橱窗里手帕、毛巾、窗帘边上的花线等,路边栅栏瓷砖的排列等。通过这些排序让孩子对于生活中的事物有一个概念的了解,对于孩子的思维培养是很有好处的。

    简单运算

    不想孩子一年级孩子还在掰手指,可以在学前就训练起来!其实,数字和数学符号组成的式子在孩子眼里,大多冰冷且抽象,所以在孩子接触算术初期,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点融入具象的生活场景中,帮助孩子理解算式背后的数学逻辑。可以通过使用具体物品来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来练习,比如去小卖部时让孩子算算他想购买的东西金额,或是十块钱的预算能剩下多少等。

    认识时间、日历和钱币

    时间、日历和钱币不仅是小学重要知识,更是生活必备的技能。学前儿童提前接触这些知识,也能早日变得更加独立勇敢,建立正确的时间、金钱观念。

    每天起床,都问问孩子今天星期几,几号了?今天要不要去上学呢?其实,一周七天、一年365天都是生活中的规律,学习如何看日历也是重要的技能之一。还可以给孩子科普闰年、闰二月的知识,丰富孩子的知识储备。而市面上也有很多钱币仿真玩具,“过家家”“超市结账员”等可以帮助孩子认识钱币,并且可以拉近亲子关系,一举两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1-17
1. 数学知识小中大班学什么
数学知识小中大班学什么 1.在幼儿园里的小,中,大班各有哪些区别,每升一级要求孩子学的知识
各年龄班的数学教学内容

以上各项内容和范围,应按各年龄层幼儿基本数学概念发展的层次,妥善安排到各年龄班,以便实施:

一、感知 ***

小班:

1.从一堆物体中,根据范例和指示分出一组物体。

2.按物体的某一特征(颜色、大小、长短、形状、名称等)分类。

3.区分并说出「1」和「许多」,并理解其关系。

4.学会对应并在此基础上不用数进行两组物体多、少、一样多的比较

中班:

1.按物体的某一特征(如高矮、粗细、厚薄、轻重)分类。

2.按物体的数量分类。

大班:

1.按物体的两个特征分类和自由分类。

2.在分类过程中基本理解类与子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二、10以内的数

小班:

1.手口一致地点数4以内物体。

2.按数(4以内)取物

中班:

1.正确点数10以内物体。

2.理解10以内相邻两数的多「1」和少「1」的关系。

3. 认识10以内数的守恒。

4.认识10以内序数。

5.认读10以内 *** 数字。

大班:

1.学习倒数、接数和按群数数。

2. 认识三个相邻数的关系及10以内自然数列的等差关系。

3. 正确书写10以内的 *** 数字。

4. 学习10以内数的组成,理解总数与部分数的等量、互补和互换关系

三.10以内的加减

小班:无

中班:无

大班:

1.学习解答和自编简单的(求和、求剩余)口述应用题。

2.学习用数的组成知识进行加减运算

四、量的知识

小班:

1.比较大小、按大小分类

2.手口一致点数3以内物体并感知数的形成

3.点数4以内物体和感

中班:

1. 比较粗细、厚薄、轻重不同的两个物体。

2. 从几个物体中找出等量的物体。

3.按物体量的差异和数量的不同进行5以内正、逆排序。

大班:

1.比较大小、长短、高矮不同的两个物体。

2.从5个以内物体中找出并说出最大的和最小的物体。

3.按物体外部特征(如颜色、形状)或量的差异(如大小、长短、高矮)进行3个特体的正排序。

五.几何形体

小班:

1.认识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能根据图形的名称取出图形,并说出名称。

中班:

1. 认识长方形、椭圆形和梯形。

2. 能按平面图形角和边的数量正确辨认不同大小、颜色和摆放位置的图形(形的守恒)。

3. 基本理解平面图形间的简单关系。

大班:

1.认识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能根据图形的名称取出图形,并说出名称。

六.空间方位

小班:

1.以自身为中心区别上下方位。

2.认识并说出近处物体的上下位置。

中班:

1.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前后方位。

2.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前后方位。

3.会按指定的方向(向上向下,向前向后)运动。

大班:

1. .以自身为中心区别上下方位。

2.认识并说出近处物体的上下位置。

七、时间

小班:

认识早晨、晚上、白天、黑夜。

中班:

认识昨天、今天和明天。

大班:

认识早晨、晚上、白天、黑夜。
2.幼儿园大班数学先学什么为基础
幼儿数学教育主要包括幼儿的数概念、计数和运算的教育、量与计量的教育、几何图形和空间关系、时间关系的教育等。

①幼儿的数、计数与运算

10以内数的实际意义;数的守恒;相邻数;数与数之间的数差关系;认识序数,能够用自然数表示物体排列的次序关系,说出物体排第几;认识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以及部分数之间的互换和互补关系等;学会10以内的计数;认读和书写10以内的 *** 数字;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包括认识加号、减号和等号,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学习10以内数的口头加减运算,并能够用加、减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②量与计量的初步知识

能区分物体量的差异,比较物体的多少、大小、长短、高低、粗细,厚薄、宽窄、轻重、容积等;理解初步的量的守恒;在比较物体量的差异时,感知量的相对性;帮助儿童建立序的概念,并体验其中的传递关系;学习计量,会进行初步的自然测量。

③简单的几何图形知识

能够正确辨认常见的平面图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圆形和梯形,并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和主要特征;能够正确辨认几种常见的立体几何图形――球体、正方体、圆柱体、长方体;能够区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理解图形之间的简单关系。

④空间方位初步知识

能区分上、下、左、右和远、近等空间方位;能按指定方向进行运动,包括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向上和向下等。

⑤时间、方位的初步知识

能区分早晨、晚上、白天、黑夜、昨天、今天、明天,并且知道一星期7天的名称及其顺序;认识时钟,知道时钟的用途以及正点与半点。
3.大班都学些什么知识
1、健康教育

健康是幼儿学习和生活的保障,在大班上学期会进行安全教育活动和体育活动两大类。安全教育活动包括指导幼儿注意用眼、用牙的卫生,学习认识身体、保护身体,时刻提醒幼儿注意生活中的交通安全、用电用水安全以及户外活动安全问题。

2、语言教育

幼儿园的语言教育会形式更多样,培养更全面。在大班上学期不会教孩子拼音,识字方面也不会开展专门的识字活动,但会在常规的语言教学活动之外开设早期阅读活动,重点在大班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同时会有一些潜移默化的阅读识字内容,但阅读是主,识字只是阅读的自然产物。

3、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其实是涉及到一个人的素质和尊严的核心教育内容,但是这个内容不作为以后的考试科目,所以往往被诸位家长忽视。

社会这个大考场最终还是会考察每个人的社会能力,最后可能付出的代价更大。大班幼儿在社会领域会重点培养他们爱的情感,学会与周围的一切和平相处,并且认识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4、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在于引导幼儿感受和欣赏,表现和创造,感受欣赏生活中、艺术中的美,有一双善于发现美,敏感发现美的眼睛。表现在教学中的活动就是开展一些创意画的欣赏和创作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音乐活动,包括音乐欣赏、学唱、律动、打击乐、合唱等等。

5、科学教育

在游戏化的数学活动中真正培养幼儿对于数学的兴趣以及灵活变通的数学思维。会在区域活动中安排斗兽棋游戏和简单的数独游戏,培养幼儿的兴趣及灵活变通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