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探险家的故事

如题所述

张骞的故事

公元前139年,汉武帝派张骞前往大月氏国。他的使命是帮助该地区人民起来抵抗侵略者。张骞被匈奴族捉去囚禁了11年,但他获释后再度前往中国以西的地方探险。他的旅行路线经过阿富汗,当时尚无人到过中国以西这么远的地方。张骞回来后,使大汉皇帝第一次听到了关于印度、中东以及欧洲诸国的消息。

张骞是第一位横穿阿富汗旅行的中国人,后来的中国商人带着丝绸和玉石,沿张骞所经过的路线,翻山越岭来到中国西北并穿过了戈壁沙漠。这条路线后来被称为“丝绸之路”。

徐宏祖(1586-1641),字振之,号霞客,江苏江阴人,是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一生钟情于神州山水。在“学而优则仕”的封建时代,他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从二十二岁开始,周游全国。刘雨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职业探险家。1942年2月26日生于河南省长葛县,原是新疆乌鲁木齐铁路局机关的一名干部。

面对外国人的挑战,1984年5月,他毅然舍弃一切,开始徒步万里长城。经过一年多的艰苦跋涉完成壮举,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徒步走完万里长城的人。之后,他又徒步丝绸之路、黄土高原、新疆罗布泊,攀登格拉丹冬和昆仑雪山,考察神农架野人、喜马拉雅雪人、绒布冰川,沿喜马拉雅和雅鲁藏布江旅行,试登珠穆朗玛,三次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古尔班通古特等中国五大沙漠。

至今他已经完成四十三个考察旅行探险项目。足迹遍及祖国大陆的山山水水,港台及世界数百家报刊、杂志、电视台报道了他探险事迹,人称他为“二十世纪世界罕见的旅行家、探险家”。

风风雨雨!近十年来,他只身闯大漠,走戈壁,攀险山,涉大河,用自己的血水、泪水和汗水为祖国填补了一个以一个的探险空白。

生生死死!他用自己的双手拍摄了一万多张黑白彩色照片,写下了两百多万字的探险日记,内容涉及政治、历史、地理、文学、哲学、艺术和考古等多种领域。他的几部作品已陆续发表,曾多次获得全国大奖,有的还作为爱国主义教材选进初中课本,待出的书目是《长城漫记》《丝路纪行》《神秘的罗布泊》《穿越死亡之海》《世界第三极探险记》《探险生涯》等。 回答者: 781437735 | 一级 | 2011-5-14 10:54

张骞的故事
公元前139年,汉武帝派张骞前往大月氏国。他的使 命是帮助该地区人民起来抵抗侵略者。张骞被匈奴族捉去囚禁了11年,但他获释后再度前往中国以西的地方探险。他的旅行路线经过阿富汗。当时尚无人到过中国以西这么远的地方。因此,张骞给皇帝带回了中国第一次听到的关于印度、中东以及欧洲诸国的消息。
张骞是第一位横穿阿富汗旅行的中国人,后来是中国商人带着丝绸和玉石,沿张骞所经过的路线,翻山越岭来到中国西北并穿过了戈壁沙漠。这条路线后来被称为“丝绸之路”。
玄奘的故事
玄奘是一位前往佛教发源地印度取经的和尚。他从中国出发,旅途历时16年,行程达6·4万千米,途经阿富汗、克什米尔和印度北方等地。他的旅行是秘密进行的,因为当时的皇帝尚不允许中国人跨出国门到外界去旅行。
玄奘在旅途中多次遇险。危险来自恶劣的天气和高山。玄奘有一次在喝泉水时,差点被箭射死。后来他又在印度北方塔克西拉王国被投入狱中。为了逃命,他几乎冻死。
古奇人--徐霞客
徐宏祖(1586-1641),字振之,号霞客,江苏江阴人,是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一生钟情于神州山水。在“学而优则仕”的旧封建时代,他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从二十二岁开始,周游全国.
刘雨田
刘雨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职业探险家。1942年2月26日生于河南省长葛县,原是新疆乌鲁木齐铁路局机关的一名干部。
面对外国人的挑战,1984年5月,他毅然舍弃一切,开始徒步万里长城。经过一年多的艰苦跋涉完成壮举,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徒步万里长城的人。之后,他又徒步丝绸之路、黄土高原、新疆罗布泊,攀登格拉丹冬和昆仑雪山,考察神农架野人、喜马拉雅雪人、绒布冰川,沿喜马拉雅和雅鲁藏布江旅行,试登珠穆朗玛,三次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古尔班通古特等中国五大沙漠。
至今他已经完成四十三个考察旅行探险项目。足迹遍及祖国大陆的山山水水,港台及世界数百家报刊、杂志、电视台报道了他探险事迹,人称他为“二十世纪世界罕见的旅行家、探险家” 。
风风雨雨!近十年来,他只身闯大漠,走戈壁, 攀山,涉大河,用自己的血水、泪水和汗水为祖国填补了一个以一个的探险空白。
生生死死!他用自己的双手拍摄了一万多张黑 白彩色照片,写下了二百多万字的探险日记,内容涉及政治、历史、地理、文学、哲学、艺 术、气功和考古等各种领域,他的几部作品已 陆续发表,曾多次获得全国大奖,有的还作为 爱国教材选进初中课本,待出的书目是《长城漫记》《丝路纪行》《神秘的罗布泊》《穿越死亡之海》《世界第三极探险记》《探险生涯》等。 回答者: 热心网友 | 2011-5-15 10:11

