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大同的历史与变迁?

请问现山西省大同市的历史和变迁?

大同古城自秦汉建立城邑,有确切记载的历史距今已有2200多年,城市的名称屡有变化,城市布局和规模也因政治需要或军事防御有所损益,但其位置始终未发生大的变动。现存的明代府城和北面的操场城,大部分城垣存在早、中、晚三期墙体相互倾斜挤靠叠压的现象,较晚的墙体依次倾斜靠压在较早的墙体上,从早期到晚期为自内而外的方向排列,真实显示出大同古城从秦汉县邑、北魏京师、辽金陪都、隋唐军镇到明清重镇的历史变迁。 补充: 大同 古称平城,或称云州、云中,建城历史悠久,曾为北魏京师,辽金陪都,明清重镇,在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古城位于 大同市 城区和南郊,自秦汉建立城邑至明清以来,城市的名称屡有变化,城市布局和规模也因政治需要或军事防御有所损益,但其位置却未发生大的变动,这在我国城建史上是不多见的。 大同属于古今重叠型的城市,早期城址遗迹大多被晚期城址和现代城市叠压或打破,给 考古 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早在20世纪40年代日本学者水野清一就对北魏平城作过考察和研究[1]。 文化大革命 后,进一步的城市考古工作逐渐展开,历史时期地 方城 址的调查就是从大同城开始的[2]。80年代以来,省、市文物部门和当地学者作了许多调查、考证和研究工作①。2004年8月,大同市考古研究所与市博物馆联合组成平城考古队②,全面启动北魏平城遗址的调查和发掘,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考古调查发掘资料入手,结合相关历史文献,可以搞清大同古城从秦汉至明清时期分布范围及其演变规律。 一、秦汉时期的县邑 秦汉时期的平城是雁门郡所辖的县城,属并州刺史部。“ 汉高祖 七年(前200年)匈奴攻 韩王信 马邑 ,信因与谋反 太原 ……高祖自往击之。会天寒,士卒堕指者什二三,遂至平城。匈奴围我平城,七日而後罢去。”[3] 这是大同立邑最早的确切文献记载。由于著名的“白登之战”,平城闻名天下。西汉中后期,在此设置了雁门郡东部都尉治所,驻有边兵,抗击匈奴,平城成为北边长城内的军事重镇。 汉代以来,平城的名称屡变,但其附近 白登山 的位置是始终不变的。因此,平城的位置可依据与白登山之间的地理位置关系来判断。白登山(今称马铺山)位于大同城东北4公里处,主峰海拔1305.5米,周围环绕有连绵起伏的 丘陵 。《 汉书 ·匈奴传》云 冒顿 围高帝於白登七日,即此也。服虔曰:“白登,台名,去平城七里。”如淳曰:“平城旁之 高地 ,若丘陵也。”《正义》引 李穆 叔《赵记》云:“平城东七里有土山,高百馀尺,方十馀里。”《山西通志·山川》 大同县 条记:“小白登山在县东七里,高一里,盘踞三十五里。”1984年4月,市博物馆在大同城东东王庄西北发现的北魏元淑墓[4],北距马铺山9.75公里,志文中“葬于白登之阳”的记载,为白登山的确切位置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墓葬材料和众多的史料无可辩驳地指明了白登山即今马铺山,印证了秦汉平城县遗址在今御河西岸,距马铺山西南七里的操场城及其周围一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1-08
大同自古为军事重镇和战略重地,是兵家必争之地古人描述为:“三面临边,最号要害。东连上谷,南达并恒,西界黄河,北控沙漠。实京师之藩屏,中原之保障”。曾发生上千次大小战事。大同境东的马铺山是汉代刘邦与匈奴奋战七昼夜的战场;金沙滩 (属于山西朔州市界)是杨家将血战的疆场。大同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国北方比较有影响力的大城市之一,素有“三代京华,两朝重镇”之称。 春秋 为北方少数游牧民族居住地。 战国 公元前三世纪:赵武灵王就“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置云中、雁门、代郡”初设平城,隶属代郡。 秦 朝 秦始皇北逐戎狄,在大同城西“筑城武周塞内以备胡”。大同东西分属雁门郡和代郡,并在境内修筑长城。 西汉 沿袭秦制,雁门郡属并州,代郡属幽州。白登之围发生于此。 东汉 汉明帝时,通光寺建成,大同最早的佛教寺庙。 三国 大同为乌桓、鲜卑等部族占据 北魏 初中期建都于此,称“代京”、“平城”,历经七帝96年。大同遂即成为当时我国北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佛教的中心,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繁荣。 唐朝 为云州 。 五代 时作为幽云十六州的一部分割让与辽 。 辽代 辽在此设西京大同府,为辽国陪都,从此称为大同。 金 代 也在此设西京大同府,为金国陪都。 元代 改为大同路,大同又被封为西京(陪都)。1277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大同,他当即盛赞“大同是一座宏伟而美丽的城市”。 明朝 改路为府,隶属山西行中书省。管辖浑源,应,朔,蔚等四州七县。明朝时大同为十三重镇之一,有藩王封地,并驻重兵,最多时有13.6万人,战马5万多匹,当时有“大同士马甲天下”之说。1438-1571年:明王朝对蒙古各族采取怀柔和亲政策,在大同三设马市,数辟月市,久立小市,应允鞑靼“通贡”。 清朝 为大同府治。 1949年建国后划归察哈尔省,并由大同城区设立大同市。 1953年察哈尔省撤销,大同重新划归山西省。 1958年大同县并入 。 1964年大同县又分出,为地级市。 1993年7月雁北行署撤销,原有县中的7县划归大同市。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京包铁路、北同蒲铁路、大秦铁路的交点,北邻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东邻河北省张家口市、西南与山西省朔州市相接、南靠山西忻州,总人口321万(2007年),市区非农业人口112万,是山西省第二大城市,素有“煤都”和“菲尼克斯”之称。 - 简称 :同 - 别称 : 凤凰城 - 旧称 : 平城,云中,辽代根据礼运-大同篇称为大同,并一直沿用至今。 - 坐标 : 北纬40度,东经113度 - 电话区号 : 0352 - 邮政编码 : 037000 - 车牌编号 :晋B - 中国行政区划代码 : 140200 - 市树 : 油松 - 市花 : 波斯菊 行政 -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省 山西 - 行政级别 地级市,较大的市 - 设市 1949年 - 现任市长 耿彦波 - 现任市委书记 丰立祥 -市辖区 : 城区、矿区、南郊区、新荣区、开发区(大同新的城市规划将大同重新划分为平城区,御东区,口泉区,云冈区和新荣区)。 -县 : 阳高、天镇、广灵、灵丘、浑源、左云、大同。
希望采纳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4-27
最新南郊区区长是李东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