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口决堤事前为何不通知

谁知道详情呢?麻烦解释一下

因为花园口决堤是临时决定的换地点重新决堤,并且当时的战事非常紧张,通讯也不发达,因此没有提前通知。

花园口突围任务是由保卫黄河的国军上镇部队执行的。地点首先选择在中牟县相对较薄的堤防赵口。因为赵口流沙太多,无法打开。

蒋介石知道赵口无望扒开后,就指示再换地点重新决堤。经过紧急协商,驻守在黄河附近的新八师初步把地点选定在赵口以西的花园口附近。

1938年6月9日凌晨,经过两天两夜不停的挖掘,几乎在距郑州30公里的中牟失守的同时,花园口也终于挖开了。

花园口决口后,黄河水顺着贾鲁河迅速下泄。第二天,黄河中上游普降了一场暴雨,黄河水量猛增,花园口决口处被冲大,同时被淤塞的赵口也被大水冲开。

赵口和花园口两股水流汇合后,贾鲁河开始外溢,漫溢的河水冲断了陇海铁路,浩浩荡荡向豫东南流去。日军被黄水阻隔后,就放弃了从平汉线进攻武汉的计划。

他们退守到徐州后,南下到蚌埠,过淮河,再到合肥与日军其他部队会合,又开始从长江北岸进攻武汉。黄河改道,虽然为国民政府争取了喘口气的时间,但到了1938年10月,花园口扒开后第4个月,武汉仍然失守。花园口决口终究没有挽救武汉失陷的命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8-06
1、当时日军装备精良,等你通知完,人家的机械装备早已开到内陆了
2、那时候又没有网络、电视啥的,及时是收音机,也不是一般老百姓能承受得起
3、花园口开了口子之后非常有效的拖住了日军的推进进度,让国军有时间准备开战,痛击日军!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8-06
花园口决堤事件对中国人民,特别是河南人民造成了很大的伤害。至今为止,学者对于这一事件的对错、是否必要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议,支持方有一个观点认为花园口不炸中国就完了。本文将为读者呈现的是一位美国学者对这一事件的观察和研究。
美国人穆盛博的专著《战争时期中国北方的生态环境:河南,黄河及其他》于2014年底出版。该书从环境史角度研究中国抗日,关注1938年国民党军队对黄河进行的战略性改道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用他的话说,这本书“试图解释复杂的历史进程是如何使得中国的环境成为今天的样子”。
腾讯文化对人在西安的穆盛博进行了电话采访,了解“花园口决堤”时中国军事史和环境史如何相互影响。以下为访谈内容:
不认可国民党的扒堤决定
腾讯文化:1938年6月,为阻遏日军进攻,国民党做出扒开花园口堤坝的决策。这在当时是必要的么?
穆盛博:我认为这个决策是国民党“军事绝望”的体现,是国民党领导者在慌乱中做出的,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即使国民党在徐州战役中表现不错,在台儿庄战役中取得一些关键性胜利,但日军已经逼近河南,距郑州境内处于至关重要位置的铁路线特别近。日军如果占领郑州,就很容易通过另外一条铁路线(陇海线)进攻武汉。假如武汉在国民党撤退前失陷,就意味着中国战败。

