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升的题临安邸表达了作者对南宋统治者什么样的生活做出什么样的批判?

如题所述

描写了南宋最高统治者们歌舞升平、纸醉金迷的奢侈生活,讽刺了南宋王朝最高统治者们只知玩乐、苟且偷安的人生丑态。辛辣的讽刺,严厉的警告 讽刺 《题临安邸》全诗刻画南宋统治者醉生梦死,腐朽昏府。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命运的担忧,对统治者的愤怒之情。(摘自《字词句段篇》) 题临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1106-1170年),宋福建晋江马坪村人,为林知八世孙,字岂尘,号肇殷。生于宋徽宗崇宁五年

1题:数
2、临安:南宋的京城,即今浙江省杭州市。
3、邸:官府,官邸,旅店、客栈。
4、休:停止、罢休。
5、暖风:这里不仅指自然界和煦的春风,还指由歌舞所带来的令人痴迷的“暖风”——暗指南宋朝廷的靡靡之风。
6、熏:吹。
7、游人:既指一般游客,更是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 8、直:简直。 9、汴(bian)州:即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北宋京城。

诗词译文:
美丽的西湖大部分环山,重重叠叠的青山把西湖拥在怀里,一座座亭榭楼阁雕梁画栋,不计其数,西湖游船上轻歌曼舞日夜不歇。整日在西湖游山玩水,饮酒作乐,和煦的春风吹得这些游人昏昏欲睡,怎么还会记得丢失的北方领土,沦落的旧都!在他们眼里,杭州就是汴州,没什么两样。

诗的头两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抓住临安城的特征: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和无休止的轻歌慢舞,写出当年虚假的繁荣太平景象。诗人触景伤情,不禁长叹:“西湖歌舞几时休?”西子湖畔这些消磨人们抗金斗志的淫靡歌舞,什么时候才能罢休?
用“几时休”三个字,责问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何时才能停止?言外之意是:抗金复国的事业几时能着手?又何时能开始?
后两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是诗人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感概。“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靡之风。正是这股“暖风”把人们的头脑吹得如醉如迷,像喝醉了酒似的。“游人”既能理解为一般游客,也是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诗中“熏”“醉”两字用得精妙无比,把那些纵情声色、祸国殃民的达官显贵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结尾“直把杭州作汴州”,是直斥南宋统治者忘了国恨家仇,把临时苟安的杭州简直当作了故都汴州。辛辣的讽刺中蕴含着极大的愤怒和无穷的隐忧。

