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是如何变轨的?详细点

如题所述

火车变轨不是由火车司机能控制的,而是由钢轨中能活动的一部分来控制的,其名字叫做道岔。当道岔部分留有小细缝的时候,轮缘就可以从小细缝中穿过,按照外侧轨道引导的方向行进。当两根轨道密贴时,轮缘就被引导到靠内侧的轨道方向行进。

轨道变轨是道岔控制,用得最多的是单开道岔。道岔由转辙器、连接部分、辙叉及护轨三个单元组成,转辙器包括基本轨、尖轨和转辙机械。

道岔在早些时候还是由人工来控制,而现在大都采用计算机来精准控制道岔的移动方向,极大的减小道岔扳错方向或扳不到位的情况。

扩展资料:

理论上,只要把道岔的位置扳对了,火车进入正确的变轨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由于人工操作实在是没有办法保证每次都扳对,即便是采用机械的方法,也不能保证其变轨正确。

道岔一旦没有扳倒位,那么火车变轨的时候,很容易发生脱轨事故。而道岔扳错方向了,就意味着火车可能进入到错误的轨道里面。

而错入的那条铁路轨道上,有可能有别的列车停放,也有可能同时正在接迎面开来的火车,也有可能有正在施工的工人等,这样就危险了

因此要千方百计地保证火车不能变轨错误。于是铁路人就发明了连锁自动控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火车变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9-24

  1. 火车车轮与钢轨的关系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火车车轮是压在钢轨上面的,但是可能很多人没有仔细看过火车轮与钢轨的位置关系。
图1.火车轮对与钢轨之间的关系

  可以看出,火车的车轮确实是压在钢轨上的,用来传递火车的重力。但是还有一个地方要注意,图中红色部分,就是火车车轮内侧有一圈比车轮半径更大的圆盘,这个东西叫做“轮缘”(用锤子敲一下,会发出像敲锣一样清脆的声响)。这薄薄的一层东西,让车轮与不仅是压在轨道上,更像“卡”在轨道里面一样。这个结构,就可以保证车轮始终在轨道上运行不出轨,用来控制火车运行的方向。

  2. 道岔的原理

  轮缘是用来控制火车运行方向的,那么要实现“变轨”,其实就是要控制轮缘的位置。于是人们就发明了“道岔”这种东西,以控制轮缘位置的方式,实现变轨。

图2. 道岔示意图

  

  第一个道岔示意图有一个会动的部分。当那个部分留有小细缝的时候,轮缘就可以从小细缝中穿过,按照外侧轨道引导的方向行进。当两根轨道密贴时,轮缘就被引导到靠内侧的轨道方向行进。

  图上红色的尖轨部分靠右密贴时,开放A——B方向。靠左密贴时,开放A——C方向。
       所以火车运行的方向,取决于道岔的开放方向。说到这里,可以知道,火车在道岔处的运行方向,根本就不是司机控制的,而是靠地面控制道岔的开向来控制方向的。所以司机是不用管火车运行方向,也不用去变轨什么的,只要老老实实把火车往前开就行了。

  但是一般列车在进站前,或者在车站里面进行调车作业的时候,司机还是需要了解进路的情况,知道自己将要经过什么道岔、进入哪条股道、道岔开放的是哪个方向。一来为了确认道岔是不是扳对位置了,而来要控制速度。一般来说侧向因为有曲线,通过速度要比正向慢。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1-06
火车的变轨是靠道岔的转换来实现的,道岔是一种使机车车辆从一股道转入另一股道的线路连接设备,通常在车站、编组站大量铺设。有了道岔,可以充分发挥线路的通过能力。有单开道岔、双开道岔、三开道岔以及多开道岔(复式交分道岔)等。 双开道岔为Y形,即与道岔相衔接的两股道向两侧分岔。 三开道岔如同Ψ形,同时衔接三股道,由两组转辙机械操纵两套尖轨。 复式交分道岔像X形,实际上相当于四组单开道岔和一副菱形交叉的组合。 除此而外,还有一种交叉设备,通常使用的叫做菱形交叉。它由两组锐角辙叉和两组钝角辙叉组成,但没有转辙器,所以股道之间不能转线。 如果将复式交分道岔的X形的上面两点和下面两点分别连接起来,就是交叉渡线。它不仅能开通较多的方向,而且占地不多,所以经常在车站采用。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