余纯顺生于1951年12月5日。他同所有的“老三届”一样,经受了无数的风雨坎坷。他曾在安徽军垦农场干了10年,1979年返城后当过临时工,后来顶替父亲进厂工作。一天,他在电视上看到自学考试的招生启事,第二天就去报名,决心要把以前失去的受教育的机会夺回来。他自强不息,利用业余时间拼命苦学,硬是自修完初中到大学中文系的全部课程,以优异成绩获得初中、高中、大专、本科四个毕业证书。 回答者: lj1269531086 | 二级 | 2011-5-16 22:16

刘雨田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职业探险家刘雨田,1942年2月26日生于河南省长葛县,原是新疆乌鲁木齐铁路局机关的一名干部。面对外国人的挑战,1984年5月,他毅然舍弃一切,开始徒步万里长城。经过一年多的艰苦跋涉完成壮举,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徒步万里长城的人。之后,他又徒步丝绸之路、黄土高原、新疆罗布泊、攀登格拉丹冬和昆仑雪山、考察神农架野人、喜马拉雅雪人、绒布冰川上、沿喜马拉雅和雅鲁藏布江旅行、试登穆朗玛、三次穿越殧之海塔克拉玛干、古尔班通古物等中国五大沙漠。至今他已经完成四十三个考察旅行探险项目。足迹遍及祖国大陆的山山水水,世界数百家报刊、杂志、电视能报道了他的探险事迹,人称他为“二十世纪世界罕见的旅行家、探险家

余纯顺
有“中国的托马斯”、“当代徐霞客”之称的余纯顺是一位罕见的传奇人物。他自1988年7月l日起开始“孤身徒步走访全中国”,至1996年6月像“倒下的铜像”在罗布泊遇难。8年间克服千难万险,风餐露宿,跋山涉水,走访了33个少数民族主要居住点,完成了59个探险项目,总行程已达8.4万华里(接近了阿根廷人托马斯的9万余华里世界纪录),其中尤以他前后用一年半时间,冒着泥石流、雪崩、高原反应等不断穿越海拔五千米左右的“生命禁区”,创下人类史上第一个孤身徒步考察“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的纪录而震惊海内外。

邓廷良
男,藏族,青海果洛人,1943年生于重庆,著名历史学、人文学家、探险家。四川省科学探险协会副主席,协会创始人之一。中科院研究员,主要致力于人类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宗教与历史方面的考察与研究。著作等身。
邓廷良教授为研究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各部族的历史与文化,自六十年代起,每年都有不少时间只身耗在雪山草地之间,在旷野、丛林、河谷、山麓拜访犷悍或和蔼的部族居民。他先后在民族地区度过了十几个春节,有时甚至整年不归,人称“牦牛”教授。他还是我国徒步全程考察西南丝绸之路的第一人。是研究“南丝路”、“茶马古道”、“蒙军入滇”、“横断山民族走廊”、“华夏文明起源”等领域的权威。
邓廷良教授诗、书、画、散文具佳,且有着康巴汉子特有的豪爽、率真、与刚毅,极富人格魅力。他的“关注地球,关注生命”的人文关怀思想影响甚广。三十年来,他用坚实的双脚不断书写、记录着人类发展艰辛历程的史书,他告诉我们在现代都市以外,人原来可以与自然和谐地共生,质朴简单的生活也展现着五彩缤纷的人生。作为现代中国探险家的典范,邓廷良教授主持策划了协会的“西南丝绸之路电视片拍摄”,“炎黄子孙大型系列画册”、“黑竹沟科学探险”等多项主题活动。如今,年过六旬的他依然活跃在协会活动的最前沿。
邓廷良先生除了探险外,剩余的时间大部分都在高校里任教。作为历史学、民俗学的资深专家,同时作为有深厚艺术造诣的书法家、雕塑家和美术教育家,他先后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西南师范大学、重庆美院、四川音乐学院等多所大学被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以其渊博的知识,认真、翔实的考察经历,幽默的谈吐,经常赢得学生的满堂喝彩。

