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施工混凝土应注意的问题

具体保温措施

我国许多地方有较长的寒冷季节。由于受工期制约,许多工程的混凝土冬季施工是不可避免的。国内外对混凝土冬季施工理论和方法的探索研究认为,当环境温度降到4℃时,只要采用适当的施工方法,避免新浇混凝土早期浸冻,使外露混凝土与冬季气温保持较小温差,也会取得像在天暖施工时的效果。

在冬季混凝土施工时的注意事项:
一、确定混凝土最短的养护龄期。
二、防止混凝土早期冻害。
三、保证混凝土后期强度和耐久性满足要求。

在实际工程中,要根据施工时的气温情况,工程结构状况(工程量、结构厚大程度与外露情况),工期紧迫程度,水泥的品种及价格,早强剂、减少剂、抗冻剂的性能及价格,保温材料的性能及价格,热源的条件等,来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一般来说,对于同一个工程,可以有若干个不同的冬季施工方案。一个理想的方案,应当用最短的工期、最低的施工费用,来获得最优良的工程质量,也就是工期、费用、质量最佳化。目前,基本上采用以下4种方法:
一、调整配合比方法。主要适用于在0℃左右的混凝土施工。具体做法:
①选择适当品种的水泥是提高混凝土抗冻的重要手段。试验结果表明,应使用早强硅酸盐水泥。该水泥水化热较大,且在早期放出强度最高,一般3天抗压强度大约相当于普通硅水泥7天的强度,效果较明显。
②尽量降低水灰比,稍增水泥用量,从而增加水化热量,缩短达到龄期强度的时间。
③掺用引气剂。在保持混凝土配合比不变的情况下,加入引气剂后生成的气泡,相应增加了水泥浆的体积,提高拌和物的流动性,改善其粘聚性及保水性,缓冲混凝土内水结冰所产生的水压力,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
④掺加早强外加剂,缩短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提高早期强度。应用较普遍的有硫酸钠(掺用水泥用量的2%)和MSF复合早强试水剂(掺水泥用量的5%)。
⑤选择颗粒硬度高和缝隙少的集料,使其热膨胀系数和周围砂浆膨胀系数相近。

二、蓄热法。主要用于气温-10℃左右,结构比较厚大的工程。做法:
对原材料(水、砂、石)进行加热,使混凝土在搅拌、运输和浇灌以后,还储备有相当的热量,以使水泥水化放热较快,并加强对混凝土的保温,以保证在温度降到0℃以前使新浇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抗冻能力。此法工艺简单,施工费用不多,但要注意内部保温,避免角部与外露表面受冻,且要延长养护龄期。

三、外部加热法。主要用于气温-10℃以上,而构件并不厚大的工程。通过加热混凝土构件周围的空气,将热量传给混凝土,或直接对混凝土加热,使混凝土处于正温条件下能正常硬化。
①火炉加热。一般在较小的工地使用,方法简单,但室内温度不高,比较干燥,且放出的二氧化碳会使新浇混凝土表面碳化,影响质量。
②蒸气加热。用蒸气使混凝土在湿热条件下硬化。此法较易控制,加热温度均匀。但因其需专门的锅炉设备,费用较高。且热损失较大,劳动条件亦不理想。
③电加热。将钢筋作为电极,或将电热器贴在混凝土表面,便电能变为热能,以提高混凝土的温度。此法简单方便,热损失较少,易控制,不足之处是电能消耗量大。
④红外线加热。以高温电加热器或气体红外线发生器,对混凝土进行密封幅射加热。

四、抗冻外加剂。在-10℃以上的气温中,对混凝土拌和物掺加一种能降低水的冰点的化学剂,使混凝土在负温下仍处于液相状态,水化作用能继续进行,从而使混凝土强度继续增长。目前常用有氧化钙、氯化钠等单抗冻剂及亚硝酸钠加氯化钠复合抗冻剂。

上述4种冬季施工方法都有利有弊,其适用范围都受一定条件的制约。应根据工地现有条件,采用一种或两种以上施工方法结合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6-26
  冬施浇筑混凝土应注意事项如下:
  1、对搅拌站上下水管道、机械设备的保养防护和检修,蓄水箱保温围护及大功率电热管安装准备。
  2、提前准备冬季施工混凝土的原材料(如:水泥、粗、细集料、外加剂、拌合水等)。
  3、应组织进行冬季施工技术交底并进行防火、防冻、安全 知识的培训培训,提高施工人员对冬季施工认识水平。
  4、派专人每天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定时做好环境气温观测,各项材料温度,混凝土出料、入模的温度。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12-15
哈哈哈
一楼的回答不错!!
,,这里有些,你看一下吧!!

