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实用价值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2-24

第2个回答  2011-05-14
确实,理论懂,但如何利用和承接这个理论一直都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比如我发现,我第一层温饱实现以后直接感受到了第五层。
当然,我也知道并不否认其他层可能是隐性的,可是,我真的不知道如何把这些缺失的找回来。
之所以这是个问题,是因为我同样发现,层和层之间不衔接是一个很痛苦的事情。
与楼主一起期待答案。
第3个回答  2011-05-14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中将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归属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需要我个层次。个人觉得在从营销角度来看,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导向作用。
对人而言,最根本的需要是生存。其次才是安全,当保证了自己的生存和安全,人就开始产生了更高层次的需要。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我们可以将营销对象分类,不同的需要用不同的营销方式,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可见胜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便是“知”。
以此为例,相信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在更多的领域同样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导向作用,帮你条理清晰目标明确的制定方案,这难道不是它的实用价值吗?
第4个回答  2011-05-09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马斯洛从人的需要出发探索人的激励和研究人的行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马斯洛指出了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这一趋势基本上符合需要发展规律的。因此,需要层次理论对企业管理者如何有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有启发作用。
  在马斯洛看来,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
  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
  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它的激励作用就会降低,其优势地位将不再保持下去,高层次的需要会取代它成为推动行为的主要原因。有的需要一经满足,便不能成为激发人们行为的起因,于是被其他需要取而代之。
  高层次的需要比低层次的需要具有更大的价值。热情是由高层次的需要激发。人的最高需要即自我实现就是以最有效和最完整的方式表现他自己的潜力,惟此才能使人得到高峰体验。
  人的五种基本需要在一般人身上往往是无意识的。对于个体来说,无意识的动机比有意识的动机更重要。对于有丰富经验的人,通过适当的技巧,可以把无意识的需要转变为有意识的需要。
  马斯洛还认为: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这个时候是人处于最激荡人心的时刻,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这时的人具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销魂的感觉。
  试验证明,当人呆在漂亮的房间里面就显得比在简陋的房间里更富有生气、更活泼、更健康;一个善良、真诚、美好的人比其他人更能体会到存在于外界中的真善美。当人们在外界发现了最高价值时,就可能同时在自己的内心中产生或加强这种价值。总之,较好的人和处于较好环境的人更容易产生高峰体验。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