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籍双百人物

如题所述

2009年,在大陆评出的“双百”人物中,有二位沧州人当选100名英雄模范人物,一位入选100名感动中国人物。
〔一〕马本斋
马本斋(1902-1944) 男,回族,河北省献县人。马本斋早年投身奉军当兵,逐级升至团长。“九一八”事变后,因不满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毅然弃官返乡。1937年7月,全国抗战爆发后,在家乡组建回民抗日义勇队,奋起抵抗日本侵略者。1938年4月率队参加八路军,改编为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任总队长。1939年,回民教导总队改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回民支队,任司令员。1942年8月,回民支队奉命到达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被任命为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他作战勇猛,身先士卒,在回民支队和广大群众中享有很高威望。回民支队在他率领下,战斗力不断提高,队伍发展到2000多人,成为一支能征善战的抗日劲旅。从1937年至1944年,他率回民支队奋勇杀敌,经历大小战斗870余次,歼灭日伪军3.6万余人,屡建战功。1943年底,在率部参加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反蚕食战斗中,生病,颈后长了毒疮。由于战事繁忙,加之缺医少药,不久病情加重。1944年2月7日,在山东莘县不幸病逝。
〔二〕赵博生
赵博生(1897-1933) 男,汉族,河北省黄骅市人。赵博生1917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先后在皖系、直系、奉系军队中任职。1924年冬转入冯玉祥的西北军,参加过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期间受共产党人刘伯坚等人的影响,倾向革命。1931年任国民党军第26路军参谋长。“九一八”事变后,他坚决反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同时,与在第26路军中的中共特别支部取得联系。同年10月,中共中央批准赵博生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2月14日,在蒋介石准备清除26路军中的共产党员的危急时刻,赵博生和季振同、董振堂等人率1.7万多名官兵在宁都起义。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团。他先后任红5军团13军军长、军团参谋长、军团副总指挥,率部参加赣州、漳州和南雄水口等战役战斗。他指挥果断,屡建战功。1933年初,国民党军集中4个师的兵力分两路向江西资溪、金溪、南城苏区进犯,赵博生奉命率领红5军团3个团据守长员庙一带山脉,配合主力在黄狮渡一带消灭敌人。他指挥部队连续打退数倍于己之敌的疯狂进攻,坚守住了阵地,出色地完成了牵制任务。1月8日与敌人展开激烈的肉搏战,赵博生在与敌人相距只有百余米的地方指挥,不幸壮烈牺牲。
〔三〕白芳礼
白芳礼(1913-2005) 男,汉族,河北省沧县人。生前是天津市河北运输场退休职工。白芳礼13岁起就给人打短工,1944年逃难到天津,流浪几年后当上了三轮车夫,后进入天津市河北运输场工作。1987年,已经74岁的他决定靠自己蹬三轮车的收入帮助贫困的孩子实现上学的梦想。为了梦想,他曾在夏季烈日的炙烤下,从三轮车上昏倒过去。为了在车站前拉活方便,他搭了个3平方米的小铁皮棚子,在里面住了5年。按每蹬一公里三轮车收5角钱计算,老人相当于蹬着三轮车绕地球赤道18圈。他生活俭朴,每天的午饭总是两个馒头一碗白开水。为了帮助更多的学生,已经81岁高龄的白芳礼硬是把自己两间老屋给卖了,全部捐给了贫困的孩子。几十年来,他捐款35万元,资助了300多名孩子上学。为了让贫困的孩子们能安心上学,白芳礼老人几乎是在用超过极限的生命努力支撑着。他的默默奉献精神,感动了广大干部群众,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