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港部队特战女兵是如何练成的?

如题所述

驻港部队特战女兵是通过一天又一天的刻苦训练而成的,我们不妨以香港部队某旅女子特战排的训练进行说明。

驻香港部队某旅一连女子特战排,在三年来,先后有12人被评为“训练标兵”、3人被评为“优等狙击手”,并被表彰为“全军巾帼建功先进集体”,香港市民称赞特战排官兵是香江“霸王花”。全排官兵始终坚信一句话,那就是将最简单的招数练到极致,就会成为杀敌的绝招,因此,训练大纲规定的课目动作,女兵们往往要练上千次万次,直至游刃有余、形成习惯。

比如,驻港部队特战女兵特战排的班长杨傲奥,她看起来身形娇小,但是身体中却蕴藏着强大的爆发力。在训练场上,杨傲奥显得非常敏捷,事实上,当年她刚到特战排时,3公里跑了超过17分钟,手枪射击这个项目甚至还脱靶不及格。但是,杨傲奥是一个不服输的人,她连续一个月每天负重跑3公里,硬是把成绩提高到14分钟内;每天从装填子弹到据枪瞄准,一个动作一个细节反复练习。2013年上级基础课目比武,她与40名来自野战部队的特种兵同台竞技,在3公里连贯作业手枪精度射击课目中,打出满环,名列第一,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尖子”。

杨傲奥就是这样一个不服输的人,她的训练激情也让战友们非常振奋,在各种训练中,她总是带头训练,有时候双手双脚都磨破了,但是她毫不在意。战友们劝她不要这么拼,杨傲奥却不断地挑战自我,后来,战友们都对她佩服不已,称赞道:“跟着杨班长训练,特别起劲,她眼里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狠劲和杀气。”

再比如,女兵特战排的排长吕雅真,事实上,她原本是某部的文化干事,后来调到特战排,很多人都对她非常质疑,认为她只是一个文化干部,根本没有资格进入特战排。面大家的质疑,吕雅真心里憋了一股劲儿,她不断地突破自我,一年后,她在格斗、射击、攀登、机降、武装泅渡等课目考核全优。

在“猎人训练”中,一共有18个课目、43项内容连贯极限作业,女兵们全副武装,负重近20公斤,连续完成5公里奔袭、攀登、扛弹药箱、400米障碍等高强度课目训练。值得一提的是,在训练场上,女兵们射击精确到0.25环,基本上是弹无虚发。为了不断提高射击精度,女兵特战排还将靶纸每一环等分为4个同心圆,将报靶精度提高到0.25环,并在靶心增加一个与标准弹直径相同的圆,作为11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01

她们曾经是喜欢打扮的娇气少女,她们曾经是我行我素的90后公主,可是现在,她们的身上已经没有了耳环和项链,也没有口红和高跟鞋,取而代之的是黝黑的皮肤、厚厚的茧子和威武的军靴——在她们胸前的军装上赫然写着“中国特种部队·响箭”。她们不是电视剧里的“特种兵火凤凰”,而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真正特战女兵,她们全部来自人民解放军第一支女子特战连。走进北京军区第38集团军某旅,走进女子特战连实地探访,试图揭开那神秘的面纱……

2013年3月30日,我军首支女子特种作战连在北京军区第38集团军某旅成建制成立,一群正值花季的女兵走进了这支神秘的特种兵方阵,成为我军特种部队的新生力量。特种兵训练常常被人用魔鬼、地狱、挑战生理极限这样的词语来形容,长期以来这个领域都属于男人。

从一开始,女子特战队选拔的过程就是优中选优、百里挑一。我军开始着手筹备组建第一支女子特战连,开始接受报名的消息传出后,部队里适龄女兵非常积极,在经过基础体能、基本技能、心理测试考核三关后,最终45名优秀女兵光荣地进入特战连。

据了解,这些特战女兵年龄最大的26岁、最小的才18岁,全部大专以上学历,85%都是“90后”, 特训期间她们每天坚持1个三公里、1个五公里、100个俯卧撑、100个仰卧起坐、100个蹲下起立、100个双手举杠铃雷打不动。今年基础课目考核,女子特战连全部取得射击、体能等12课目良好以上成绩,经过半年多集训后她们已经掌握了多种特战技能,部分队员成功完成800米高空跳伞,逐渐成为军营中最强悍的“霸王花”。

第2个回答  2020-08-01
钢铁自然是千锤百炼造就的,特战女兵必然经历严格的军事训练,才有那不让须眉的本领。女特战队员平时和男特战队员一样,训练格斗、射击、体能等项目,和男特战兵一样吃苦。
第3个回答  2020-08-01
千锤百炼的刻苦训练。特战女兵都是通过层层考验,刻苦训练出来的精英女兵。
第4个回答  2020-08-01
一天一滴汗练成的,她们的艰苦是我们不能想象的,每天都在刻苦的训练,捍卫我们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