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中的“三秦”和“五津”分别是指哪里?

如题所述

三秦指陕西,五津指蜀川。

三秦,指长安城附近的关中之地,即今陕西省潼关以西一带。秦朝末年,项羽破秦,把关中分为三区,分别封给三个秦国的降将,所以称三秦。

五津:指岷江的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泛指蜀川。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此诗意在慰勉友人勿在离别之时悲哀。首联描画出送别地与友人出发地的形势和风貌,隐含送别的情意,严整对仗;颔联为宽慰之辞,点明离别的必然性。

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颈联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此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堪称送别诗中的不世经典。

扩展资料: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文学家。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王杨卢骆”、“初唐四杰”。

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

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返回长安后,求补得虢州参军。在参军任上,因私杀官奴二次被贬。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王勃的诗现存80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现存90多篇,现存《王子安集》16卷、《汉书指瑕》10卷、《周易发挥》5卷,《次论语》10卷,《舟中纂序》5卷、《千岁历》、《平台钞略》(一作《平台秘略》)10篇、《合论》10篇。

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5-19
“三秦”是指陕西。项羽破秦后,把关中分为三部分,分别封给三个王,此后人们就把关中叫三秦,泛指陕西。
“五津”指四川岷江上都江堰到犍为间的五个渡口,泛指四川。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5-10
三秦:刘邦汉中称帝后,将陕西一分为三,后泛称“三秦”。现将陕西的陕南,陕北,关中并称“三秦”,三秦其实就是代指陕西。
五津:四川岷江古有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五个著名渡口,合称五津。津就是渡口的意思
另:城阙是指长安城
希望能帮到你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507276.htm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4201.htm

第3个回答  2011-05-09
Ailean0525:你好。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是王勃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句。
三秦:史记秦始皇本纪曰:“项籍灭秦之后,各分其地位三,名曰雍王、塞王、翟王,号曰三秦。”
五津:华阳国志蜀志曰:“其大江湔堰下至犍为有五津,始曰白华津,二曰万里津。三曰江首津,四曰涉头津,五曰江南津。”
第4个回答  2011-05-09
“三秦”指长安附近关中一带。秦末项羽曾把这一带地方分为三国,所以后世称它三秦。
“五津”指四川省从灌县以下到犍为一段的岷江五个渡口。分别是: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