(1)所有外加剂抗冻剂必须是合格品,符合国家标准(GB-J119—88)的技术条件,根据结构类型、部位、气温、保温条件,经试配确定参量,对掺防冻剂混凝土的强度在其内部温度低于使用温度前必须达到临界时的强度不低于3.5MPa。

(2)冬期模板及支撑必须在坚实的不胀土上,或下部垫板扩大面积。

(3)对不能正常保暖的新建、跨年在建工程,在入冬前均应有防护对策;地下室及底层洞口应进行封闭保温;底梁土应掏空100mm以上,两侧用砖挡土回填;对强冻区土冻结深度大于1.5m时,基础侧应有防冻切措施,在两侧壁回填厚度不小于200mm的中粗砂、干炉渣等,也可贴一层油毡;对裸露在环境中的钢筋混凝土的外部也应防护。

(4)加强冬施的管理,定期测温,按冬施规范规定增设试块组数,与结构同条件养护,一组用以检验混凝土受冻前强度,另一组用于以检验进入常温养护28d的实际强度。

(5)受冻前混凝土强度的确定:用蓄热法养护的混凝土,留设测温孔中有一处在0以下时;对抗冻外加剂或综合蓄热法养护的混凝土,全测孔中有一测温孔达到该抗冻剂实用温度以下时,此种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所压强度,即是受冻前的代表强度。

对综合蓄热法或掺抗冻剂养护的混凝土,不论是矿渣或普通水泥,其受冻临界强度一律不低于3.5MPa。

一般混凝土受冻前强度应高于受冻临界强度时,后期强度才不会降低转入常温养护不会低于设计强度

1.改变常规做法,晚间浇筑混凝途:抓紧时间进行初抹面两遍;压砂整平后盖上保温层,待白天气温升高到0℃之上时再进行最后一道抹面和压纹。

2.混凝土铺筑后,采用蓄热法保温养生,由于水泥的水化作用释放出的热量使混凝土集料温度上升,塑料布和草苫子覆盖路面使水化热量蓄保起来(刚浇筑抹面的混凝土塑料布放到底层,可防止草粘到混凝土上妨碍最后一遍抹面压纹),以减少路面热量的失散.使之在适宜的温度下硬化达到一定的强度时(一般在早上八点之后)就可进行最后一遍抹面压纹工作,之后再凝固—会,在晚上八点之前,最后盖好保温层。为防雨雪天气把草苫子湿透而去保温作用,宜把苫子盖在底层.塑料布盖在上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因钢摸板散热快、致使混激土两侧结冰.因此。混凝土四边,一定要加厚盖好,减少空气对流。

3.采用真空吸水工艺:可吸出多余的游离态水份,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增强抗冻性,并能缩短混凝士的抹面工作时间;从而能大大提高新浇筑混凝土的抗冻能力。

4.使用抗冻剂:抗冻剂的使用比例4—5%。

5.严密注意天气变化情况、遇到阴雪天气或冷空气入侵,应暂停混凝土的作业、待气温稍回升后再作业。 综上所述,程序如下:

混凝土拌和(防冻剂加入)---摊铺、提浆、整平---真空吸水、磨光---初抹面两遍----保温---抹面---压纹----保温养生---切缝--保温。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3-02
按规范要求温度低于+5摄氏度的时候不能进行混凝土浇筑的,如果继续施工首先考虑的是混凝土的保温措施,从混凝土拌合开始,将水和粗骨料加热到一定温度,线进行拌合,再加入胶凝材料,这样保证了入模温度,养护注意保温,且不得进行洒水养护,其他同楼上。
第4个回答  2010-12-15
当室外平均温度连续5天低于5℃时,砼浇筑须采取以下砼低温施工措施:
(1)砼浇筑安排在气温较高的时间段进行;
(2)冷天浇筑砼,应在拌制砼时掺加引气型减水剂及早强剂;
(3)为提高砼的出机温度,必要时,采用热水拌制砼,拌制砼时,先将热水与骨料混合,然后再加水泥,并控制拌和物温度不超过35℃。
(4)砼浇筑前,须清除模板、基础面上的冰雪和污垢;
(5)避免在寒流袭击、气温陡降时拆模。砼在拆模后,表面应加以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