李乐诗
李乐诗是第一位提出"白色力量"的人。所谓"白色力量"指南极与北极。李乐诗3次去过北极,第三次,李乐诗才如愿以偿到达北极点,将五星红旗插在地球的最北端。1987年,李乐诗登上世界最高极的喜马拉雅山。从那以后,李乐诗的生活开始了大的转折。她的生活重心已由旅游摄影转到地球生态环境的科考上来

金飞豹、金飞彪兄弟
金飞豹
生于1963年11月23日
1982年首次攀登昆明最高峰禄劝县内的轿子雪山并登顶(海拔4217米)
1985年攀登大理苍山的马龙峰并登顶(海拔4130米)
1987年攀登滇中最高雪岭及马鬃岭(海拔4360米)
1990年横渡滇池(约9公里)
1998年攀登昆明碧罗雪山并登顶,同年攀登昆明老挝山
1999年攀登四川眠山主峰雪宝顶并登顶(海拔5600米)
2003年攀登昆明哈巴雪山(海拔5396米)
2004年七月攀登新疆慕士塔格峰(7546米)
2005年9月攀登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8201米 )
金飞彪
生于1960年10月18日
1980年春季独自徒步探访珠江源头
1982年首次攀登昆明最高峰禄劝县内的轿子雪山并登顶(海拔4217米)
1984年骑自行车环游贵州省
1985年攀登大理苍山的马龙峰并登顶(海拔4130米)
1986年攀登玉龙雪山(丽江境内处女峰)海拔4900米
1987年攀登滇中最高雪岭及马鬃岭(4360米)
1990年横渡滇池(约9公里)
1995年首登云南哈巴雪山(海拔5396米)
1996年参加梅里雪山中日联合登山队(未登顶)
1998年攀登云南碧罗雪山并登顶,同年攀登云南老挝山
1999年攀登四川眠山主峰雪宝顶并登顶(海拔5600米)
2000年穿越唝嘎山脉
2001年 5 月组织并参加云南曲靖大天坑的探洞
12月第八次攀登玉龙雪山,到达海拔5200米
2002年 5 月攀登四川西岭主峰大雪塘
2003年 3月参加贵州盘县洞穴考察考察
5月攀登西藏念青唐古拉山到达海拔6000米
2004年七月攀登新疆慕士塔格峰(7546m)

黄效文
2002年,被《时代杂志》选为「二十五位亚洲英雄」之一,并被誉为「中国成就最高的在世探险家」,专门从事中国偏远地区之探险、研究、保护及教育工作,为保护中国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奋斗了20年 。
他曾先后六次为《国家地理杂志》率领大型之探险旅程,其中一次更发现长江的新源头。本书为黄效文最重要代表作之一,是他花费十几年时间对中国黑颈鹤的观察与研究。
廖佳
旅行作家,汽车旅行探险家。 廖佳从1996年开始自驾车旅行,至今已驾车走遍中国大陆所有的省市自治区,行程18万公里。 ·2001年7月到12月,廖佳完成了历史上第一次单人、单车环绕欧亚大陆的旅行。

古代旅行家--徐霞客
徐宏祖生于1586-1641,字振之,号霞客,江苏江阴人,是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他一生钟情于神州山水。在"学而优则仕"的旧封建时代,他克服难以想像的困难,从二十二岁开始,周游全国,探析大自然的奥秘。远足34年,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考察并记载了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云南等 19多个省市的山川地形,呕心沥血凝成《徐霞客游记》。他因此被誉为"千古奇人"。

马中欣
祖籍浙江东阳,生于兰州,长于台湾。作过工程师、当过珠宝商、环游世界20载,著有三本著作有《天涯历险》、《三毛真相》、《冰裸南极》马中欣走过127个国家和地区。最为人争议的是他的撒哈拉之旅。他沿著作家三毛的足迹一路寻访,发现三毛在当地人眼里是个怪异的老处女,其笔下的至亲爱人荷西根本是子虚乌有。马中欣的一系列关于三毛真面目的文章刊载后,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骂他哗众取宠,有人则对他大加激赏。

