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形象特点有哪些 人物形象有哪些

如题所述

人物的形象性格特点:

1、开放性:描述是否愿意与人交往,注重和谐发展;

2、完美性:描述追求完美,重视目标计划的程度;

3、较真性:描述对事物的钻研和完善程度;

4、认知性:描述是否重视积累知识,包括聪明程度;

5、成就性:描述是否注重成就的程度;

6、力量性:描述是否愿意支配和影响他人;

7、浪漫性:描述在浪漫程度;

8、给予性:描述是否愿意给予他人,包含仁爱,慈孝,正义等;

9、活跃性:描述情绪的兴奋和活跃程度;

10、形体性:描述形体特征的状况以及重视享受的程度;

11、疑惑性:描述是否倾向于探究他人的动机;

12、随和性:描述和平、随和与安静的程度;

13、传统性:描述对传统的坚守程度;

14、自由性:描述重视自由的程度;

15、智慧性:描述创造能力,智慧程度;

16、想象性:描述重视想象,追求至善的程度。

17、多面性:描述性格复杂程度;

18、多变性:描述机敏的程度。

扩展资料

人的性格

相对均衡主义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有失衡型、离衡型(发散型)、趋衡型(集中型)、均衡型四种相对均衡类型。这是从事物的变化关系讲,从事物发展的程度讲,这四种类型表现为低、较低、较高、高。 

任何事物包含四种状态,人性的十八个层面,每一个层面包含四个质的不同的特点,这样共有72个性格,行为可分为积极、较积极、较消极和消极性;形体可分为美、较美和较丑丑以及健康、较健康和较差差;情感可分为热情、平易、冷漠、冷淡;认知可分为优、良、中、差;精神可分为坚韧、坚强、脆弱和懦弱;目的可分为明确、较明确、较不明确和不明确,历史有至善,未来存至美。

每层依据标准不同划分不同的质,因此,描述人的质的词语非常之多,比如聪明伶俐,善解人意,风趣幽默,思想开放,积极进取等等。性格是人性发展的格调(级别或程度),18个人的性质,每个有4个级别,这样共有72个性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性格类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5-29
自强,宽旷,认真,明朗,热情,高尚,温柔、野蛮 、泼辣、阴险、稳重、 幼稚 、暴躁、聪明、内向、开朗 、善良 、大方、风趣幽默 、洒脱 、孤僻、多重性格、乐天达观、成熟稳重、幼稚调皮、温柔体贴、活泼可爱、内向害羞、外向开朗、心地善良、聪明伶俐、善解人意、思想开放、积极进取、小心谨慎、郁郁寡欢,懒惰,保守,退缩,吝啬,狭隘,敷衍,严肃,文静,冷酷,慢热,自卑,拘谨,清高,仁慈,憨厚,诚恳,勤勉,担当,滑稽,豁达,知书达礼,贤淑,仗义,朴实,规矩,传统,精明,神气等等。

人物性格,是指人在社会生活中种种外在和内在的表现形式,是人作为个体区别于同类之总和。也是文艺作品所描写的各种人物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独有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特征。不同情况其特征各异。中国古人用“五行”推断人物性格,现代人坚持以人为本价值观。但其表现丰富多彩。
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人或同一阶级但处于不同社会环境中和具有不同生活经历的人,其性格特征就各不相同。中国古人用“五行”推断人物性格,认为“木性则仁,金性则义,火性则礼,水性则知,土性则信”,把人的性格列入道德范畴。道德即相通(“行同伦”)又千差万别,核心是仁,仁者“爱人”。事实上性格的形成首先从道德休养开始,“人之初,性本善”是也。善即爱,善与爱对个人而言,在“泛爱众”的同时又必须注重个人休养,“克已”,做到“恭,宽,信,敏,惠”。(孔子语) 当代人坚持以人为本价值观切不可忘却道德之根本。以人为本价值观要求: 一,对他人要爱;二,对自己要爱。爱自己就是要有独立意识,理性意识,自由意识;理性加自由才能真正铸就独立健康的性格。个人主义曾焕发出巨大能量,在世界史上有过不可磨灭功绩,至今仍在发挥积极作用。
第2个回答  2017-05-29
人物性格特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心理特征
心理特征是指个体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成分,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A、能力(包括智力)
能力是制约人们完成某种活动的质量和数量水平的个性心理特征。通俗地说来,人人都有一定的能力,但不一定是特殊的能力。智力就是指的一般能力;人的智力正是由各种能力构成的;
B、气质
人们普遍认为人有四种体液——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这四种体液在每个体内所占比例不同,从而确定了胆汁质(黄胆汁占优势)、多血质(血液占优势)、粘液质(粘液占优势)、抑郁质(黑胆汁占优势)四种气质类型;
C、性格
性格指个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对人、对事、对自己的稳固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2、行为习惯
人的行为习惯是一种自动化的行为方式,是在一定时期内逐渐养成的,与人后天条件反射系统的建立有密切关系。习惯不仅仅是自动化了的动作或行为,其中也包括思维的、情感的内容,习惯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由此习惯可能起到积极和消极的双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