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三国演义所有文臣武将的出身和结局 巍蜀吴的

如题所述

刘备,生于公元一六六年,死于公元二二三年。公元二二一年至二二三年在位。蜀汉昭烈皇

帝,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县)人。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儿子。少年孤独贫困,与母亲贩鞋子、织草席为生,后与关羽、张飞于桃园结义为异姓兄弟。剿除黄巾军有功,任安喜县尉。经常寄人篱下,先后投靠过公孙瓒、曹操、袁绍、刘表等。建安十二年(公元二○七年)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为军师,率军攻占了荆州、益州、汉中。于公元二二一年正式称帝。在替关羽、张飞报仇时,大举进攻吴国,被东吴陆逊用火攻打败,不久病死于白帝城。世人也称他刘先主。

诸葛亮,生于公元一八一年,死于公元二三四年。三国时蜀国政治家、军事家、天下奇才。字孔明,琅琊郡(今山东省沂南)人,号“卧龙”先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幼年丧父母,随叔父生活。建安十二年(公元二○七年)被刘备三顾茅芦的诚意感动,出任刘备军师,并帮助刘备占领荆州、益州、汉中,是赤壁大战的主要指挥者之一。刘备在成都称帝后任他为丞相,刘禅继位后封为武乡侯,任益州牧,领军平定南蛮,七擒孟获,并北伐曹操,一生打了无数胜仗。制造“连弩”武器,以及能在山地运输粮草的“木牛流马”。建兴十二年在与司马懿军相拒时,病死于五丈原(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南)军中,葬于定军山(今陕西省汉中勉县定军山)。

关羽,生年不详,死于公元二一九年,刘备的义弟,五虎大将排名第一位。字云长,河东解(今山西省临猗西南)人。曾在汜水关前斩华雄,虎牢关前战吕布而闻名天下。官渡之战前被俘

,被曹操拜为偏军,封汉寿亭侯,为曹操杀了袁绍名将颜良、文丑。后千里走单骑,骑坐赤兔马

,提一口青龙偃月刀,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回到刘备身边。后攻曹仁于樊城,水淹七军,收降曹

操大将于禁,杀庞德,让华陀刮骨疗毒,威名远扬。但终因骄傲轻敌,刚愎自用,兵败麦城,被

孙权所杀。一生重情义,智勇双全,武艺绝伦。

张飞,生年不详,死于公元二二一年,刘备义弟,五虎大将中第二位。字翼德,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曾在虎牢关与关羽、刘备一起迎战吕布。长坂坡桥头上一声吼,吓退曹操百万军。葭萌关夜战马超,巴西大战张�,一支丈八蛇矛勇冠三军。刘备入川以后拜为本骑将军,封西乡侯。公元二二一年为替二哥关羽报仇,同刘备起兵攻伐东吴。临行前,因鞭挞士卒被部将范疆、张达刺杀。

魏武帝曹操,生于公元一五五年,死于公元二二○年。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

家。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园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从小聪明机警,有侠气。黄巾军起义爆发

时,任骑都尉,参加剿除黄巾军。从建安二年到十六年(公元一九七年至二一一年),先后用兵

打败吕布、袁术、袁绍等豪强,统一北方。曾在赤壁被周瑜、诸葛亮用火攻战败。建安二十一年

,受封为魏王,四年后,病死于洛阳。曹丕称帝后,追尊为魏武帝。

司马懿,生于公元一七九年,死于公元二五一年,三国时魏国大将。字仲达,河内温(今河南省温县)人。熟悉兵法,多智谋,善于玩弄权术。曾多次出师与诸葛亮斗兵法。曹芳任皇帝时,他和曹爽同受曹睿遗诏辅政,后乘曹爽出城游猎时,发动政变,杀了曹爽,代为丞相,封晋王,执掌国政。死后被孙子司马炎追尊为晋宜帝

