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如何挑选好鱼漂?

如题所述

一、根据漂尾选漂

1、漂尾偏长:下沉熙然,占用比较多的剩余浮力,比较稳定;

2、漂尾偏短:站立速度快,占用偏少的剩余浮力;灵敏性高。

3、漂尾偏粗:较为受风;占用比较多的剩余浮力;

4、漂尾偏细:较为抗风:占用较少的剩余浮力。

二、根据漂体选漂

巴尔沙木,灵敏性适中、温度易影响稳定性、耐用度中等。

芦苇,灵敏性中等、温度不会影响稳定,耐用性差。

去皮羽毛,灵敏性高、温度影响力适中,耐用性强。

1、漂体偏短,翻身速度快;

2、漂体偏长,翻身速快慢;

3、漂体偏细,浮力较小、水阻也小;

4、漂体偏粗,浮力偏大、水阻也大。

三、根据漂脚选漂

1、竹脚:灵敏性适中、信号较为轻浮、耐用性中等。

2、碳纤较:灵敏性强。漂相清晰、信号稳定、耐用性强。

3、短碳纤脚:翻身速度快,占用较少的剩余浮力;

4、长碳纤脚:翻身速度慢,占用较多的剩余浮力;

5、细碳纤脚:占用较少的剩余浮力;

6、粗碳纤脚:占用较多的剩余浮力。

四、制漂心得:

1、漂尾需细:这是为了降低鱼漂本身的重量,保留较多的剩余浮力,反应更多的鱼讯。

2、漂尾不能过长:这是为了鱼漂的翻身速度快,抓准鱼讯,而且不想占用过多的剩余浮力,以免影响灵敏性

3、漂体:最关键的则是降低鱼漂的自重。采用巴尔沙木制作浮漂,这是为了规避气温对浮力产生影响,其次,疏松的木制可以使用很少的鱼漂体积做到很大的浮力,这样可以对鱼漂的浮力及下顿能力产生一个正比影响。而且水面上鱼漂的体型很小时,那么鱼吃铅量大进行强烈的对比时,鱼讯的反应能力将更强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6-11
  认为这篇文章不错,对于我们新手在升级装备的季节选漂有一定的帮助。(转) (推荐)

  各 种 浮 标 用 途

  粗短身软尾浮标——适合钓翻身(翻身快、一二下摆间隔慢、适钓控层),

  粗短身硬尾浮标——适合钓中下层(翻身快、下沉也较快),

  短身短尾浮标——翻身最快、适合钓水皮,

  长身细硬长尾浮标——适合钓中下层快鱼(可逮截杀、抓停口)

  小号细长身细硬尾浮标——适合钓底层滑鱼(可钓得很钝)

  细长身短软尾浮标——适合钓底层轻口滑鱼(以去皮孔雀羽浮标为最佳、苗子自己改造)

  急收肩(端肩膀)长身细硬尾浮标——适合钓涮口滑鱼(下沉快,回升慢)

  竹脚短身细硬尾浮标——立起快(较碳脚)到位也快,

  (实心与空心尾的区别):