傅庆胜
傅庆胜在6年多时间里,风餐露宿,历尽艰辛,走遍了30个省、市、自治区,行程相当於绕地球一圈半。先后访问了41个少数民族的500多个村寨、800多个风景名胜和建设工程;结识了几百位当今名人;拍摄了8000多张少数民族的风情照片;写下了100多万字的游记,湖北人民出版社已将他的游记编辑出版,定名为《中华十万里记游》。 另外,他还有《一个普通的中国人看中国》、《傅庆胜历险记》的两部文字著作及一本《一个普通的中国人看中国》的摄影集需在世界内寻找出版商合作出版。

步雨青
步雨青走长江从上海开始逆流而上 ,现已走过8个省到达西藏。1998年春季开始长江上游万里冲刺 。她将面临青藏高原的沼泽雪山、野兽出没、气候无常,还有通天河800里无人区、沱沱河400里无人区,最后到达6720米海拔的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雪山。她的丈夫贾千里一直陪同她。中央电视台、云南省电视台、昆明市电视台已作了7集专题报道。

魏顺德
他的《西部野生动物世界》专题电视片已正在拍摄完成,引起媒体极大的关注。采风团踏上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一道道大沙梁子又唤起了魏顺德老师的兴趣。丰田面包车刚一停下,他提着三角架和两部相机就跳下了车,健步如飞,转瞬之间,他已爬上大沙梁子支起了三角架,让我们汗颜,一个66岁的老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5-19
刘雨田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职业探险家刘雨田,1942年2月26日生于河南省长葛县,原是新疆乌鲁木齐铁路局机关的一名干部。面对外国人的挑战,1984年5月,他毅然舍弃一切,开始徒步万里长城。经过一年多的艰苦跋涉完成壮举,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徒步万里长城的人。之后,他又徒步丝绸之路、黄土高原、新疆罗布泊、攀登格拉丹冬和昆仑雪山、考察神农架野人、喜马拉雅雪人、绒布冰川上、沿喜马拉雅和雅鲁藏布江旅行、试登穆朗玛、三次穿越殧之海塔克拉玛干、古尔班通古物等中国五大沙漠。至今他已经完成四十三个考察旅行探险项目。足迹遍及祖国大陆的山山水水,世界数百家报刊、杂志、电视能报道了他的探险事迹,人称他为“二十世纪世界罕见的旅行家、探险家

余纯顺
有“中国的托马斯”、“当代徐霞客”之称的余纯顺是一位罕见的传奇人物。他自1988年7月l日起开始“孤身徒步走访全中国”,至1996年6月像“倒下的铜像”在罗布泊遇难。8年间克服千难万险,风餐露宿,跋山涉水,走访了33个少数民族主要居住点,完成了59个探险项目,总行程已达8.4万华里(接近了阿根廷人托马斯的9万余华里世界纪录),其中尤以他前后用一年半时间,冒着泥石流、雪崩、高原反应等不断穿越海拔五千米左右的“生命禁区”,创下人类史上第一个孤身徒步考察“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的纪录而震惊海内外。

邓廷良
男,藏族,青海果洛人,1943年生于重庆,著名历史学、人文学家、探险家。四川省科学探险协会副主席,协会创始人之一。中科院研究员,主要致力于人类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宗教与历史方面的考察与研究。著作等身。
邓廷良教授为研究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各部族的历史与文化,自六十年代起,每年都有不少时间只身耗在雪山草地之间,在旷野、丛林、河谷、山麓拜访犷悍或和蔼的部族居民。他先后在民族地区度过了十几个春节,有时甚至整年不归,人称“牦牛”教授。他还是我国徒步全程考察西南丝绸之路的第一人。是研究“南丝路”、“茶马古道”、“蒙军入滇”、“横断山民族走廊”、“华夏文明起源”等领域的权威。
邓廷良教授诗、书、画、散文具佳,且有着康巴汉子特有的豪爽、率真、与刚毅,极富人格魅力。他的“关注地球,关注生命”的人文关怀思想影响甚广。三十年来,他用坚实的双脚不断书写、记录着人类发展艰辛历程的史书,他告诉我们在现代都市以外,人原来可以与自然和谐地共生,质朴简单的生活也展现着五彩缤纷的人生。作为现代中国探险家的典范,邓廷良教授主持策划了协会的“西南丝绸之路电视片拍摄”,“炎黄子孙大型系列画册”、“黑竹沟科学探险”等多项主题活动。如今,年过六旬的他依然活跃在协会活动的最前沿。
邓廷良先生除了探险外,剩余的时间大部分都在高校里任教。作为历史学、民俗学的资深专家,同时作为有深厚艺术造诣的书法家、雕塑家和美术教育家,他先后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西南师范大学、重庆美院、四川音乐学院等多所大学被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以其渊博的知识,认真、翔实的考察经历,幽默的谈吐,经常赢得学生的满堂喝彩。

