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皇帝立太子为啥都会遵守立长不立幼,有什么说法?

如题所述

提问者所谓立长不立幼这句话本身就是错误的,中国历史上从来就没有立长不立幼这种说法。以汉高祖刘邦为例,他的长子是齐悼惠王刘肥,但是皇太子兼继承人却是次子汉惠帝刘盈!清圣祖康熙帝亦然,他所立的皇太子同样不是序齿长子胤禔,而是序齿次子胤礽。因此,提问者所说的立长不立幼其本身就是错误的,根本站不住脚。

所谓立长不立幼是有大前提的,即有嫡立嫡,无嫡才立长,之后才是长幼有序。换言之,如果皇帝有一百个儿子,其中只有第一百个儿子是嫡出,那么皇位继承人只能是排行第一百的那位嫡子,前面九十九个“长”都没有皇位继承资格!这就是所谓嫡长子继承制。当然,理论是理论、事实归事实,中国历史上废嫡立庶、废长立幼的事情并不罕见。

所谓嫡长子继承制总结起来就是十二个字:有嫡立嫡、无嫡立长、长幼有序。正室(皇后)所生的嫡子永远优先,在有嫡子存在的情况下,庶出的儿子是不在考虑范围之内的。只有在没有嫡子存在的情况下,皇位才会落到庶出的儿子头上,如明宪宗朱见深的庶出第三子明孝宗朱祐樘、明神宗朱翊钧的庶长子明光宗朱常洛,他们都是在没有嫡子存在的情况下才成为皇太子乃至皇帝的。


当然,无论立嫡还是无嫡立长都必须遵循长幼有序的大原则。同样以明孝宗为例,他是庶出第三子、非嫡非长,他之所以能够成为皇太子乃至皇帝,有一个最大的前提,那就是两个哥哥都夭折了,他是事实庶长子!同样是长幼有序,他同为庶出的四弟朱祐杬就没有资格了……当然,朱祐杬最终还是成为了“皇帝”,但那是明孝宗一脉绝嗣之后的事情了。


嫡长子继承制的优点与劣势

嫡长子继承制有一个最大的优点,那就是名分早定,它只以出身论成败,只要你是嫡长子,理所当然就是皇位继承人!因为名分早定,除了极少量野心勃勃的皇子,大多数皇子只能承认既成事实,放弃对储位的觊觎。此举成功避免了诸子争储、兄弟阋墙的发生,不失为一个消弭内乱的好办法。


当然,嫡长子继承人也是存在劣势的,那就是没得选择。因为是以出身论成败,只要是嫡长子,哪怕资质奇差,皇帝也别无选择。这就造成了大量庸君乃至昏君的出现,著名的晋惠帝司马衷便是典型的例子,晋武帝司马炎出于遏制胞弟司马攸的需要不得不强调嫡长子继承制,结果将说出“公私蛤蟆”“何不食肉糜”的事实嫡长子司马衷立为了皇太子。这样一个智商堪忧之人,根本不是当皇帝的料,结果可想而知。“八王之乱”“五胡乱华”,西晋立国仅五十年便亡国了……


除此之外,因为名分早定,自幼便依靠出身上位的皇太子很容易养成“熬死老爹就是胜利”的想法,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成了大多数皇太子的通病。加之自幼便是储君、准皇帝,皇太子在性格养成上也容易出现偏差,“老子天下第二”的思维模式屡见不鲜,历朝历代目空一切、骄奢淫逸的皇太子并不罕见。这样的人成为皇帝,可想而知会是个怎样的皇帝。


为何立嫡、立长却不立贤

讲到这里,很多人或许要说了,既然嫡长子继承制有这么多弊端,中国古代的皇帝为何不选择立贤呢?选择贤能的皇子继承皇位岂不是更好?可问题是,怎么样才叫做“贤”,缺乏量化标准!是群臣认为贤叫贤,还是皇帝老爹认为贤叫贤?无法量化。


因为缺乏量化标准,这种所谓立贤,往往会走上“歧途”——皇帝老爹认为贤,那就是贤。如此一来,不仅加重了皇子们之间的争斗,往往也人为地掩盖了“贤”的本意,最后变成了谁会伪装谁就是“贤”!著名的隋炀帝杨广与其胞兄废太子杨勇就是典型的例证,杨勇因为私生活不检点遭致生母独孤皇后的反感,与此同时善于伪装的隋炀帝获得了生母独孤皇后的青睐。在独孤皇后一碗水不端平的情况下,隋文帝杨坚也受到了严重影响,最终作出了废长立幼的决定。


看似是“立贤”了,可结局如何众所周知,隋炀帝虽然能力出众,但性格极端、好大喜功,最终葬送了隋王朝……随之而来的不仅是亡国,还有兄弟相残,废太子杨勇最终不得善终,死于隋炀帝之手。


综上所述,嫡长子继承制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弊端,但是其可操作性相对于立贤明显要高得多。因为名分早定,也不易引发储位之争。虽然有个别特例,但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可以保障政权平稳过渡的。明王朝便是最典型的例证,除了明成祖朱棣和景泰帝朱祁钰之外,明王朝的皇帝无一例外都遵循了嫡长子继承制原则,虽然庸君不少,但几乎没有发生过内乱,明王朝安安稳稳度过了二百余年!


当然,“职业经理人”制度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宰相制盛行的时代,皇帝并不需要能力多么出众,只要用对了“职业经理人”宰相,庸君同样可以成就盛世。更何况,只要不是司马衷那样的储君,理论上能力都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即便在取消宰相制的明王朝,皇帝依然有内阁作为“职业经理人”,只要把握住大方向就可以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嫡长子继承制相对于“立贤”,优点显然要多于劣势。守成之君更需要的是稳,而嫡长子继承制框架下培养出来的皇太子恰恰符合了这种需要,这或许就是嫡长子继承制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01
因为年长的孩子经历的事情比较多,眼界也比较宽阔,继承皇帝之位之后也会更有可能做出利于江山社稷之事,所以都这样做。
第2个回答  2021-01-29
因为立长可以避免皇子争位,稳定朝廷的局势,如果立幼的话,年纪非常小,不能很好掌握政权,所以会导致朝廷大乱。
第3个回答  2021-02-01
立长不立幼避免了皇子之间因为夺嫡而发生流血事件,因为如果立幼的话会有很多选项,立谁都会出现问题,而立长的话就不会有争议。
第4个回答  2022-09-09
但实际上中国历朝历代立长的次数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