  实心尾: 苗子比重大于水、信号幅度大;苗子长、下降快、适合钓中上层及底层轻口等。

  空心尾: 苗子有浮力、降迅平缓、稳定性好,适合钓底层轻口滑鱼及动水等

  一、外观检查购买鱼漂时,第一步就是目检。

  方法是:将鱼漂拿在手中,漂颈位置架在另一只手的拇指、食指间,边转动边检查漂身左右是否对称、漂尖与漂脚是否构成一条直线等。如果出现漂肩高低、宽窄不

  对称,漂身左右明显不等以及漂尖插入漂身的位置不同心等,则证明这支鱼漂不是一支做工精细的高质量产品。另外,在目检时还需注意检查鱼漂漂尖色目环是否清

  晰,间距是否过大或过小。因为,鱼漂的漂尖部分是我们直接观察鱼讯的主要参照物,它的清晰、可视度如何,将直接影响我们对水下鱼讯的判断。最后,还要更为

  仔细地检查鱼漂漂身的质地是否用料统一。因为,有许多鱼漂是用两片或多片浮水材料粘连成型的(如大号的孔雀翎漂、部分芦苇漂等),这种工艺制成的鱼漂需要

  选用密度基本相同的浮水材料拼接而成,这样才能保证该鱼漂在水中的稳定。我们在选购此类鱼漂时,应注意观察各片浮水材料的色差、纹路以及尺寸是否一致或大

  体一致。如若反差太大,则表明该鱼漂可能不是由相同密度材料合拼的,可能会造成鱼漂在水中两边浮力不等的现象,不利于精确显示微弱鱼讯。

  第二步是手感触摸检测。方法是:一只手拿起鱼漂的漂脚轻轻转动,另一只手用拇指、食指、中指捏拿住漂身,从上到下地慢慢地滑动,细细感受漂身的平滑度

  以及油漆的精细度。做工考究的优质鱼漂一般在这些细小的问题上,基本上都会处理得很好。

  二、滚动检查

  经过外观初检后,我们就要进行重心居中检测了。

  一支好漂,要能很好地反映鱼情,重心是否在漂体的中轴线上是非常重要的。检验的方法是:将鱼漂放在渔具店光滑的玻璃柜台面上,用手轻轻地拨动鱼漂,如

  果它能够在光滑的台板上滚动快捷、流畅,所经之处相连接可构成一个扇面图形,并且在滚动中没有摇晃、抖动等现象,就说明这是一支不错的鱼漂。

  三、选品牌

  如果面对琳琅满目的鱼漂产品拿不定主意的话,选品牌往往是一件比较省事的方法,特别是针对一些刚对悬坠钓感兴趣又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初学者尤其适应。选

  择品牌鱼漂也并不是随随便便上哪都能购买的,要千万注意防止有的不法商贩以次充好、拿假冒的品牌来糊弄。根据笔者的经验,选择品牌钓具(包括鱼漂)一定要

  到信誉度较好的正规商店购买。另外,由著名钓手或知名专家亲自推荐或现场出售的鱼漂,一般也无假冒之虞。

  四、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选购

  钓鱼——虽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钓鱼人的经济实力差别有着明显的区别。我们讲究科学、高效地钓鱼,但绝不提倡大家不顾实际情况盲目消费,要根据不同的经济收入、不同的消费观念,合理地选购钓具(包括鱼漂)才是一种理性的行为。

  钓鱼爱好者的大军中,工薪阶层的钓友占了绝大多数。以月收入1500元左右的国企职工为例,据了解,他们用于购买钓具的消费能力约为300~1000

  元/年。其中用于购买鱼漂的支出约为50~100元/年。对于刚入门的新钓手来说,购买鱼漂属于一次性投入,因此有可能会出现超出100元/年的现象。根

  据这样的消费能力,我们建议工薪族(以休闲娱乐为主要垂钓方式的)钓友在购买鱼漂时,应首先考虑选择那些质量可靠、做工精美但无很高的品牌效应的国产优质

  产品。

  对于那些经济收入来源不稳但又酷爱钓鱼的农村、城镇下岗钓友,原则上提倡大家购买经济实用的钓具,没有必要再为娱乐休闲而去动用家庭的生活资金。如若

  确实需要购买时,建议最好购买质量尚可、结实耐用但价格低廉的单支装鱼漂即可。如普通的芦苇漂、塑料漂等。

  对于事业小有成就,垂钓热情较高且对竞技垂钓颇有兴趣的钓友来说,购买鱼漂时主要应避免盲目性,切莫因一时冲动或认识模糊不清时而选购了成套的劣质

  品,出现“家中鱼漂一大堆,有用的没几支”的现象,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另外,这类钓友更应该多长个心眼,提防一些别有用心的所谓朋友给你“推荐”什么“绝

  版精品鱼漂”或“最灵敏鱼漂”之类的建议,花费大量的金钱购买些华而不实的鱼漂。

  我们的建议是:根据自己的垂钓需要,选择品牌响亮、做工精细、功能齐全的优质产品。对于选中的品牌最好应成套购买,以适应不同的鱼情、水情。

  悬坠钓法的专用鱼漂

  漂身:

  一支鱼漂的主体部分,是鱼漂产生浮力的主要部分。根据钓手不同的垂钓要求,漂身被制成了许多不同的形状。如球型、橄榄型、梭型、水滴型、流线型等。

  漂身的制作可分为手工研磨和机器加工两种。手工研磨的漂身受损程度小,材质相同的情况下,产生的浮力比机器加工的鱼漂要大,但规格大小难以统一,不便

  于大批量的规模生产;而利用机器加工生产的鱼漂,大小、规格比较统一,每套鱼漂的浮力大小有一定的规律,便于钓手正确选配。但是,由于漂身被夹具挤压较

  重,可能会破坏其自身内部的纤维组织,使同样材质、同样大小的漂身较之手工加工的浮力要略小一些。

  漂身不同的形状,在使用时会产生不同的运动效果,针对不同的鱼情、水情和垂钓中的战术策略,所需选用的漂身形状也是各有不同的。在这一点上,取材方

  便、加工容易的木制类鱼漂就能够满足我们的要求。如巴尔杉木、芦苇及轻木等。

  漂尖(亦称漂尾、漂信、漂苗、视目杆等):

