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母亲节的古诗词

如题所述

  游子吟
  开放分类: 文学、古诗

  唐乐府·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解】:
  1、游子:出门远游的人。
  2、意恐:担心。
  3、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4、三春晖:喻指慈母之恩。三春:春季的三个月。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5、吟:说
  6、归:回来
  【译文】: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
  是担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儿子像小草的那点孝心,
  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作者】:孟郊 (751~814) 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早年生活贫困,曾漫游湖北、湖南、广西等地,屡试不第。46岁始登进士第,贞元十七年(801)始作溧阳尉。元和初年河南尹郑余庆奏为河南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定居洛阳。64岁时贫病而死。孟郊一生潦倒,仕途失意,他性格孤直,不肯逐于流俗。他在《赠郑大了鲂》中写道:“天地人胸臆,吁嗟生风雷。文章得其微,物象由我裁。”充分表现出他的创作思想。他的诗以五言古体见长,不蹈袭陈言,不滥用典故辞藻,擅长白描手法而又不显浅薄平庸,一扫大历以来的靡弱诗风。其代表作如反映时代现实的《征妇怨》、《感怀》、《伤春》等;表现人民疾苦的《织妇辞》、《寒地百姓吟》等;表现人伦之情、骨肉之爱的《游子吟》、《杏殇》等;描绘自然景色的《与王十二员外涯游枋口柳溪》、《石淙》等。虽然角度不同,却都思深意远,造语新奇,体现了孟郊诗的特色。历代诗坛对孟郊的作品褒贬不一。孟诗多苦语,他和贾岛都以苦吟著称,苏轼称他们为“郊寒岛瘦”,因此后世论者把他们称为苦吟诗人的代表。孟郊诗为“元和体”一种,唐人李肇《唐国史补》有“学矫激于孟郊”说。宋代江西诗派瘦硬生新的风格,也受其影响。宋人宋敏求编录《孟东野诗集》,10卷,存诗511首,有《四部丛刊》、《四部备要》本。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刊印华忱之校订《孟东野诗集》,末附孟郊年谱、遗事辑录。

  【评析】: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
  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
  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孟郊一生窘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诗人自然不把这样的小官放在心上,仍然放情於山水吟咏,公务则有所废弛,县令就只给他半俸。本篇题下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当是他居官溧阳时的作品。诗中亲切而真淳地吟颂了一种普通而伟大的人性美——母爱,因而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实际上是两个词组,而不是两个句子,这样写就从人到物,突出了两件最普通的东西,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紧接两句写出人的动作和意态,把笔墨集中在慈母上。行前的此时此刻,老母一针一线,针针线线都是这样的细密,是怕儿子迟迟难归,故而要把衣衫缝制得更为结实一点儿罢。其实,老人的内心何尝不是切盼儿子早些平安归来呢!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朴素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纯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唤起普天下儿女们亲切的联想和深挚的忆念。

  最后两句,以当事者的直觉,翻出进一层的深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言”有些刊本作“谁知”和“谁将”,其实按诗意还是作“谁言”好。诗人出以反问,意味尤为深长。这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通俗形象的比兴,加以悬绝的对比,寄托了赤子炽烈的情意:对于春天阳光般厚博的母爱,区区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真有“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之意,感情是那样淳厚真挚。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这首诗,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

