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什么爱喝酒

介是作业啊,紧急紧急

因为喝酒可以以安全度过由于地球气候变冷导致的食物匮乏期。

由于某个基因突变,人类祖先能更容易分解酒精,从而可在必要时食用已发酵的水果,以安全度过由于地球气候变冷导致的食物匮乏期。

没有发生基因突变的猴子食用发酵水果容易发生酒精中毒或醉酒,这不仅会让他们处于危险境地,而且降低了寻找食物的效率。

而出现基因突变,能快速分解酒精的人类祖先,显然不会因为这点酒精而影响工作,可以继续寻找食物或逃离猎食者的袭击。更有意思的是,通过吃这种水果,人类祖先学会了喝酒喝到飘飘然的“本事”。

扩展资料

酒是宴享活动、宗教仪式的重要元素,可能是促进古代社会复杂化、阶级产生的一种媒介。

“我们在古代中原地区发现的酒,可以和当时发生的社会变化相联系起来。在仰韶晚期,出现了一些大规模的遗址,有明显的社会阶级化的特点。那么我们发现的酒可能是当时的一些社会高层人士用于宴享活动、宗教仪式的饮品。”

王佳静认为,这意味着早在5000多年前,不同的社会阶层就已经存在了。

据王佳静介绍,此项研究成果仅仅是团队关于中国古代制酒课题研究的开始。他们现在正在分析中国其他遗址采集的有关制酒的样品,同时在未来也将采集更多来源于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不同地区遗址的标本,以研究中国古代制酒在地域空间上、时间上的变化与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醉猴假说”新证据 解释人类为什么喜欢喝酒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远古中国啤酒可能"复活" 5000年前的古人就爱喝啤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18
一、感性方面—抒情

1.伤感之情

比如古人常说,借酒消愁愁更愁,由此可以看出古人以酒,来表达自己的悲痛与哀伤之情。

2.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

在古代,离别时要么是折柳相送,要么就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种饮酒则表达着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对友人的不舍与美好的祝福。

3.高兴的情怀

相信大家都在电视电影中看到过,将军凯旋而归,皇帝为将军接风洗尘,大设酒宴。或者是洞房花烛夜喝的喜酒啊等等,这时酒就能表达出人们的开心之情,很有酒不醉人人自醉之感。

总之,古代人很喜欢以酒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就像现代人一样,饮酒对于古人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理性方面—古代酒的麻醉作用小

为什么说古代酒的麻醉作用小呢?是因为,在古代其实酒的酿制工艺并不是很发达,提纯工艺也是相当粗糙,所以那时酿出来的酒就像今天的米酒一样,酒精度只有3-5°,因而大家可想而知,为什么古人喝酒能喝酒几大坛,却不醉。真正算上白酒的酒,是在清朝才出现的,所以古人之前喝的可以说是一些果酒、米酒、高粱酒啊这些。

但不管怎么说,朋友们,喝酒伤身,尽量有节制地喝哦!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0
古人能喝酒因为度数低、器皿小、爱夸张。
  中国最早的酒属于发酵酒,从历史上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左右。“古时酿造工艺还未完全定型,但基本都是采用以曲蘖作为糖化发酵剂进行酿制的。酒精度一般在5%左右。在中国存在历史较长的发酵酒主要是黄酒、葡萄酒,而米酒属于黄酒的一种。蒸馏酒与发酵酒的本质差异就是蒸馏酒多了一道蒸馏的工序。”李双解释了古代人更能喝酒的原因,“古人酒量大往往是从诗词中所见,诗词中也有夸张的成分。由于早期酿酒技术落后,酿造的酒酒精度较低,这也是古人饮酒量较大的原因。而且古人喝酒的酒器与现在相比差异很大,这与社会文明发展密切相关。”老龙口酒文化博物馆馆长赵志闯也称:“过去有半斤八两的说法,是十六进制,过去的和现在的‘两’相比要小。”
  米酒是古人最主要的酒精饮品,而作为蒸馏酒的白酒在中国的酿酒史上,则没有米酒的历史久远。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一句“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证明了白酒的酿造史可以至少追溯至元代,而考古界发现早在辽金时期,北方就已经有了蒸馏酒的酿造作坊,并且与李时珍记载的酿造方式一致。
  李玉恒说:“对于白酒记载最多的还是清朝。这说明还是在清朝时期,白酒的名气才开始变大。所以说,古人(尤其是清朝之前)能喝酒,是因为他们喝的米酒度数低,而白酒最低不能低于38度,低于38度就会出现浑浊。”
第3个回答  2011-05-18
古人有云“一曲新词酒一杯”,酒在古时多为助兴以及抒发写作的灵感!更是解忧的好东西。且古时天气多寒,以酒驱之。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12-20

因为古代人喝的酒和我们现在的度数完全不一样,相当于米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