蒋干,字子翼,三国时期的人物,九江人。

《三国志》描述蒋干“有仪容,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三国志·江表传》)。初曹操知道周瑜年少有美才,派蒋干去见周瑜,希望能说动周瑜,周瑜接见蒋干,向蒋干说:“子翼良苦,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邪?”蒋干说:“吾与足下州里,中间别隔,遥闻芳烈,故来叙阔,并观雅规,而云说客,无乃逆诈乎?”周瑜说:“吾虽不及夔、旷,闻弦赏音,足知雅曲也。”然后和蒋干一同进食。三天后周瑜邀请蒋干叁观军营,宴饮时还请侍者展示服饰珍玩,并向蒋干说:“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讬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行计从,祸福共之,假使苏张更生,郦叟复出,犹抚其背而折其辞,岂足下幼生所能移乎?”蒋干笑着但始终没有说话。蒋干回去后向曹操称赞周瑜雅量之高不是言辞所能形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5-18
  
  吕布,字奉先——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这句话最能说明吕布的威名,而虎牢关与刘关张三人的一场大战,更使其名扬四海。整部三国,合关张二人斗一人的,只此一回——吕布真不愧三国第一高手!但他的弱点也正是在此:他太迷信自己的武力了,于是便丢失了自己的方向,成为一个无信无义的小人,以至最后兵败被杀!很多人都把他的死因归于刘备的一句话,但我觉得:即使刘备不说这句话,曹操也一样会杀掉他——曹操并不是傻瓜,他不会蠢到把一头猛虎放在自己身边的。退一不讲:即使曹操真的录用了他,凭他的性格,以后也一定会反,如果他反了,以曹操的谋略,他会死的更难看!所以吕布的性格决定了他的死注定会是悲剧!
  
  张飞,字翼德,张飞可以跟吕布大战100回合而不败,足以说明他的实力;长坂桥头的一声大喝,更是震惊天下!但张飞最大的弱点在于对下属太残暴,《三国志》中说他“暴而无恩”,真是一语中的!以致最后死在部将的手里,虽令人扼腕叹息,实乃咎由自取——可惜了,张翼德!
  
  关羽,字云长,对关羽这个人,我向来是怀有一种崇敬心理的。无论你承不承认,三国第一名将,非关云长莫属!三国乱世,杰出人才不可胜数,但能走上神坛称圣的,仅此一人而已!虽然我们可以说这是历代加封的结果,但假如没有这个人本身的魅力,能行吗?为什么吕布没有成神,诸葛亮没有成神,而偏偏关羽成神?难道仅仅是巧合吗?关羽的人格魅力,在于他的义,无论是对刘备的义,还是对曹操的义,都令人称颂。也许有人会觉得他在曹操的优待下仍不投降有些“傻帽”,但我认为这正是他的可爱之处——有多少人——尤其是当今,能作到“富贵不能淫”?所以关羽的走向神坛,是以他自己的人格为担保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是个完人,他的致命弱点,也是死因,便是“刚而自矜”尤其是在春风得意之时——水淹七军后!所以吕蒙就利用了他的弱点,突袭了荆州。毫无疑问,他的死,也是怪他自己的“傲上而不忍下”,但我总认为这短短的六个字中,包含着一种朴素的平民情结——这正是喜欢他的原因!“当时义勇倾三国,万古祠堂遍九州。阶下苍松高百尺,气冲霄汉未能休。”这首诗写出了关羽死后的辉煌,但他生前的事迹同样令人尊敬:无论是小说《三国演义》还是史书《三国志》,对关羽水淹七军这一役的评价都有“威震华夏”四字!足矣,试问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中,能得到这四字评语的又有几人?但不管怎样,关羽毕竟是败给了吕蒙,并且因此一败,结束了他59岁的一生,这是个谁都无法改变的事实;但谁都必须承认的是:千年以下,关羽的影响,早已经超出了他的同时代人,甚至可以说超出了后代的所有人!他的谥封,自宋朝的“崇宁真君”到元朝的“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再到明朝的“三界伏魔大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乃至最后的“盖天古佛”,正是一个“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也正是关羽的影响一步步深入中华民族内心的过程。有一首诗写出了关羽一生的精义:“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帝;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
  