  此诗写在溧阳,到了清康熙年间,有两位溧阳人又吟出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尚萦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可见《游子吟》留给人们的深刻印象,是历久而不衰的。
  表达了感谢母亲的思想感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5-08
(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别老母》
  【清】黄仲则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十五》
  【宋】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岁末到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母别子》
  【唐】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慈母爱》
  【元】杨维桢   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   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   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
《墨萱图》
  【元】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谁氏子》
  【唐】韩愈   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妇年二十,载送还家哭穿市。   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   又云时俗轻寻常,力行险怪取贵仕。   神仙虽然有传说,知者尽知其妄矣。   圣君贤相安可欺,乾死穷山竟何俟。   呜呼余心诚岂弟,愿往教诲究终始。   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未晚耳。   谁其友亲能哀怜,写吾此诗持送似。
《短歌行》
  【唐】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上山迟,下山疾。   百年三万六千朝,夜里分将强半日。   有歌有舞须早为,昨日健于今日时。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短歌行,无乐声。
《代北州老翁答》
  【唐】张谓   负薪老翁往北州,北望乡关生客愁。   自言老翁有三子,两人已向黄沙死。   如今小儿新长成,明年闻道又征兵。   定知此别必零落,不及相随同死生。   尽将田宅借邻伍,且复伶俜去乡土。   在生本求多子孙,及有谁知更辛苦。   近传天子尊武蔬,强兵直欲静胡尘。   安边自合有长策,何必流离中国人。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诗经·邶风·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甚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步虚》
  【唐】司空图   阿母亲教学步虚,三元长遣下蓬壶。   云韶韵俗停瑶瑟,鸾鹤飞低拂宝炉。

十报父母恩

一报   累却因缘重,今来托母胎。   月逾生五脏,七七六精开。   体重如山岳,动止却风灾。   罗衣都不挂,妆镜惹尘埃。   

二报   临产受苦恩。今日   怀胎十个月,难产将欲临。   朝朝如重病,日日似昏沉。   难将惶怖述,愁泪满胸襟。   含悲告亲族,惟具死来侵。   

三报   三报生忘忧恩。今日   慈母生儿日,五脏总来张。   身心俱闷绝,血流似屠羊。   生已 儿键,欢喜倍加常。   喜定悲还至,痛苦彻心肠。   

四报   咽苦吐甘恩。颂日   父母恩深重,顾怜没失时。   吐甘无稍息,咽苦不颦眉。   爱重情难忍,恩深复倍悲。   但令孩儿饱,慈母不辞饥。   

五报   日干就湿恩。颂日   母原身抽湿,将儿移就干。   两乳充饥渴,罗袖掩风寒。   思怜恒废忱,宠弄 能欢。   但令孩儿稳,慈母不求安。   

六报   哺乳养育恩。颂日   慈母像大地,严父配于天。   覆载恩同等,父娘恩亦然。   不增无怒目,不嫌手足挛。   诞腹亲生子,终日惜兼怜。   

七报   洗濯不净思。颂日   本是芙蓉质,精神健且康。   眉分新柳碧,脸色夺莲红。   思深摧玉貌,洗濯损盘尤。   只为怜男女,慈母改容颜。   

八报   远行忆念思。颂日   死别诚难忍,生离实亦伤。   子出山关外,母忆在他乡。   日夜心相随,流泪数千行。   如猿泣爱子,寸寸断肝肠。   

九报   深加体恤恩。颂日   父母恩情重,恩深报实难。   子若原代受,儿劳母不安。   闻道远行去,怜儿夜卧寒。   男女暂辛苦,长使母心酸。   

十报   究竟怜惜恩。颂日   父母恩深重,恩怜无歇时。   起坐心相逐,近遥意与随。   母年一百岁,常忧八十儿。   欲知恩爱断,命尽始分离。
第2个回答  2019-05-27

1、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春坊正字剑子歌》

2、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谁氏子》

3、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豫章行》

4、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5、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燕诗示刘叟》

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

7、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别老母》

8 、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画地学书》

9、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石壕吏》

10、哀哀父母,生我劳瘁。——《小雅·蓼莪》

11、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瑶池》

12、儿身将欲生,母身如在狱。——《劝孝歌》

13、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十五》

14、袴襦砧动地,父母歌闤闠。——《上孙使君》

15、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燕诗示刘叟》

16、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燕诗示刘叟》

17、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18、父母皆艰辛,尤以母为笃。——《劝孝歌》

19、无父何?无母何恃?——《小雅·蓼莪》

20、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小雅·蓼莪》

21、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王安石《十五》

22、搴帏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别老母》

23、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24、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25、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26、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岁暮到家》

