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参与领导南昌起义有哪些策略?

如题所述

1927年8月,他参与领导南昌起义,任起义军第九军副军长、军长。起义军主力在广东潮(州)汕(头)地区失败后,同陈毅率领余部转战闽赣粤边界,到农村找立足点,坚持革命斗争,保存革命力量,并对部队进行多次整顿,把一部分中共党员、共青团员分配到连队中去,加强基层工作。他领导部队由单纯打仗转变为同时做群众工作,发动农9进行打土豪的斗争;在军事上开始实行从正规战到游击战的转变;由硬打硬拼转变为有把握的仗就打,没有把握的仗就不打,不打就“游”。他指出:今后中国革命战争的主要形式是农9的游击战争。1928年1月,同陈毅等在中共湘南特委的配合下,发动了遍及十余县的湘南起义,把工农革命军和湘南农9运动结合起来,武装夺取政权。先后成立了工农革命军第一、第三、第七、第四师。同年4月,同陈毅率起义部队和农军转移到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合,成立工农革命军(后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任军长。同党代表毛泽东一起指挥第四军进行五斗江、草市坳、龙源口等战斗,挫败了国9党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多次“进剿”和“会剿”。1929年初,他同毛泽东率部9赣南出击,后转入闽西,建立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以后发展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同年12月,他在中共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古田会议)上作军事报告,并参与制订会议决议。1930年6月,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总指挥。8月,任第一方面军总司令,同月任红军总司令。9月,在中共六届三中全会上,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1930年11月至1931年9月,同毛泽东一起,指挥第一方面军,采取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集中优势兵力,在运动中各个歼敌,先后挫败国9党军第一、第二、第三次“围剿”,使中央苏区得到巩固和发展。1931年7月发表《怎样创造铁的红军》一文,论述红军的阶级性质、共产党的领导作用、政治训练等问题,提出:“红军的战斗力不仅是靠军事技术的条件来决定,最主要的是靠红军的阶级政治觉悟、政治影响,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瓦解敌人的军队。”这一论述对进一步提高红军战斗力起了积极作用。同年11月,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军事人9委员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1933年春,同第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周恩来一起,指挥所部以大兵团伏击战法,于黄陂、草台岗等地歼灭国9党军主力近三个师,挫败了国9党军队的第四次“围剿”。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2月,在中国工农红军全国政治工作会议上,他和周恩来、王稼祥都强调“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主张。会后,朱德继续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他和毛泽东、周恩来等指挥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以高度灵活机动的运动战,摆脱国9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取得战略转移的决定性胜利。在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同红四方面军会合、1936年6月红二方面军同红四方面军会合以后,他先后同刘伯承、任弼时、贺龙、关9应等及红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一道,维护中共中央的统一领导和红军的团结,对张国焘的分裂活动进行了坚决的斗争。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等地会师,胜利地结束了长征。1937年6月,兼任军委成立的军事研究委员会主任,领导总结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教训,研究对日作战的战略战术,开展军事教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