李乐诗
李乐诗是第一位提出"白色力量"的人。所谓"白色力量"指南极与北极。李乐诗3次去过北极,第三次,李乐诗才如愿以偿到达北极点,将五星红旗插在地球的最北端。1987年,李乐诗登上世界最高极的喜马拉雅山。从那以后,李乐诗的生活开始了大的转折。她的生活重心已由旅游摄影转到地球生态环境的科考上来

金飞豹、金飞彪兄弟
金飞豹
生于1963年11月23日
1982年首次攀登昆明最高峰禄劝县内的轿子雪山并登顶(海拔4217米)
1985年攀登大理苍山的马龙峰并登顶(海拔4130米)
1987年攀登滇中最高雪岭及马鬃岭(海拔4360米)
1990年横渡滇池(约9公里)
1998年攀登昆明碧罗雪山并登顶,同年攀登昆明老挝山
1999年攀登四川眠山主峰雪宝顶并登顶(海拔5600米)
2003年攀登昆明哈巴雪山(海拔5396米)
2004年七月攀登新疆慕士塔格峰(7546米)
2005年9月攀登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8201米 )
金飞彪
生于1960年10月18日
1980年春季独自徒步探访珠江源头
1982年首次攀登昆明最高峰禄劝县内的轿子雪山并登顶(海拔4217米)
1984年骑自行车环游贵州省
1985年攀登大理苍山的马龙峰并登顶(海拔4130米)
1986年攀登玉龙雪山(丽江境内处女峰)海拔4900米
1987年攀登滇中最高雪岭及马鬃岭(4360米)
1990年横渡滇池(约9公里)
1995年首登云南哈巴雪山(海拔5396米)
1996年参加梅里雪山中日联合登山队(未登顶)
1998年攀登云南碧罗雪山并登顶,同年攀登云南老挝山
1999年攀登四川眠山主峰雪宝顶并登顶(海拔5600米)
2000年穿越唝嘎山脉
2001年 5 月组织并参加云南曲靖大天坑的探洞
12月第八次攀登玉龙雪山,到达海拔5200米
2002年 5 月攀登四川西岭主峰大雪塘
2003年 3月参加贵州盘县洞穴考察考察
5月攀登西藏念青唐古拉山到达海拔6000米
2004年七月攀登新疆慕士塔格峰(7546m)

黄效文
2002年,被《时代杂志》选为「二十五位亚洲英雄」之一,并被誉为「中国成就最高的在世探险家」,专门从事中国偏远地区之探险、研究、保护及教育工作,为保护中国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奋斗了20年 。
他曾先后六次为《国家地理杂志》率领大型之探险旅程,其中一次更发现长江的新源头。本书为黄效文最重要代表作之一,是他花费十几年时间对中国黑颈鹤的观察与研究。
廖佳
旅行作家,汽车旅行探险家。 廖佳从1996年开始自驾车旅行,至今已驾车走遍中国大陆所有的省市自治区,行程18万公里。 ·2001年7月到12月,廖佳完成了历史上第一次单人、单车环绕欧亚大陆的旅行。

古代旅行家--徐霞客
徐宏祖生于1586-1641,字振之,号霞客,江苏江阴人,是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他一生钟情于神州山水。在"学而优则仕"的旧封建时代,他克服难以想像的困难,从二十二岁开始,周游全国,探析大自然的奥秘。远足34年,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考察并记载了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云南等 19多个省市的山川地形,呕心沥血凝成《徐霞客游记》。他因此被誉为"千古奇人"。

马中欣
祖籍浙江东阳,生于兰州,长于台湾。作过工程师、当过珠宝商、环游世界20载,著有三本著作有《天涯历险》、《三毛真相》、《冰裸南极》马中欣走过127个国家和地区。最为人争议的是他的撒哈拉之旅。他沿著作家三毛的足迹一路寻访,发现三毛在当地人眼里是个怪异的老处女,其笔下的至亲爱人荷西根本是子虚乌有。马中欣的一系列关于三毛真面目的文章刊载后,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骂他哗众取宠,有人则对他大加激赏。

