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母亲是个什么样的人

如题所述

我的母亲》是老舍先生在得到母亲去世一年的消息后,饱含血泪,第一次详尽地回忆了母亲的身世,自己艰难的降生,父亲的死亡,家庭在八国联军烧杀北京时所遭遇的不幸,母亲撑持家境的坚强与酸辛,终生的刚强与贫苦。
文章语言质朴,情感浓烈,充满着浓郁的人文气息。
全篇被一种不加修饰的感人挚情所萦绕,向我们呈现了一位爱子无痕,润物无声的母亲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意与怀念,是老舍先生最为优秀的一篇散文作品。
这篇散文发表在1943年4月《半月文萃》第九、十期合刊上。
老舍自幼丧父,由母亲独自带大,和母亲有着无比深厚的感情。老母病逝于1942年夏季,在北平。当时老舍孤身一人在大后方从事抗战文艺创作和组织工作。最初家人没敢把母亲病亡的消息立即告诉他,害怕加重他的孤独痛苦。拖了半年,才在家信里透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老舍每次接到家信都不敢立即打开,怕有不幸的消息。老舍已然为一种不祥之兆所笼罩,因为有一年的时间,家信中再也没有提及母亲的起居情况。老舍忆及当时的心情时说:“我疑虑,我害怕。我想像得到,没有不幸,或家中念我流亡孤苦,不忍相告。”12月26日收到家信,老舍仍不敢拆读,临睡之前,才打开,这时,母亲去世已一年了。老舍回忆说:“我廿三岁,母亲要我结婚,我不要……廿七岁,我上了英国。为了自己,我给六十多岁的老母第二次打击。”母亲七十大寿那天,老舍还在异域。这一年,老舍在母亲寿日前写信回去,却得到母亲去世一年的消息……于是,他饱含血泪,第一次详尽地回忆了母亲的身世,自己艰难的降生,父亲的死亡,家庭在八国联军烧杀北京时所遭遇的不幸,母亲撑持家境的坚强与酸辛,终生的刚强与贫苦。
《我的母亲》是为纪念母亲而写的, 是老舍先生最为优秀的一篇散文作品。
她是一位出身农家的普通妇女。
她一生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在自己并不广阔的天里默默而顽强地承受着生活的重压。她的家乡很穷,由于养不起牲口,农忙时节,妇女也要下田劳作。这样的农家生活,给了她一副能经受生活磨难的结实的体格。她一共生育了七个孩子,长大成人的却只有一女二男。丈夫早逝,她独自挑起生活的重担,肩负起养育儿女的责任。她用自己的辛劳,给女儿换得稍好些的生活和接受学校教育的权力;她更用自己的言行,给儿女们以生命的教育,成为他们真正的老师,使他们与她一样,勤俭、诚实、坚毅,不怕吃苦、乐于助人。
她,就是著名作家老舍的母亲马氏,一位慈爱、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5-07
勤俭诚实、做事认真、乐于助人、宁愿吃亏、爱子女、给儿女“生命的教育”
第2个回答  2011-05-04
爱自己的儿女,勤劳能干,不斗气
第3个回答  2011-05-04
相信你读了【我的母亲】感触会更深,比如说;她的慈爱,理解孩子等等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老舍—《我的母亲》简介
  《我的母亲》是老舍先生在得到母亲去世一年的消息后,饱含血泪,第一次详尽地回忆了母亲的身世,自己艰难的降生,父亲的死亡,家庭在八国联军烧杀北京时所遭遇的不幸,母亲撑持家境的坚强与酸辛,终生的刚强与贫苦。
  文章语言质朴,情感浓烈,充满着浓郁的人文气息。
  全篇被一种不加修饰的感人挚情所萦绕,向我们呈现了一位爱子无痕,润物无声的母亲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意与怀念,是老舍先生最为优秀的一篇散文作品。

  这篇散文发表在1943年4月《半月文萃》第九、十期合刊上。

  老舍自幼丧父,由母亲独自带大,和母亲有着无比深厚的感情。老母病逝于1942年夏季,在北平。当时老舍孤身一人在大后方从事抗战文艺创作和组织工作。最初家人没敢把母亲病亡的消息立即告诉他,害怕加重他的孤独痛苦。拖了半年,才在家信里透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老舍每次接到家信都不敢立即打开,怕有不幸的消息。老舍已然为一种不祥之兆所笼罩,因为有一年的时间,家信中再也没有提及母亲的起居情况。老舍忆及当时的心情时说:“我疑虑,我害怕。我想像得到,没有不幸,或家中念我流亡孤苦,不忍相告。”12月26日收到家信,老舍仍不敢拆读,临睡之前,才打开,这时,母亲去世已一年了。老舍回忆说:“我廿三岁,母亲要我结婚,我不要……廿七岁,我上了英国。为了自己,我给六十多岁的老母第二次打击。”母亲七十大寿那天,老舍还在异域。这一年,老舍在母亲寿日前写信回去,却得到母亲去世一年的消息……于是,他饱含血泪,第一次详尽地回忆了母亲的身世,自己艰难的降生,父亲的死亡,家庭在八国联军烧杀北京时所遭遇的不幸,母亲撑持家境的坚强与酸辛,终生的刚强与贫苦。

  《我的母亲》是为纪念母亲而写的, 是老舍先生最为优秀的一篇散文作品。
  她是一位出身农家的普通妇女。
  她一生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在自己并不广阔的天里默默而顽强地承受着生活的重压。她的家乡很穷,由于养不起牲口,农忙时节,妇女也要下田劳作。这样的农家生活,给了她一副能经受生活磨难的结实的体格。她一共生育了七个孩子,长大成人的却只有一女二男。丈夫早逝,她独自挑起生活的重担,肩负起养育儿女的责任。她用自己的辛劳,给女儿换得稍好些的生活和接受学校教育的权力;她更用自己的言行,给儿女们以生命的教育,成为他们真正的老师,使他们与她一样,勤俭、诚实、坚毅,不怕吃苦、乐于助人。
  她,就是著名作家老舍的母亲马氏,一位慈爱、坚韧、勤劳能干的满族妇女。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