  赵云,字子龙,赵云是很受人喜爱的一员武将,尤其是在日本。这从日本人的游戏中就可以看得出来:赵云的各项指数都很高!当然,历史上的赵云确实也很厉害,号称“长胜将军”,这个称号可不是闹着玩的。但事实上赵云虽然很有本事,但他在蜀国的地位却并不高,更令人气愤的是,这仅仅是因为他没有英雄的门第?呜呼,我为子龙鸣不平!说到赵云的死,似乎和他传奇的一生有些不相称:他是病死的(死于公元229年},虽然是善终,但作为一员战将,人们总觉得缺点什么,于是就有了另一个关于赵云之死的传说:赵云一生身经百战,但却从没受过伤;有一次,他在洗澡时,向他的妻子炫耀他的皮肤之好;他的妻子看到他浑身居然没一处伤很是奇怪,于是想和他开个玩笑;就用绣花针轻轻扎了他一下;没想到赵云却一下子流血不止,并因此而死掉!呵呵,子龙没有死在疆场上,却死在自己妻子的绣花针下,真是“英雄难过美人关”啊!——这个故事虽然很有传奇色彩,但却毫无疑问是不可信的!
  
  许楮,字仲康,“虎侯”的威名不用多说,大家都清楚。裸衣斗马超一战,打得天昏地暗;而拼死救曹操的事迹,丝毫不比典韦的逊色;只是这位名将的后半生,缺少了一些可以评说的内容——许楮的寿命估计在六十岁以上,这在三国中不算短了,但死的有些默默无闻,只知道他的谥号为“壮侯”!
  
  马超,字孟起,马超可以把曹操搅得“割须弃袍”而逃命,足以说明他的本事,与张飞,许楮的“世纪之战”更使这位白袍小将深入人心。但历史上的马超却是个做事不想后果的家伙!正是他的贸然起兵,葬送了自己父亲的性命;而并不是像《演义》中说的曹操杀马腾在前,马超起兵在后——恰恰相反!但不管怎么说,最后他总算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君主;尽管刘备并不是很信任他;他也因此而有些郁郁,但无论如何,最后的善终,也可以说是一个不错的归宿!
  
  太史慈,字子义,他的成名之战,应当说是和孙策的那次!从此太史子义的名声传遍天下。但他的死,却是很不值的——我以为!由于一次本来就不怎么样的策略被敌人识破而战死沙场,虽然悲壮,但却很可惜!东吴第一勇将只活了短短的四十岁,令人叹息!
  
  典韦,假如可以有后悔药的话,我想曹操一定会去买的;因为他要用来找回典韦的英魂!这位号称“恶来”的大汉用两个死尸做兵器与敌人拼杀,在他死后很久,敌人仍不敢靠近,壮哉典韦,惜哉典韦!
  
  孙策,字伯符,说起来,小霸王的死是最令人不服的,不就是因为不信神吗?而那个叫于吉的家伙,从此也令我非常讨厌!小霸王真是一位勇敢的斗士!更令人可惜的是:他死时,仅仅26岁!当然,这仅仅是小说的说法,历史上的孙策却是死于与之有隙的许贡的门客之手,令人叹息!
  
  甘宁 ,字兴霸,这家伙可以用百骑劫魏营,更可以一箭射杀凌操,看来确实不好对付。然而可惜的是:一代名将居然死于沙摩诃之手,令人惋息。但他在死后却成了吴王——此吴王并非姓孙,也算是一个安慰吧!但以上说法仅仅是小说中他的死因,《三国志》中,关于他的死,记载很不详细,只说了一句“宁卒,权痛惜之”!
  
