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职工的档案放在哪里?

事业单位,如学校,职工的档案放在哪里?是放在本单位还是放在人才市场?谢谢
还有我想知道,如果是教师,入编了的,学校会不会看到你的档案,我是说会不会在接收你的时候把你的档案拿过来拆开看呢?

在类似学校这样的事业单位里,档案放在教育局人事科或者人事局,不放在本单位也不放人才市场。

档案放在教育局人事科的主要为学校;档案放在人事局的主要为国家干部或者在编人员。

人事档案是中国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特色,它是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等方面的证据,与个人工资待遇、社会劳动保障、组织关系紧密挂钩,具有法律效用,是记载人生轨迹的重要依据。

扩展资料:

事业单位对人事争议处理

1、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所在单位发生人事争议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有关规定处理。

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涉及本人的考核结果、处分决定等不服的,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请复核、提出申诉。

3、负有事业单位聘用、考核、奖励、处分、人事争议处理等职责的人员履行职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

(1)与本人有利害关系的;

(2)与本人近亲属有利害关系的;

(3)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履行职责的。

4、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中的违法违纪行为,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可以向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投诉、举报,有关部门和机关应当及时调查处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5

学校和事业单位的档案放在教育局人事科或者人事局,不放在人才市场。

(1)学校的一般放在教育局人事科。

(2)国家干部,在编人员,档案交到人事局。

(3)有党委的局一般有自己的人事管理,下属事业单位档案都在局里,比较小的局,党组织归机关党委管辖的下属事业单位一般档案在人事局。

(4)工人档案交到劳动局,这是不收档案费的,若你是临时的不在编人员档案就交到人才市场并交档案保管费。

扩展资料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3年。

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3年以上的,试用期为12个月。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提出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的,事业单位应当与其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连续旷工超过15个工作日,或者1年内累计旷工超过30个工作日的,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不合格且不同意调整工作岗位,或者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事业单位提前30日书面通知,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提前30日书面通知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但是,双方对解除聘用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到开除处分的,解除聘用合同。

自聘用合同依法解除、终止之日起,事业单位与被解除、终止聘用合同人员的人事关系终止。

参考资料:中国政府网-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2

事业单位员工的档案一般都是放在人事部,由人事部统一管理。学校职工的档案是由学校人事干部保管的。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档案管理的一般基本格局是:

1、副局级以上规格单位的领导干部、各级组织部选调生以及党群部门(含法检两院及县人大、政协)一般工作人员档案在县委组织部档案室管理;

2、教育系统工作人员(除领导干部)档案在县教育局档案室管理;

3、近几年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学生档案以及人事代理人员档案在人事局人才交流中心档案室管理;

4、卫生、交通、广电、文体等部门,商粮供物四大流通部门,农口部门的聘干、工人档案在本部门档案室管理;

除以上档案室管理之外的政府部门干部档案、聘干、工人档案全部在人事局中心档案室管理。

扩展资料:

职工档案是历史地、全面地考察职工的依据。职工档案是国家档案的组成部分。

已办理离职手续的员工,其人事管理档案保存期为两年;未办理离职手续但实际已离开公司的人员,其人事管理档案保存期为三年,以当事人所在部门出具的书面报告中标称的离开公司时间为依据开始计算。

人事管理档案应在员工到职一周内,由所在部门负责将员工到职后形成的人事资料收集完整,待员工经试用期考核通过,正式录用时将其人事资料移交人力资源部。

人力资源部对移交的人事资料要依据《人事管理档案分类目录》进行审核,发现有人事资料不完整的及时向相关单位和人员追索,以确保人事档案的真实与完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职工档案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05

事业单位在编职工的档案:单位主要领导和人事干部的档案是放在上级单位组织科保管的;一般干部职工的档案由本单位组织科或者人事干部保管。学校职工的档案是由学校人事干部保管的。

1、职工档案是指企业劳动、人事部门在招用、调配、培训、考核、奖惩和任用等工作中形成的有关职工个人经历、政治思想、业务技术水平、工作表现以及工作变动等情况的文件材料。

2、职工档案是历史地、全面地考察职工的依据。职工档案是国家档案的组成部分。

扩展资料:

提供保管档案的服务的机构各地人才市场、各区、县人才市场及街道办等。按照我国档案法、干部档案工作条例、流动人员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等法规,毕业生的人事档案属于国家法定、强制执行、归口管理的公共信息,个人不得截留和销毁。

1、事业单位辞职后,一般档案会由单位保存半年时间,半年内不提取的会转入当地人才中心保存

2、新单位办理入职后力,由新单位开具调档函,由本人或者新单位相关部门人员持函到原单位提档

3、如果个人提档,注意尽快交到新单位档案部门,并且注意不要私自打开档案,破坏档案密封条及骑缝章。

参考资料:

人事档案-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9

    人事档案按规定存放在户籍所在地或工作所在地劳动人事部门。一般来说,行政事业在编人员存放在人社局或人事局,因此事业单位在职职工的档案一般放在本单位,当然也有委托人才市场管理的。

    具体来说,事业单位在编职工的档案,单位主要领导和人事干部的档案是放在上级单位组织科保管的;一般干部职工的档案由本单位组织科或者人事干部保管。学校职工的档案是由学校人事干部保管。

    根据《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有关问题的解释》的规定,事业单位聘用合同解除后,单位和个人应当在3个月内办理人事档案转移手续。至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具体由县级以上(含县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以及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授权的单位管理,其他单位未经授权不得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严禁个人保管本人或他人档案。

 扩展资料

档案对于职工来说,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下随着就业越来越灵活,许多人忽视了档案的作用,将档案随意放置,甚至弃之,失去工龄累积的机会。

职工档案是社会保险行政机关认定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退休年龄、有毒有害岗位时间的重要凭证,是职工取得国家规定的职业(执业)资格、一定职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也是人事管理严格用人单位在招用、提拔使用时的必要审查材料,一定要好生保管。

如果单位不提供保管档案服务,可以挂靠到人才市场,2015年1月1日起取消收取人事关系及档案保管费、查阅费、证明费、档案转递费等名目的费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职工档案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