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2007年5月国家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考试的提纲

如题所述

提纲使用:
1、 注意并列项的内容,容易出多选、简答。第一层了解内容,第二层了解解释
2、 步骤、程序、技巧容易出综合题
3、 每个得分点2分,答题是一定注意
4、强调结合指南看书

提纲内容:
第一章 人力资源规划
第一节 企业组织结构设计变革
第一单元 企业组织结构设计
一、 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
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设计
(一) 组织设计理论的内涵
1、 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理论的对比分析(关系)
2、 组织理论的发展
组织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以什么理论为基础
3、 组织设计理论的分类
静态、动态的主要研究对象
(二) 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
1、 任务与目标原则
根本目的
2、 专业分工和协作原则
合理分工基础上
3、 有效管理幅度原则
管理幅度与层次成反比
4、 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
5、稳定性和适应性原则
二、新型组织结构模式
1、种类。
2、直线制与事业部制的区别,会画组织结构图(指南的案例1)
3、模拟分权与事业部的区别
4、企业集团的只能机构

一、组织机构设计程序(1—5)
二、部门结构不同模式设计原则(1—3单选,主要是不同结构的模式)

第二单元 企业组织结构变革P10
一、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程序P11图1--6
(一)组织结构诊断:
1、组织结构调查主要资料(1—3)
(二)实施结构变革
1、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征兆(1—3)
2、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方式(1—3)
二、企业组织结构整合是最常用的组织结构变革方式,是计划变革
第二节 P21
一、 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
(一) 狭义的(1—3)
(二) 广义(1—4 )
P27 图1—8

第三节 第二单元P38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原理(1—3)
P39 图1—11 定性预测(多选)定量预测计算单选(转换比例法、定员定额法)

第四节 P64
二、内部供给预测的方法:(1—3)
第二单元P69
企业人力资源供求关系的三种情况,导致的结果
P70供不应求(1—6)供大与求(1—7)多选

第二章 招聘与配置
第一节
一、 员工素质测评的基本原理:(1—3)
人岗匹配包括:
二、员工素质测评的类型:(1—4)
名称、目的、特性
三、员工素质测评的主要原则:(1—5)
静态、动态测评内容、种类
五、素质测评标准体系P79
(一)要素
1、标准:表示形式(1—3)操作方式(1—2)
2、标度:(1—5)
3、标记
六、品德测评(1—3)
投射技术起源、特点(1—3)
七、知识测评(1—6)重点1、6
八、能力测评(1—4)
P86一、企业人员素质测评的具体实施:
(一) 准备阶段(1—3)
(二) 实施阶段(1—3)
(三) 测评结果调整
1、 误差原因(1—5)
2、 处理方法(1—4)重点1、2
(四)综合分析测评结果
1、测评结果描述(1—2)
3、测评结果分析方法(1—3)

第二节P99
一、 面试内涵;特点(1—5)
二、面试类型(1—4)
三、面试的发展趋势(1—6)

一、面试基本程序P101
(一) 准备阶段(1—4)
(二) 实施阶段(1—5)
(三) 总结阶段
(四) 评价阶段
综合题面试实施
三、面试实施技巧P109(1—9)

第二单元P113
一、 结构化面试问题的类型(1—7)
二、行为描述面试的内涵
(二)行为描述假设前提(1—2)
(三)要素(1—4)

第三节P125
二、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概念
P128无领导小组讨论程序:
一、 前期准备(1—6)
二、实施阶段(1—2)
三、评价与总结(1—5)
提问技巧、题目设计、记分标准、标准内容

第三章培训开发
第一节P143
二、制定培训规划的要求(1—4)
三、培训规划的主要内容(1—11)

一、制定培训规划的步骤(1—9)目的

P148第二单元
一、教学计划的内容(1—5)
二、教学计划的设计原则(1—4)

P152第三单元
一、 培训课程的要素(1—11)
二、基本原则(1—3)

P168培训教师的来源:
内外部培训师的优点、开发途径

第五单元
一、 管理人员的层次(1—3)

P172 一、企业管理人员的一般培训(1—4)
五、管理技能开发的基本模式(1—8)

第二节P176
二、培训效果评估的作用和内容(1—3)作用、内容
三、培训效果评估的形式(1—2)

P184 三、培训效果的四级评估
P188 二、五种培训成果的评估(1—5)
P193一、培训效果定性评估方法种类
P201 撰写培训平谷报告的步骤(1—6)

第四章绩效管理
第一节
一绩效考评的效标
(一) 含义
(二) 类别(1—3)
P207 一、行为导向考评方法(1—2)
二、结果导向考评方法(1—3)
三、综合型考评方法(1—4)

P221一、分布误差(1—3)
二、晕轮误差
三、个人偏见
四、优先和近期效应
五、自我中心效应
六、后继效应

P234一、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设计方法:(1—6)
二、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设计程序(1—4)P238
P241一、考评指标标准的评分方法:
(一) 单一要素记分
(二) 多要素记分(1—4)
第三节
KPI的意义;与一般评价体系的主要区别 P245
P247 KPI选择原则(1—5)
P251二、提取KPI的程序和步骤(1—3)
P257表4--17

P262 二、360度考评方法的内涵(1—5)
三、360度考评优缺点
(一)优点(1—7)
(二)缺点(1—4)
P267 360度考评注意问题(1—8)

第五章薪酬管理
P271 二、薪酬调查的种类(1—3)
P274 图5—2

第二节 P294
一、 工作岗位的几个基本概念(1—5)

P300 一、工作岗位分类的步骤(1—4)
二、(一)横向分类步骤(1—3)
(二)横向分类方法(1—2)

第三节P308
二、企业工资制度的分类
(一)岗位工资制
2、特点(1—3)
3、类型(1—2)
(二)技能工资制
3、种类(1—2)
(三)绩效工资
5、形式(1—2)
(四)特殊群体的工资(1—3)
年薪制条件P318
P320 三、企业工资制度设计的主要内容
(一) 工资水平及影响因素
1、 外部因素(1—4)
2、 内部因素(1—2)
(二) 工资结构及类型
1、 工资结构
2、 工资结构类型(1—4)
(三) 工资等级(1—5)
四、企业工资结构设计的原则(1—5)

P327 一、确定工资策略(综合题图表)(1—3)P328表5--19
P330六、工资等级的确定
(1) 分层式工资登记类型,特点
(2) 宽带工资,特点

P334二、宽带工资结构作用(1—5)
P335宽带工资设计程序(1—5)

P344 三、制定薪酬设计的程序(1—8)

第六章 劳动关系
P351一、劳动派遣含义
P352(二)三种主体、三重关系
P353 二、劳动派遣的特点(1—3)
P354 三、成因(1—4)
P355 一、劳动派遣机构的管理(1—3)

P360一、工资集体协商:含义、内容
P362 三、制定工资指导线的原则(1—3)
四、工资指导线的内容:上线、基准线、下线
五、(一)劳动力市场工资知道价位制度的内容

P377 第四节
劳动争议的概念、特点(1—3)
P378劳动争议的分类(1—3)
P379(一)调解的特点
P380(四)调解的原则(1—2)
P381仲裁的特点(1—2)
仲裁的原则(1—5)
P383 调解30天
P385仲裁60天,延期30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