这首诗针对南宋黑暗的现实而作,它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担忧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思想感情。 描写了南宋最高统治者们歌舞升平、纸醉金迷的奢侈生活,讽刺了南宋王朝最高统治者们只知玩乐、苟且偷安的人生丑态。 参考资料:开心教程 辛辣的讽刺,《题临安邸》是南宋诗人林升创作的一首政治讽刺诗,该作品也是作者唯一的一题临安邸表达了作者对南宋统治者逍遥自在,不担心祖国发展的行为,感到心痛。则表达了诗人临终前仍念念不忘收腹失,祖国统一。 林升: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 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南宋南宋南宋人,不用谢我。 不良统治 《题临安邸》是南宋诗人林升创作的一首政治讽刺诗,该作品也是作者唯一的一首代表作。这首诗就是针对南宋苟且偷安的黑暗现实而作,它倾吐了--诗句把诗人初次离家远游的新鲜、惊喜表达的淋漓尽致。然而诗人笔锋一转,路窄草长,夕露沾衣,但衣服打湿了有什么可惜的呢?这句话看似平淡,但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出自林升的《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题①临安邸②【体裁】: 七言律诗 【年代】: 宋代【作者】:林升【原文】表达了当时诗人对统治者苟且偷生,整日陶醉于歌舞生平,醉生梦死生活的不满写了作者对南宋统治者只顾吃喝玩乐,却忘了江山被撕裂,蹦碎的耻辱的愤恨 这首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就是《题临安邸》。作者是谁?有作“林升”,最佳答案: 描写了南宋最高统治者们歌舞升平、纸醉金迷的奢侈生活,讽刺了南宋王朝最高统治者们只知玩乐、苟且偷安的人生丑态。 参考资料:开心教程(function(){return ns_c({'fm':'alzd','tab':'zd','is_n_fld':'bestanswer'});})(); 飞过海条绒怒涛热闹飞过海条绒怒涛热闹题临安邸①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薰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做汴州。② 【作者】 生卒年不 这首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就是《题临安邸》。作者是谁?有作“林外”,也有作“林升”的,因国留在粉墙上的字迹是行草,“升”与“外”形体酷似,历来莫衷一 题临安邸 林升,林升的题临安邸表达了作者对南宋统治者什么样的生活做出什么样的批判?描写了南宋最高统治者们歌舞升平、纸醉金迷的奢侈生活,讽刺了南宋王朝最高题临安邸-南宋_林升 - 林升 林升,字梦屏,平阳( 林升,字梦屏,平阳(今属浙 水心集》卷一二有《 江)人(《水心集》卷一二有《与 平阳林升卿谋 11页 浏览:10次 作者:沈茂宝 [字体:大 中 小] 一杆含泪带血简析南宋林升绝句《题临安邸》 林升大约生活在南宋这是对南宋统治集团罪行的控诉和鞭打。诗行字里,含蓄而强烈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深思随笔:不少人说,毛主席规定贪污500元就枪毙,考虑两个时代货币价值不同的因素,即使现在 题临安邸 (南宋)林升[题临安邸 (南宋)林升 朗诵:瞿弦和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作者简介] 林升,字梦 □林勇 一、关于诗作:志士忧愤著名篇 题临安邸·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这首《题临安邸》七绝系南宋淳熙 林升《题临安邸》赏析,字里行间,临安,宋王朝,刘彻,语文知识杂志。<正> 《题临安邸》是南宋淳熙年间杭州士人林升题于京都旅馆墙壁上的诗。此诗以“醉”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5-19
描写了南宋最高统治者们歌舞升平、纸醉金迷的奢侈生活,讽刺了南宋王朝最高统治者们只知玩乐、苟且偷安的人生丑态。

参考资料:开心教程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5-19
题临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1106-1170年),宋福建晋江马坪村人,为林知八世孙,字岂尘,号肇殷。生于宋徽宗崇宁五年

1题:数
2、临安:南宋的京城,即今浙江省杭州市。
3、邸:官府,官邸,旅店、客栈。
4、休:停止、罢休。
5、暖风:这里不仅指自然界和煦的春风,还指由歌舞所带来的令人痴迷的“暖风”——暗指南宋朝廷的靡靡之风。
6、熏:吹。
7、游人:既指一般游客,更是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 8、直:简直。 9、汴(bian)州:即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北宋京城。

诗词译文:
美丽的西湖大部分环山,重重叠叠的青山把西湖拥在怀里,一座座亭榭楼阁雕梁画栋,不计其数,西湖游船上轻歌曼舞日夜不歇。整日在西湖游山玩水,饮酒作乐,和煦的春风吹得这些游人昏昏欲睡,怎么还会记得丢失的北方领土,沦落的旧都!在他们眼里,杭州就是汴州,没什么两样。

诗的头两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抓住临安城的特征: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和无休止的轻歌慢舞,写出当年虚假的繁荣太平景象。诗人触景伤情,不禁长叹:“西湖歌舞几时休?”西子湖畔这些消磨人们抗金斗志的淫靡歌舞,什么时候才能罢休?
用“几时休”三个字,责问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何时才能停止?言外之意是:抗金复国的事业几时能着手?又何时能开始?
后两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是诗人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感概。“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靡之风。正是这股“暖风”把人们的头脑吹得如醉如迷,像喝醉了酒似的。“游人”既能理解为一般游客,也是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诗中“熏”“醉”两字用得精妙无比,把那些纵情声色、祸国殃民的达官显贵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结尾“直把杭州作汴州”,是直斥南宋统治者忘了国恨家仇,把临时苟安的杭州简直当作了故都汴州。辛辣的讽刺中蕴含着极大的愤怒和无穷的隐忧。

这首诗针对南宋黑暗的现实而作,它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担忧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思想感情。
第3个回答  2011-05-14
《题临安邸》全诗刻画南宋统治者醉生梦死,腐朽昏府。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命运的担忧,对统治者的愤怒之情。(摘自《字词句段篇》)
第4个回答  2011-05-12
辛辣的讽刺,严厉的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