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四句教”具体内容是( )

如题所述

王阳明“四句教”具体内容是:无善无恶心之、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第一句 :无善无恶心之体。

王阳明说:无善无恶是为至善。因为无善无恶,所以它才是最高。

从这句话我们就可以知道,所谓的无善无恶,实际上讲的是本心的自身的实在状态,是心本体,良知本体的一种自我的实在状态。那是一种什么状态?它就是一个未发之中。这种未发之中,你怎么去给它下判断是善还是恶呢?

没有办法判断,因为我们讲善的还是恶的,是在经验世界当中,就是在我们现实实际生活当中,经验价值的相对状态。只是在这个经验世界当中,我们说善的,那才会有一个所谓不善的或者恶的,是相对的。而在那个未发之中的状态,在一个超经验的状态,在一个灵性世界里,实际上你没有办法给它下判断是恶的还是善的。

因为心之体无善无恶,所以它才能够知善知恶,才能够对善恶做出判断,因为它就是绝对的价值原点。打一个比方,就好比是那个秤,秤砣放在一个地方秤本身它就可以平衡,那个叫做原点,你有这个你才可以去权衡,这个的东西有多重,是一斤还是二斤。如果没有那个原点你怎么去权衡,这就像心之体,如果自身有多少分量还能够权衡它物吗?

还有一个比方,我们眼睛可以去分辨颜色,但你的眼睛里有颜色吗?如果你的眼睛里本身有个颜色,那坏了,如果有个红色,那你看别的东西都多多少少沾上一点红色,那你的眼睛还叫做能看吗?正因为你的眼睛里没有颜色,所以你才能分辨各种颜色。

正因为我们的心灵本体,是无善无恶的,所以我们才能够分辨一切善恶,是的便是是的,非的便是非的,还它原本的样子,一分都不错。

王阳明还用眼睛来做比方:说我们总是认为善的是好的,恶的是不好的,我们就想要好的,不要不好的,眼睛本身是不应该有任何东西在里头的,灰尘被我们看做是不好的,灰尘放到眼睛里,我们是要迷了眼的。金屑、玉屑被我们看成是好的,但是金屑玉屑被放在眼睛里,和灰尘起的作用是一样的,同样也是要迷了眼的。

这就是心之体无善无恶的内涵,而心之体也必须是无善无恶的,这是阳明的高妙之处,这也是他超越了前人之处。

第二句:有善有恶意之动。

什么叫意?王阳明有一个解释:意为心之动,那是心之动的一种状态,就形成了意。

但是心为什么要动?一定是有原因的,心动不会说是无缘无故动起来,凡是心之动,一定是有境,然后才会有意之动。所以意为心之动,心之动这一个状态,它一定是一种经验状态。

所以有善有恶意之动,就是说心从它本体的灵性状态,瞬间向经验现实世界转换,所以心之动它一定是有缘故的,有个第三者出现,那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境或者物。我对着个境,对着个物,然后我心有所动,没有在这个境,没有在这个物构成关系之前,心可以寂然不动,那叫做心本体归于它本相之寂。

所以人对着物或者境的时候,心就由它原本的静的状态转换为动,这就有个问题,因为心之动实际上是体现的是心的一种经验状态,心落实到了经验世界的经验价值,那么就一定会发生几个情况,它要么就落于善,要么就落于恶,要么就落为无所谓善恶,所以心就变成了意之动,在这个现实经验世界里,有了善恶的区分。

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

上句讲我们的心之动会落实到善或者恶的,而如果心之动它合乎心本体的,合乎良知自身的本然状态的,这样子的一动,那它在价值上落到了善的。

如果我看到一个境物,我的心动了,而被良知感觉到,是有物欲的牵扯,或者说是对于物质的欲望,这样就会牵扯到我们的良知,一扯偏了,结果就落实到恶上去了。

因为人是在现实经验世界生活的,尽管良知有它自身的那个超经验的状态,但是最终的表达还是要通过现实社会的实际活动来表达的,这样就是由良知向经验社会转换,就会有落于善还是落于恶的问题,但是没有关系,良知之所以把它叫做是良知,就是因为它从来都是精精明明的。

良知原本自然而然的就具有善恶是非的判断能力,因为它是自知的,自明的,所以它能够明他。

第四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句就是要我们切切实实的落实到生活实践当中去了,如果良知指导你坏的,你还去做,那叫做知行不合一,良知告诉你好的,结果你说这事情太小,我不干,那也叫做知行不合一。

所以王阳明第四句的意思是,当良知做出了关于你的心之动的当前状态善恶是非的判断之后,那你就要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去听从良知的召唤,实实在在地去做,善的就去做它,不善的就不去做它,这就叫做为善去恶。

而为善去恶的同时,就是我们正心的过程,就是我们诚意的过程,毫无疑问就是格物的过程,事事物物各得其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