  孙坚,字文台,按照《三国志》的说法,斩华雄的一功应该计在他的帐上,能斩华雄者,当非泛泛之辈!《三国志》对他的评价中有“勇挚刚毅”这四个字,由此亦可得知他的武力确实不低。但他是却在跟刘表作战时,中流矢而死的;好象有很多英雄都吃过这流矢的苦头,是否这流矢是专门用来对付英雄的?
  
  黄忠,字汉升,长沙一战,与关羽打了100回合,还射中了关羽的盔婴!不愧是“老当益壮”啊!但须一提的是:这“老”黄忠只是《演义》的说法,历史上似乎他也并不老。黄忠的死,小说上是中箭受伤而死;但事实上他却是真正的善终——老死的,黄忠活了70多岁,可算是三国中的长寿者了!
  
  文丑,文丑似乎没有多少戏,怪只怪他的运气太烂,刚出场就碰上了关羽,真是倒霉透顶!但我想,假如他在跟关羽打的时候,别“心怯”,是不是可以多坚持一会儿呢?
  
  魏延,字文长,我一直为他感到可惜和不平!该死的诸葛亮居然想当然的说人家“有反骨”,“子午谷之争”也就不用多说了,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这诸葛亮居然派马岱到人家军中去做“卧底”,哪有这样对自己的属下的!更可恨的是:他死了还把魏延也搞死,讽刺的是,魏延死后,蜀国就真的“无大将”而不得不以廖化“作先锋”了!
  
  颜良,颜良几乎跟文丑一样倒霉,本来就比关羽略逊,偏偏那关羽还了个突然袭击,颜良焉得不死?
  
  张辽,字文远,逍遥津一战,吓得江南小儿不敢啼哭,只此足亦!更何况张辽的功绩还不只这些。张辽活了50多岁,曹丕在位时病死,善终。演义说是被徐胜射死的!
  
  夏侯敦,字元让,也许他的武力并不是很高,但他却无疑是曹营第一名将,一生身经百战;而那“拔矢啖睛”的勇气足以让曹性吓破胆!夏侯敦活了60多岁,死时位居魏国“大将军”之职!
  
  兀突骨,身长二丈 身有鳞甲 刀剑不侵!就这样子也够吓人的,但不幸的是他遇到了诸葛亮,于是便死无葬身之地!
  
  孟获,蛮王的武力虽然不低,但智力似乎不太高,不然也不会被诸葛亮连捉七次了,呵呵!孟获的死,我没有查到,如果有哪位了解,望能见告!
  
  张颌,字隽,张颌可以说是袁绍的四大名将中归宿最好的了,虽然仍不免中诸葛亮之计被乱箭射死,但他总算遇到了一个真正值得为之效力的君主!但按《三国志》的写法,他似乎有被司马氏害死之嫌!
  
  姜维,字伯约,!姜维一出场,就差点让赵云下不了台,真够可以!但他真正被人记住,却是作为诸葛亮的继承人身份的!但我总觉得姜维过得并不愉快,有时甚至会想:假如姜维一直都呆在魏国,是否会快乐一点呢?因为他在魏国不用去扛这么重的担子,当然这种轻松也可能使他碌碌无为,究竟怎样更好一点呢?姜维的死,更加有悲剧色彩,他在明知复国无望的情况下,孤注一掷的赌了一把,赌掉了自己的性命,也赌掉了敌人的性命!总认为《三国志》中,对他“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的评价有些不公平。一句话,陈寿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夏侯渊,字妙才,这位夏侯敦的族弟本来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将,但定军山一战,毁灭了他所有的梦想!假如他能记住曹操对他的“为将当有怯弱时,不可但恃勇也。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但知任勇,一匹夫敌耳。”的告戒的话,我觉得他倒不一定会输给黄忠!
  
  管亥,倒霉的黄巾军将领,本来想去北海抢些东西享受,却不料陪上了一条老命;不过,他能跟关羽打40回合,即使死了也没人会笑话他!
  
第2个回答  2014-05-18
这没法答 你想问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