27、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燕诗示刘叟》

28、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思母》

29、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30、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短歌行》

31、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32、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33、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燕诗示刘叟》

34、父兮母兮,进阻且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怨词》

35、一间茆屋何所直,父母之乡去不得。——《古从军》

36、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母别子》

37、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渡辽水》

38、镇时贤相回人镜,报德慈亲点佛灯。——《感恩书事寄上集义司徒相公》

39、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送母回乡》

40、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岁暮到家》

41、明朝甑复空,母子相持哭。——《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42、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思母》

43、霜陨芦花泪湿衣。——舆恭《思母》

44、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45、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46、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岁暮到家》

47、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蒋《岁暮到家》

48、父怜母惜掴不得,却生痴笑令人嗟。——《示添丁》

49、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50、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燕诗示刘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05-11
写母亲的诗歌

纸船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 和悲哀归去。

永恒的妈妈
当第一次睁开初生的双眸 最先看到的是人母的无比圣洁 慈爱的睇视和欣喜的泪流—— 眼睛一眨不眨,仔细的盯着你 你朦胧无知的心本能地律动 却无法表述亲情只一阵四肢乱舞 急得你——忍不住大声啼哭 经过多少个日日夜夜的抚育 终于坐直子你小小的身躯 在调整了情商和智商之后 决不等待,径直喊出了生命中 最珍宝的第一声——妈妈 这是最感人的原始蕴蓄 无论世界上流韵着多少种语言 只有这一声呼喊绝对的相同 没有什么乐音,没有什么诗歌 能比这一声更动人

游子吟
群山不愿送走夕阳 多情的水手不愿远航。希望在召唤。 外面的世界是我的天堂,自由的心在飞翔。母亲你牵挂我吗?母亲不安的望着我。母亲你希望我的人生更精彩吗?母亲欣慰的看着我。 听火车气声,笛声…… 隔着窗户紧紧握着一双手。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别老母 【清】黄仲则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十五 【宋】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岁末到家【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母别子 【唐】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慈母爱 【元】杨维桢
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
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於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

墨萱图 【元】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
游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谁氏子 【唐】韩愈
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妇年二十,载送还家哭穿市。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
又云时俗轻寻常,力行险怪取贵仕。 神仙虽然有传说,知者尽知其妄矣。
圣君贤相安可欺,乾死穷山竟何俟。 呜呼余心诚岂弟,愿往教诲究终始。
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未晚耳。 谁其友亲能哀怜,写吾此诗持送似。

