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继盛传文言文答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0

1. 谁能帮我翻译文言文:杨继盛传

继盛,字仲芳,容城人。

七岁时,母亲去世。庶母忌妒,让他去放牛。

继盛经过里中的学校,见里中的孩子们读书,心里十分喜欢。因此告诉哥哥,请让他跟随学校里的老师学习。

哥哥说:“你还小,学什么?”继盛说:“人小能够放牛,而不能够学习吗?”哥哥把这事告诉父亲,允许杨继盛去学习,然而放牛也不扔掉。十三岁,才开始跟随老师学习。

家庭贫困,学习得更加刻苦认真。举乡试,在国子监学习完了全部课程,多次得到徐阶的奖赏。

嘉靖二十六年,登进士第授南京吏部主事。跟尚书韩邦奇学习,深思音乐韵律的学问,自己动手制成十二律,吹出的声音都相符和。

韩邦奇特别高兴,把所学的全部都传授给他,杨继盛名声更大,朝廷召回改任兵部员外郎。俺答侵扰北京,咸宁侯仇鸾因勤王被皇帝尊宠。

皇帝命令仇鸾为大将军,依靠他来对付外寇。仇鸾实际上内心胆小,十分害怕敌人。

正在请求开互市买马,希望能和俺答媾和,侥幸不发生战争,以巩固皇帝对他的恩宠。杨继盛认为仇恨耻辱没有洗清,匆忙议和表现出软弱,有损国威,于是奏言十不可、五谬。

大略说: 互市,是和亲的别名。俺答践踏我朝皇帝的陵墓,杀害我国的老百姓。

这是天下的特大仇恨,而我们首先和他议和,这是不可以的第一。过去皇帝下诏北伐,天下明白知道皇帝的心意,日夜征收税款准备武器装备资助战士粮草,而忽然更改为议和,失信于天下。

这是不可以的第二。以堂堂正正的中国,和俺答互市,头脚颠倒,这是不可以的第三。

天下豪杰勇士争着磨练兵器武艺准备战斗,一旦委置不用,其他时侯再要号召,谁还再有积极性。这是不可以的第四。

使边镇将帅因议和的缘故,穿美好的衣服苛且偷生,松弛懈怠了兵事。这是不可以的第五。

过去边卒私自交通境外,官吏往往加以禁止治裁,现在引导边卒,使他们与境外交通,这是不可以的第六。盗贼潜伏,只因害怕国威而不敢放肆无忌,现在了解到朝廷害怕胆怯,窥视的事必然渐渐增多。

这是不可以的第七。俺答前几年深入内地,乘我没有防备的原因。

2. 《明史·杨继盛传阅读答案》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

(18分)杨继盛字仲芳,容城人。嘉靖二十六年,登进士,授南京吏部主事,从尚书韩邦奇游,覃思律吕之学,手制十二律,吹之,声毕和,邦奇大喜,尽以所学授之。

继盛名益著,召改兵部员外郎。俺答①躏京师,咸宁侯仇鸾以勤王故,有宠,帝命鸾为大将军,倚以办寇;鸾中情怯,畏寇甚,方请开互市②市马,冀与俺答媾,幸无战斗,固恩宠。

继盛以为仇齿未雪,遽议和,示弱,大辱国,乃奏言十不可、五谬。疏入,帝颇心动,下鸾及成国公朱希忠、大学士,严嵩、徐阶、吕本,兵部尚书赵锦、侍郎聂豹、张时彻议。

鸾攘臂詈曰:“竖子目不睹寇,宜其易之。”诸大臣遂言,遣官已行,势难中止。

帝尚犹豫,鸾复进密疏,乃下继盛诏狱,贬狄道典史。其地杂番,俗罕知诗书,继盛简子弟秀者百余人,聘三经师教之。

鬻所乘马,出妇服装,市田资诸生。县有煤山,为番人所据,民仰薪二百里外,继盛召番人谕之,咸服曰:“杨公即须我曹穹帐,亦舍之,况煤山耶!”番民信爱之,呼曰“杨父”。

已而,俺答数败约入寇,鸾奸大露,疽发背死,戮其尸。帝乃思继盛言,稍迁诸城知县。

月余,调南京户部主事。三日,迁刑部员外郎。

当是时,严嵩最用事,恨鸾凌己,心善继盛首攻鸾,欲骤贵之,复改兵部武选司。而继盛恶嵩甚于鸾,且念起谪籍,一岁四迁官,思所以报国。

抵任甫一月,草奏劾嵩。疏入,帝已怒。

嵩见召问二王语,喜,谓可指此为最,密构于帝;帝益大怒,下继盛诏狱,诘何故引二王?继盛曰:“非二王,谁不慑嵩者。”狱上,乃杖之百,令刑部定罪。

系三载,有为营救于嵩者;其党胡植、鄢懋卿怵之曰:“公不睹养虎者耶,将自贻患!”嵩颔之会都御史张经李天宠坐大辟嵩揣帝意必杀二人比秋审因附继盛名并奏得报。 遂以三十四年十月朔弃西市,年四十。

