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秦始皇的成语

如题所述

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又称“焚诗书,坑术士(一说述士,即儒生)”,西汉之后称“焚书坑儒”。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
“焚书坑儒”一词出处《史记·卷121·儒林列传》的说法是“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经常被“坑儒”观点引做证据的是《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秦始皇长子扶苏的话(“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西汉末孔安国(孔子10世孙)《〈尚书〉序》亦言:“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西汉刘向《〈战国策〉序》:“任刑罚以为治,信小术以为道。遂燔烧诗书,坑杀儒士”。[1]
同时秦始皇焚书并未焚烧医学、农牧等技术实用书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1-25
奇货可居 焚书坑儒
祖龙之虐 指鹿为马
图穷匕见
掩耳盗铃
雄关万里
孤城绝塞
固若金汤
万里长城
烽火连天
兵临城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2-09
焚书坑儒....
第3个回答  2018-02-09
和秦始皇相关的成语有:
1、衡石量书
(拼音:héng shí liàng shū)是指古时文书用竹简木札,以衡石来计算文书的重量,因用以形容君主勤于国政。
成语出处:《史记·秦始皇本纪》: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於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成语故事:元前221年,秦始皇灭掉六国之后,日益骄横,对儒生横加指责,认为任何人都不如他,丞相和大臣都唯唯诺诺,一切听命于他。卢生、侯生对此不满,经常批评他贪权:“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2、焚书坑儒
指"焚诗书,坑术士",西汉之后称"焚书坑儒"。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
焚书坑儒发生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齐人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此即为“焚书”。
第二年,两个术士(术通述,术士即述士,取自“述而不作”,即儒士,参见刘向《说苑》“坑杀儒士”,又参见唐陆德明《经典释文》:述亦作术)侯生和卢生,暗地里诽谤秦始皇,并亡命而去。秦始皇得知此事,大怒,派御史调查,审理下来,得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全部坑杀。此即为“坑儒”。两件事合成“焚书坑儒”。
3、祖龙之虐
指秦始皇焚书坑儒。祖龙,指秦始皇。
成语出处:出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书痴》:"异史氏曰:'天下之物,积则招妒,好则生魔:女之妖,书之魔也。事近怪诞,治之未为不可;而祖龙之虐,不已惨乎!其存心之私,更宜得怨毒之报也。'
4、图穷匕见
读音:tú qióng bǐ xiàn ,释义:图,地图;穷,尽;见,通假字,同"现"。意为形迹败露,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成语出处:《战国策·燕策三》
《史记》中记载:战国末年,秦王嬴政重用尉缭,一心想统一中原,不断向各国进攻。他拆散了燕国和赵国的联盟,使燕国丢了好几座城。
燕国的太子丹原来留在秦国当人质,他见秦王嬴政决心兼并列国,又夺去了燕国的土地,就偷偷地逃回燕国。他恨透了秦国,一心要替燕国报仇。
后来,太子丹方招豪侠,物色到了一个很有本领的勇士,名叫荆轲。他把荆轲收在门下当上宾,把自己的车马给荆轲坐,自己的饭食、衣服让荆轲一起享用。
5、高抬明镜&高悬秦镜&明镜高悬
指的是官员判案公正廉明,执法严明,判案公正,办事公正无私。也比喻目光敏锐,识见高明,能洞察一切。
讲述的是传说秦朝咸阳宫中有一面神奇的镜子,他宽四尺,高五尺,正反两面都能照人,人在镜前镜中影子是倒立的,用手按住胸口照镜可以显示五脏六腑,可以看出人体内的病灶,还能看出那些心术不正的人,秦始皇经常用该镜对付身边的人。
6、逐客令&下逐客令
成语,泛指主人赶走不受欢迎的客人。
战国末期韩国水利专家郑国入秦修建水渠,乃是韩王借修渠企图在经济上拖垮秦国的"疲秦计",后被秦王察觉,秦王于是下了逐客之令,限期将秦国内所有外来宾客驱逐出境。当时客卿李斯也在被逐之列,李斯上《谏逐客书》,力阻逐客,指出逐客的危险结果,最后秦王政接受而撤销。
第4个回答  2018-01-23
1、奇货可居
指把少有的货物囤积起来,等待高价出售。也比喻拿某种专长或独占的东西作为资本,等待时机,以捞取名利地位。
【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贾邯郸,见(子楚)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
2、 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又称"焚诗书,坑术士(一说述士,即儒生)",西汉之后称"焚书坑儒"。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
但秦始皇焚书并未焚烧医学、农牧等技术实用书籍。
3、指鹿为马
指着鹿,说是马。借以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出处: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4、 图穷匕见
图:地图;穷:尽;见:通假字,同"现"。比喻形迹败露,事情到最后显露出了真相。
也就是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5、掩耳盗铃
原为掩耳盗钟。掩:遮盖;盗:偷。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会听不见,比喻自欺欺人。
出处:《吕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