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听器从手掌集音发展到数字时代,有哪些重大技术突破?

如题所述

助听器的发展历程,如同科技的迭代升级,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关键阶段:


早期的手掌集音时代,听障者以自然的方式,通过手掌的半圆形喇叭状收集声音,虽然增益效果仅有3dB,但这却是最原始的补偿手段。之后,人们模仿手掌设计出各种机械装置,如“耳喇叭”、“听管”等,这些简易的听音工具在长达几百年的使用中,逐步被炭精电话式助听器取代。


1878年,美国科学家Bell的发明开启了炭精式助听器时代,它由炭精传声器、耳机等组成,是听力辅助的重要里程碑。1890年,奥地利科学家Ferdinant Alt则带来了电子管助听器,这标志着听力技术的进一步飞跃。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随着技术进步,气导和骨导助听器出现,尽管体积大、携带不便,但它们在技术上取得了显著提升。1920年代,真空管助听器的问世让体积减小,电池与主机分离,1953年晶体管助听器的问世则推动了微型化进程。


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引入,使得助听器体积进一步缩小,耳内式助听器的出现,不仅满足了患者的需求,也考虑了美观。1988年的可编程助听器引入了智能化调整,如遥控器选择聆听程序,而1997年的数字助听器则实现了更为方便的增益智能化。


近年来,科技发展推动助听器形态多样化,从耳内式、耳背式到无线式,功能和效果持续提升。今天的助听器,已经从最初的自然模仿,发展到高科技的智能设备,为听障者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扩展资料

助听器 (Hearing Aid) 是一个有助于听力残疾者改善听觉障碍,进而提高与他人会话交际能力的工具、设备、装置和仪器等。助听器有电力的和非电力的两类,后者目前已被废弃。前者又有电子管式和晶体管式两种。晶体管式助听器最为灵巧轻便,于1950年问世后已取代电子管式而被普遍采用。广义上讲凡能有效地把声音传入耳朵的各种装置都可以看作为助听器,狭义上讲助听器就是一个电声放大器,通过它将声音放大使聋人听到了原来听不清楚,听不到的声音,这种装置就是助听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