(节选自《明史·杨继盛传》)【注】①俺答:明时鞑靼族的首领,经常侵扰明朝的西北边境。②互市:通商。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尚书韩邦奇游 游: 出游,游览。 B.鸾中情怯 中:内心。

C.简子弟秀者 简:挑选。D.民仰薪二百里外 仰:依赖,依靠。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倚以办寇 能以足音辨人B.宜其易之 吾其还也C.有为营救于嵩者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D.思所以报国 吾知所以距子矣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继盛曾跟从韩邦奇学习音律,专心研究音乐,表现出一定的音乐才华。 B.文章叙述了杨继盛遭贬任狄道典史期间,卖掉了自己所乘之马和妻子的衣装,买来田地,将田地的收益用来资助那些跟从经师学习的学生。

C.杨继盛善于处理民族矛盾,安民有方,政绩卓著,受到皇上的器重,因此一年之内四次升官。 D.文章通过对杨继盛受到仇鸾诬陷遭贬和严嵩报复致死的叙述,赞扬了杨继盛忠心报国、痛恨奸佞的高尚人品。

2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嵩 颔 之 会 都 御 史 张 经 李 天 宠 坐 大 辟 嵩 揣 帝 意 必 杀 二 人 比 秋 审 因 附 继 盛 名 并 奏 得 报 2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1)冀与俺答媾,幸无战斗,固恩宠。(3分) (2)心善继盛首攻鸾,欲骤贵之,复改兵部武选司。

(3分)参考答案:17.A(游:交往问学) 18.D(所以:……的方法) 19.C(四次升迁并非皆因皇上器重)20.嵩 颔 之∕ 会 都 御 史 张 经 ∕李 天 宠 坐 大 辟 ∕嵩 揣 帝 意 必 杀 二 人 ∕比 秋 审∕ 因 附 继 盛 名 并 奏 ∕得 报(每处0.5) 21.(1)希望和俺答讲和,侥幸不发生战争,巩固皇上对自己的恩宠。 (“冀、媾、幸、固”各0.5分,译出大意1分) (2)(严嵩)内心喜欢杨继盛首先上书揭露仇鸾,想使杨继盛快速升官位尊,再改授兵部武选司。

(“善、首、骤、贵”各0.5分,译出大意1分)。

3. 【游金焦两山记文言文翻译】

焦山位于金山下游,两山之间距离十五里远.那天船逆风行驶,船夫乘风扬帆,曲折向下游而去,路程是直路的六七倍那么远,终于来到了焦山下.半山腰有一个关侯祠,是纪念三国蜀将关羽而建,吃过饭后,上山左转,就登上了佳处亭,正是石榴花盛开的季节,随从的小童随手折下了一枝.看见山下江中船只来往频繁,江水波涛汹涌,焦山寺中的僧侣便说:“那些捕捞鲥鱼的人,一斤鲥鱼可卖十八个铜钱,买回来下锅,那些鱼还在跳个不停,非常新鲜.”右拐继续向山上走去,便到了吸江亭,吸江亭正对着金山,感觉焦山比金山高得多,也比金山大.金山险峻,容易成为长江交通要道的渡口,也是往来船舶交集的繁华之地.而焦山有大片的田地可以种植稻谷和小麦,山上也有很多的奇峰怪石,象野兽匍匐在草丛中,草木四垂,犹如穿着薄纱的美丽女子,所以焦山自古风景就很幽静.所以把金山和焦山称为兄弟山,于是洒酒祭奠金山留云亭.没过多久,就有人买来了鲥鱼,看见鲥鱼果然新鲜,鱼鳃还在不时张合着,于是便煮了鱼,和着酒一起吃,俯瞰长江,面对着长江石壁,却丝毫不能减少金山长廊的魅力.一直到日落西山,又下起了雨,此时才乘船返回.东汉时期一个叫焦光的人在此隐居,皇帝下了3道诏书,他也不肯回去,所以山就以他为名,称为焦山.而后来明嘉靖年间的杨继盛又在石壁上写下了“椒山”二字.椒山是杨的名号,由于焦和椒是同音,所以显然也寄托着作者的自负.却不知杨继盛最后因为弹劾严嵩而下狱被杀.谈古论今,焦山标榜了“焦光”和“杨继盛”的处士忠臣的名节,同时也赋予焦山以忠臣处士的境遇.与我同游的陈同甫说“焦山也叫做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