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生不睡柳,老不睡杨,这句话是什么含义?

如题所述

农村俗语“生不睡柳,死不睡杨”老祖宗说的啥?上了年纪不妨看看

农村里的俗语都是根据前人的经验所得,这些古代的智者们把人们的经验汇聚成文化瑰宝,无声无息的沁入我们的语言里,这也是前人给予后人们的隐形财富,看不见摸不着却让后人们受用,这期聊得是“生不睡柳,死不睡杨”,这句俗语为何为人所称道呢?

“但有井水处,不乏俗语声”,这普普通通的木材,在古人眼中有什么样的讲究?把这生与死与杨柳连接,岂不是很有趣吗?跟随小编来分析一下。柳树在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那么仔细回想一下,我们常常在什么地方看见柳树呢?

是否常在湖泊、溪流或者池塘边才是最常常能够看间柳树的地方呢。微风徐徐吹,杨柳依依,一片绿意看起来清爽极了。但是,正是因为如此,常常长在池塘边的柳树也被古人认为不吉利,也被比喻为“阴气”重的“留树”,这“留树”的枝条常常被插在或者种植在坟前。

在古人眼中除了寓意不好外,古人甚至眼不见心不烦的写了“前不栽杨,后不栽柳”。其中的杨树与柳树,又又双被嫌弃了,不仅如此,在小编少时,家里打家具的时候也很少看见长辈用柳树的,一是因为这柳树是父母长辈离世时用来做哀杖用的材料,二是因为这柳树的材料并不适宜做大框架家具。

虽然柳树被认为不吉利,但是农村却有句话叫做“有钱难买湿柳木”,在古代的时候,老人对后事并不避讳,在年过六甲的时候,就会自己寻一好木,早早的备好薄棺,若是家里不是大富大贵买不起上好的棺木买不起好的木材,就会选择柳树,尤其是上乘的湿柳木。

只是这湿柳木,木匠见了不喜欢,除了“皮”还“韧”,难刮。加上这湿柳木重,倒也不是多么的招农家人待见就是了。而杨树就不说了,从古至今,先辈们都把红白称为喜事,白事也是大事,这杨树到处可见,但是质量较差入土容易腐烂,因此即使在农村稍微贫困点的人家都不太愿意使用杨树来做棺木的材料。

除此之外,杨树生长的速度快,生长周期快,但是还是无法避免它的短板,材质松软、不均,花纹与材料的颜色也十足的单调,除了做一些简易的框架以外,用途受到限制。其实在一些地方柳树也一样被嫌弃,汉族文化中多爱杉树、松柏来做,古人认为松柏象征着福气、长寿,而柳树不结籽,被古人所厌弃。

今日的“生不睡柳,死不睡杨”就到这里了,小编认为这古人的风俗习惯,我们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其中也有迷信之处,但是也涉及到古人的民生环境,看到这里是不是又对古人的生活与他们的讲究都很有意思呢?今日题外话,为何柳树不结籽,就会被古人所厌弃呢?可留言在评论区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18
因为在古代,一般情况下,死人的棺材都是柳树木做的,因为柳树这个材质不容易腐朽。而且,古代人的坟前,尤其是评名人的坟前,基本上都种的是柳树。死不杨树的意思就是指,杨树这个材质,不是太耐腐朽,用来做棺材,时间不久就腐烂了。
第2个回答  2021-01-18
这句俗语的意思是“活人不用柳树打床,死人不用杨树做棺材”,言外之意是柳木特别柔软,不适合做床板,容易变形,杨木生长周期短,埋在地下容易腐烂。
第3个回答  2021-01-17
认为柳树木材的承重能力不佳,打造成床这样的家具也不太合适;杨树内部的纤维密度较小,容易腐蚀虫蛀,不适合做棺材。
第4个回答  2021-01-16
简单的来说就是人在活着的时候不要睡柳树。老了以后不要睡杨树。这些都是非常不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