代北州老翁答 【唐】张谓
负薪老翁往北州,北望乡关生客愁。 自言老翁有三子,两人已向黄沙死。
如今小儿新长成,明年闻道又征兵。 定知此别必零落,不及相随同死生。
尽将田宅借邻伍,且复伶俜去乡土。 在生本求多子孙,及有谁知更辛苦。
近传天子尊武蔬,强兵直欲静胡尘。 安边自合有长策,何必流离中国人。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写母亲的散文:
想飞,心却倦了。
不知从何时起,年轻的心总渴望独立。多少次,试过逃出父母双翼的庇护,独辟一条荆棘丛生之路,在暴风雨中镀炼自己的翅膀。
也许,老天爷发现了我这一贪念,让我进了这一所全日制的高中,终于可以摆脱妈妈的唠叨了。
高高的教学楼,宽畅的食堂,拥挤的超市,陌生的面孔,一切令我新奇而兴奋。然而,当一切都熟悉后,一种难以忍受的孤独和空虚却占据了我的心。繁重的学习让我感到压抑和沉闷,孱弱的身体使我整日昏昏沉沉,我感到痛苦,想回一次家,但昔日的壮志豪情使我忍了下来。
秋天似乎来得很早,刚入秋,就感到一丝寒意。瑟瑟的冷风漫无边际地刮着,使窗户随隙发出一阵阵鸣叫。
我呆呆地坐在座位上看杂志,看到了一篇关于母爱的文章,是我不禁想起了妈妈......
以前有的晚上学习到很晚,这时,妈妈就会端来我最喜欢的绿豆汤,慈祥地看着我,把汤一口一口喝完。然后替我整理好床,劝我早点去睡觉;有时,在外面受了气,就在妈妈面前大发脾气,但妈妈从不计较,反而还安慰我,是我心情好起来;以前......
我这时才体会到叨唠的优美,那昔日烦人的话现在回想起来是那么的温暖。
“铃---”下课的铃声打断了我的思绪,我一阵飞快来到电话亭,拨通了家里的电话号码,电话的另一头传来妈妈那慈祥的声音。
“喂,你找谁?”
“妈,是我。”我低声地说道。
“**,你在学校好吗?身体好不好,一个人要当心身体。现在天气冷了,注意加衣服。吃得习惯吗?......”
“好,一切都好......”我说着说着就流下了眼泪。
曾经我一度认为,我是一个不会动情,不会流泪的人,然而在妈妈面前,却毫无掩饰地流下了泪。
周末,坐在回家的车上,心情特别开朗。我这才明白,无论我飞得多远,也永远像一只风筝一样离不开妈妈的视线。
母亲,是系在心头的线。拉得越久越远,心就越痛。

感人事迹:
《血色母爱》的报道中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母亲下岗了,但是她不忍心看着她的女儿整天闷闷不乐,便决定带她的女儿去滑雪,还买了两件银色面包服,让她女儿高兴。但不幸的事却发生了:她们太兴奋,滑得远离了指定的地方,导致雪崩,母亲俩穿的银灰色衣服与白色相似,救援飞机根本看不到她们,母女俩都要冻僵了。最后,母亲把自己的血管割破,用鲜血写了“SOS”使她的女儿获救,而这位伟大的母亲却因失血过多,永远地离开了她的女儿

动物世界中的母与子也会令人感动:
一个猎人追杀一只藏羚羊,眼看走投无路时,这只藏羚羊突然不在奔跑,而是面对猎人跪下了,猎人感到奇怪,但未动恻隐之心,举枪打死了羚羊。回到驻地,猎人解剖发现,原来这只羊的腹中竟有一个胎儿。猎人明白了,她的求饶正是为了孩子。猎人十分后悔,丢掉猎枪,再也不打猎了。

展现母亲形象的绘画、雕塑、影视、广告类:
电影《漂亮妈妈》讲述的是女工孙丽英的儿子郑大先天失聪,她的丈夫因此离她而去,家庭破裂了。在母亲的心中,失聪的儿子和别的孩子是没有什么不同的,戴助听器和戴副眼镜是一样的自然。可是,现实却一次又一次地捉弄了孙丽英善良的意愿,她的前夫又遭遇车祸身亡,接二连三的不幸令这个女人彷徨无助,“要让他成为一个正常的孩子”这一目标使她变得坚强起来,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困难,她没有倒下,这就是母爱的力量。再如云南省腾冲县腾越广场的“高黎贡山--母亲”的锻铜雕塑,它坐落于中缅边境地区腾冲县,高12.9米,造型由母亲头像和形如大山的山体组成,山体上的6幅浮雕,展示了高黎贡山秀丽山川和人民的英姿。这显示了是中国人民对母亲至高无上的敬意。

描写母爱的格言:
母亲是伟大的!
——鲁迅

无知是迷信之母。
——巴尔扎克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罗曼罗兰

爱是世间最真挚的爱。
——董宝平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米尔

俗语: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失败是成功之母
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
儿行千里母担忧。
养儿方知父母恩。
天地宽大,父母恩大。
第4个回答  2019-05-23

《游子吟》

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别老母》

清代: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母别子》

唐代: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墨萱图·其一》

元代: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