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谭史籍记载

如题所述

华谭,字令思,广陵人,出身名门,其祖华融曾任吴左将军、录尚书事,父华谞为吴黄门郎。谭在幼年丧父,母亲十八岁便开始抚养他,尽心尽力。长大后,他好学不倦,才智出众,口才过人,深受邻里敬重。扬州刺史周浚赞赏其才华,以宾客之礼待之,举荐他为从事史。


太康年间,嵇绍举荐谭为秀才。在饯别宴上,别驾陈总提出疑问,询问为何仲舒不仕武帝,贾谊未能在汉文帝时施展抱负。谭认为,圣人在位,天下有序,但并非所有君王都有圣人之德,可能会有中才或平凡之人占据高位,导致教化衰退,风俗败坏。他认为,即使朝廷口头上求贤若渴,实际上可能缺乏识别真正人才的能力,贤人的话语可能被误解,奇策也可能被视作狂妄。因此,真正的贤才可能因种种原因无法得到重用。


华谭到达洛阳后,武帝亲自策问边患之事,华谭主张以圣人的教化和招贤纳士来解决。他认为,通过选拔贤能,弘扬美德,可以团结人心,消除边患。他又针对吴、蜀问题,提出通过教化新附地区,重视人才选拔,以稳定局势。


在讨论法律时,华谭认为法律应随着时代调整,当天下太平时,应以宽法引导百姓向善。他引用历史例子,强调即使在和平时期,也不能忽视武备,以防不测。他还讨论了法令的必要性,认为即使在盛世,律令仍有其作用,用于维护公正和教化。


对于人才搜寻,华谭坚信在广阔的土地上,必定有杰出的人才。他引用舜和文王的例子,强调贤才难得,但只要得到正确的引导和选拔,就能实现国家的繁荣。他的才学得到同乡刘颂和博士王济的赏识,但也有时因直言不讳而招致误会。


华谭的一生中,官职多次变动,有起有落,最终因病去世,被追赠为光禄大夫,其子华化和茂继承了他的爵位。华化在征讨中阵亡,茂则继承了爵位。


扩展资料

华谭(244年~322年),字令思,广陵人。生于魏正始五年,卒于晋元帝永昌元年,年七十九岁。期岁而孤,母年十八,守节鞠养。及长,好学不倦爽慧有口辩。太康中刺史嵇绍举谭秀才,迁侍中。永宁初,(公元三0 一年)出为郏令。时境内饥馑,谭倾心抚恤司徒王戎闻而善之,出谷三百斛以助。甚有政绩。建兴初,(公元三一三年)拜镇东军谘祭酒。上书进所著《辩道》。太兴初,(公元三一八年)转秘书监,屡以疾辞。王顿构逆,谭疾甚不能入省。坐免,卒于家。赠光禄大夫,谥曰胡。谭著有文集二卷,(《唐书经籍志》)传于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