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危受命与临危授命的区别

如题所述

临危受命与临危授命的区别:

1、临危受命与临危授命的指代不同:临危受命指的是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临危授命指的是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生命。

2、临危受命与临危授命的出处不同:

临危受命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白话释义: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形势危急之时奉命出使。”

临危授命出自先秦·孔子《论语·宪问》:“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白话释义:先秦·孔子《论语·宪问》:“遇到危难愿意献出生命,长时间处于困顿之境而不忘平生所立的誓言,也可以称作完人了。”

3、临危受命与临危授命的语法不同:临危受命,连动式;可作谓语、宾语。临危授命,连动式;只作谓语。


扩展资料:

临危授命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鲁国政权被季孙氏、孟孙氏和叔孙氏三家控制,鲁定公成为一个傀儡,他听说孔子开坛讲学,主张“君臣纲常”,连夜召见孔子。孔子见是临危授命,就分析了鲁国的内忧外患,建议他外联齐国,内部重振君威,制定了一系列措施。

临危受命成语故事:

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决定北上伐魏,临行之前上表后主,表文中回忆起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刘备败走夏口,自己在此危急关头奉命出使东吴、说服孙权联合抗曹的事,即“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23

临危受命是接受任命是意思;而临危授命是献出生命的意思。

“临危”的意思是一致的,都指面临危险,差别就在“受命”和“授命"上。前者“受”指接受,后者是献出生命的意思。

出处:

临危受命出自诸葛亮《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临危授命出自《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语法:

临危授命为连动式;作谓语;含褒义。

临危受命是连动式;作谓语、宾语。

用法例句:敌军兵临城下,李云龙临危受命,担任总指挥,率军抵御敌寇。

古往今来那些忠勇的烈士们,在他们临危授命的时候,一定是心怀国家、襟怀坦荡的。

临危受命故事: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决定北上伐魏,临行之前上表后主,表文中回忆起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刘备败走夏口,自己在此危急关头奉命出使东吴、说服孙权联合抗曹的事,即“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临危授命故事:春秋时期,鲁国政权被季孙氏、孟孙氏和叔孙氏三家控制,鲁定公成为一个傀儡,他听说孔子开坛讲学,主张“君臣纲常”,连夜召见孔子。孔子见是临危授命,就分析了鲁国的内忧外患,建议他外联齐国,内部重振君威,制定了一系列措施。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7-23

临危受命与临危授命的意思有很大不同,具体的区别如下:

临危受命的意思是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临危授命的意思是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生命。

临危受命出自三国时期蜀国的诸葛亮的《前出师表》:“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临危授命出自《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临危”的意思是一致的,都指面临危险,差别就在“受命”和“授命”上。前者“受”指接受,“命”指命令,任命;后者“授”指献出,“命”指生命。

扩展资料:

临危受命与临危授命的造句:

1、敌军兵临城下,李云龙临危受命,担任总指挥,率军抵御敌寇。

2、古往今来那些忠勇的烈士们,在他们临危授命的时候,一定是心怀国家、襟怀坦荡的。

3、临危受命,力挽狂澜于既倒。

4、故事描述杨帆饰的嬉皮士,临危受命接管家族生意胡燕妮饰演其青梅竹马的朋友,为助意。

5、然而,更多的是伴随着阴云笼罩、风暴将至的临危受命。

6、当时我临危受命,跟你一样,我们都是战士。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7-23

主要区别是,意思不同、出处不同、用法不同,具体如下:

一、意思不同

1、临危受命

意思是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2、临危授命

意思是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生命。

二、出处不同

1、临危受命

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白话文:“受任于败军之际,在危难之中奉行使命。”

2、临危授命

《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白话文:“见利思考,临危授命。”

三、用法不同

1、临危受命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指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2、临危授命

连动式,作谓语。含褒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临危受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临危授命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