当时的军事形势对国民党非常不利,这样的决定在他们看来是很有必要的,可以让国民党和日军继续战斗。蒋介石和他的军事顾问知道黄河改道会导致很多伤亡,但他们不太在意。他们认为国家的利益要比民众的利益重要得多,为了国家的利益而损失民众的利益是必要的,这是他们当时唯一的选择。
我并不认可这样的观点。我认为国家意味着民众,而不是政府。国民党对民众的冷漠和不在乎也影响了他们其他的军事决定,比如1938年11月,国民党对长沙实行焦土战术,将全城付之一炬,而不顾民众死活。
腾讯文化:花园口决堤和之后黄泛区的十年灾害(1938年-1947年)导致大量民众伤亡和财产损失,国民党预测到后果如此严重吗?
穆盛博:我想,有一些结果是蒋介石和他的军事顾问预测到了的。扒开花园口的决定一下,国民党立刻命令地方政府组织附近村民离开灾区,并实施救灾。就开展救灾的速度看,他们很清楚这个决定带来的损害。
腾讯文化:汹涌的黄河水造成一些民众伤亡,为何他们没有迅速撤离?
穆盛博:当时正处于收获季节,人们很犹豫是否丢下庄稼和家园逃走。另外,这里经常发生洪灾,按照惯例,河堤很快会被修复,黄河水很快会退去。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一次的洪灾持续了大约10年。
此外,知道决堤消息的主要是住在花园口附近的村民;离堤口较远的民众没有收到任何警告。
腾讯文化:国民党一度将“花园口决堤”归咎为日本滥炸,这是否能够说服民众?
穆盛博:“花园口决堤是由日本滥炸导致”的消息最初由媒体发布,国民党用这样的宣传来避免谴责。但我觉得灾区民众可能不会接触到这样的说法——报纸受众主要是城市读者,住在黄河边的村民大都是不识字的农民。
我读过的资料中,有些记载了当地民众的谈论——他们很清楚这次黄河决堤是由国民党导致的。
腾讯文化:真相何时大白?
穆盛博:1945年前后。抗战期间,国民党一直声称是日军导致花园口决堤;抗战快结束时,国民党为了自己的“议程设置”改口:“这是中国民众为抗日做出的巨大牺牲之一,为了拯救国家,他们不得不这样做。”
蒋介石“以水代兵”不成功
腾讯文化:洪灾发生后,哪些证据表明国民党更关注抗日而非救灾?
穆盛博:证据之一是,国民党不希望洪水退去,希望它继续成为阻挡日军的障碍。更明显的证据是,1942年河南发生大饥荒,国民党继续在灾区收税征粮,以养活军队继续抗日。
腾讯文化:黄河水改道后,堤坝需要重建。针对新建堤坝的位置,各村之间的争议多么?
穆盛博:非常多。堤坝内和堤坝外的村民之间存在很多的敌意。不满的村民会将新建的堤坝推倒,让黄河水从自己的村庄流到别的村庄。通常这些争议会在当地政府和当地重要人物协力合作下解决。我看到的很多记载,是有关这些重要人物如何到村里说服村民配合这些决定的。
灾难发生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非都十分友善。他们更关心各自的利益。
腾讯文化:当时国民党和日军竞相修堤坝,谁修得更好?
穆盛博:没有一方修得好。他们面对同样的挑战——无论多么努力,无论花费多少人力物力,谁也不能征服黄河。每次一修好,黄河水又决堤,他们总是忙于应对黄河。日军没有带来自己的工程师,他们雇的多是当地曾参与黄河治理的中国人。
腾讯文化:在修堤坝过程中,国民党和日军各自采用怎样的雇工方式?
穆盛博:他们采用的都是“以工代赈”,双方军官都会监督工程的进展。国民党用爱国之名动员灾民工作,政府官员在沟通的文件中谈了很多如何让民众保家卫国、积极参与的内容,但我认为这些动员对灾民产生的影响很小:当时人们最大的愿望是求生,而且项目收入很低,没什么吸引力。
腾讯文化:在日军占领区,是否发生民众反抗?
穆盛博:在资料中我没有发现,但是劳工抱怨伪军要他们干很多活,报酬又低。在当时的环境下,人们都很害怕,不会公开反抗,但是存在另一种反抗,比如逃跑、怠工。这种反抗更聪明。
腾讯文化:日军推行的“以战养战、以华制华”在当时如何体现?
穆盛博:日军并不直接对付洪灾,而是让伪军及村里的重要人物去解决具体问题,组织修建堤坝等,这是“以华制华”。至于“以战养战”,是指日军从占领区获得食物等供给。
腾讯文化:蒋介石是否实现了“以水代兵”的目的?
穆盛博:蒋介石希望让黄河水改道流向东南,形成防御屏障,阻挡日军。国民党为此投建了很多水利和防御工程,阻止黄河的其他流向。
国民党付出很多努力,但结果相当不成功。原因之一是战争时期交通不便,供给有限,工程材料缺失,而且很多灾民都逃难去了,很难找到劳工。原因之二是黄河很难被控制,遑论战争期间。
想想战争中的各个角色:国民党、共产党、和日军合作的中国伪军……在这里,黄河也是一个角色,一个不容易被控制的重要角色。这也是将环境史和战争史结合起来研究的有趣之处。

具休评情参考这里吧
http://his.newdu.com/a/201803/20/581145.html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