  鱼漂上部那截细细的、画有红色、黄色及黑色、绿色等宽窄不同色环的部分。是垂钓者判断鱼是否吃钩;钩上是否有饵;窝点内是否有鱼的重要信息来源。每一

  个色环即为漂目,一格为一目,黑色的细环带是起到分割漂目的作用的。我们在设定调目及钓目的时候,同样不能忽视这个小小的区域(特别是在垂钓猾口小鲫鱼时)。

  漂尖的材质可分为实心尼龙棒、玻璃纤维树脂棒、碳素材料棒和空心塑料管几种。俗称“实心漂”或“空心漂”。一般来说,实心尼龙棒、玻璃纤维树脂棒和碳

  素棒等便于研磨,且硬度较好,因此,制作出的实心漂可使得漂尖更细些和更长些。而空心塑料管则缺乏上述的特点,因此,制作出的空心漂漂尖较短、稍粗些。但

  这并不说明空心漂要比实心漂差,主要还要看钓者怎么去调整和使用的技巧了。

  在漂尖的色环涂描的加工处理方面,现在也出现了比较合理的工艺与材料。滑尾漂尖的出现为那些比较讲究钓具理想化的钓友在心理上,又消除了一个重大的隐

  忧。当然,光滑顺溜的漂尖对于钓鱼人来说都是个不错的选择。

  漂颈: 从漂尖连接漂身的结合部至漂身最宽部之间的部位,我们称之为漂颈。

  一支鱼漂的漂颈越长,该漂身的上曲线就越好,在使用中产生的向上顶的力就容易被体现出来,利于垂钓开口不好、鱼讯微弱的“病态鱼”和冬春寒冷季节的情

  况下使用。为了充分地体现它的这个特性,这类鱼漂都采用细长的实心漂尖与之匹配。但对于垂钓鱼讯杂乱的猾口鱼和风浪起伏较大时,这类鱼漂就没有太多的优势

  了。

  而漂颈长度较短的鱼漂,其漂身肯定会呈现一个上大下小、稳定的锥型。这类的鱼漂比较适宜运用在钓猾口鱼和控制鱼在底部摄食的战术,它较少出现虚假信

  号,给我们的是一些扽感明显的下挫或沉稳的上浮,中钩率要优于其他造型的鱼漂。然而,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既有有利的一面同时肯定也有不利一面。此类超短

  漂颈的鱼漂在用于垂钓鱼讯微弱、开口不爽或受环境影响而不敢大胆就食的鱼时,其运动滞钝的特性就很难有好的垂钓效果了。

  由此可见,一支性能优异的鱼漂,其考评的指标不仅要考虑到外观做工的精美,更要注意它的漂身形状是否能够针对相应的鱼情。而漂身形状的适应与否,有时

  只需留意观察漂颈的长短就可以有个大概的判断了。

  漂肩:

  此漂肩非彼漂尖。它是指漂身横截面积最宽的那个位置。研究一支鱼漂漂肩位置的高低和横截面积的大小,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找出该鱼漂的稳定特性和灵敏程

  度。鱼漂漂肩位置越高,其稳定性就越好,比较适合在风浪较大的条件下,垂钓底部摄食且胆小谨慎的大鱼或鱼讯复杂的小鲫鱼。

  漂肩横截面积小的鱼漂,由于受到水的阻力较小,瞬间运动的敏感性就强,所以其灵敏度就高。比较适宜用于垂钓吃口较轻、受到惊吓、狡猾、病态的“老头

  鱼”等。

  而漂肩位置越低,其稳定性能必然要差,但其翻身较快且上浮鱼讯体现得比较完美。所以,此类鱼漂比较适宜运用在风平浪静的水面或钓半水浮鱼。

  漂肩横截面积大的鱼漂其灵敏度要较之小的要逊色不少,但其沉稳的性能有时却可以帮助我们过滤掉许多杂乱的虚假信号。使用这类鱼漂时,我们应该选择风浪

  较大、需要配重坠的场合,针对垂钓“生口”或过分“猾口”的混养鱼时使用。

  另外,漂肩的形状对鱼漂的运动也是有影响的,我们必须要注意识别。如,小弧形、菱形(近似)等形状的漂肩,对于鱼漂上浮下扽都有帮助,而大弧形、圆形

  (急收肩)等形状的漂肩,只对于鱼漂的下扽有帮助,而对于鱼漂的上浮,有一定程度的阻滞作用。因此,了解了漂肩的这些特性后,对于我们正确选用适合的鱼漂

  肯定是会有帮助的。

  漂脚:

  连接漂身底部、平衡整支鱼漂重心的那根小棍。它的材料原来比较单一,无非就是一些尼龙棒、碳素棒或竹签而已。但现在随着人们对鱼漂运动与鱼讯反应等方

  面的研究越来越深,以及不同垂钓流派的逐渐成熟,针对漂脚的改革也越来越多。超长脚、大竹脚、粗碳脚、全钢脚、半钢脚等等新型漂脚的相继出现,的确为鱼漂

  的使用注入了无限的生机.
第2个回答  2020-12-26

如何挑选鱼漂,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