傅庆胜
傅庆胜在6年多时间里,风餐露宿,历尽艰辛,走遍了30个省、市、自治区,行程相当於绕地球一圈半。先后访问了41个少数民族的500多个村寨、800多个风景名胜和建设工程;结识了几百位当今名人;拍摄了8000多张少数民族的风情照片;写下了100多万字的游记,湖北人民出版社已将他的游记编辑出版,定名为《中华十万里记游》。 另外,他还有《一个普通的中国人看中国》、《傅庆胜历险记》的两部文字著作及一本《一个普通的中国人看中国》的摄影集需在世界内寻找出版商合作出版。

步雨青
步雨青走长江从上海开始逆流而上 ,现已走过8个省到达西藏。1998年春季开始长江上游万里冲刺 。她将面临青藏高原的沼泽雪山、野兽出没、气候无常,还有通天河800里无人区、沱沱河400里无人区,最后到达6720米海拔的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雪山。她的丈夫贾千里一直陪同她。中央电视台、云南省电视台、昆明市电视台已作了7集专题报道。

魏顺德
他的《西部野生动物世界》专题电视片已正在拍摄完成,引起媒体极大的关注。采风团踏上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一道道大沙梁子又唤起了魏顺德老师的兴趣。丰田面包车刚一停下,他提着三角架和两部相机就跳下了车,健步如飞,转瞬之间,他已爬上大沙梁子支起了三角架,让我们汗颜,一个66岁的老人
第2个回答  2011-05-28
郑和

永乐四年(一四0六年)六月,郑和第一次下西洋,顺风南下,到达爪哇岛上的麻喏八歇国。爪哇古名?婆,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为南洋要冲,人口稠密,物产丰富,商业发达。
当时,这个国家的东王、西王正在打内战。东王战败,其属地被西王的军队占领。郑和船队的人员上岸到集市上做生意,被占领军误认为是来援助东王的,被西王麻喏八歇王误杀,计一百七十人。郑和部下的军官纷纷请战,说将士的血不能白流,急于向麻喏八歇国进行宣战,给以报复。
“爪哇事件”发生后,西王十分惧怕,派使者谢罪,要赔偿六万两黄金以赎罪。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就出师不利,而且又无辜损失了一百七十名将士,按常情必然会引发一场大规模战斗。然而,郑和得知这是一场误杀,又鉴于西王诚惶诚恐,请罪受罚,于是禀明皇朝,化干戈为玉帛,和平处理这一事件。明王朝决定放弃对麻喏八歇国的赔偿要求,西王知道这件事后,十分感动,两国从此和睦相处。
爪哇岛三宝垄纪念郑和六百周年活动组委会成员向记者谈及此事,都十分敬佩,说郑和对各国不论强弱亲疏,平等对待,一视同仁,即时两国发生冲突,仍能保持极大的克制,委曲求全,以理服人,表现出对邻国的和平共处,睦邻友好,使中国和印尼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源远流长,我们定居在这里也感到脸上有光,我们以郑和为骄傲。
印尼的学者认为,郑和舰队无疑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特混舰队,是一支无敌舰队。而郑和七下西洋的二十八年中,真正意义上的对外战争仅有锡兰(今斯里兰卡)一次,而且是在被迫无奈的情况下的防卫性作战。郑和在处理“爪哇事件”中,不但不动用武力,而且不要赔偿,充分体现了郑和是传播和平的使者,他传播的是“以和为贵”的中国传统礼仪,以及“四海一家”、“天下为公”的中华文明。徐霞客

徐霞客(1586年-1641年)名宏祖,字振之,霞客是他的号。他出生在江苏江阴一个有名的富庶之家。祖上都是读书人,称得上是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徐有勉一生不愿为官,也不愿同权势交往,喜欢到处游览欣赏山水景帝。徐霞客幼年受父亲影响,喜爱读历史、地理和探险、游记之类的书籍。这些书籍使他从小就热爱祖国的壮丽河山,立志要遍游名山大川。十五岁那年,他应过一回童子试,没有考取。父亲见儿子无意功名,也不再勉强,就鼓励他博览群书,做一个有学问的人。徐霞客的祖上修筑了一座万卷楼来藏书,这给徐霞客博览群书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他读书非常认真,凡是读过的内容,别人问起,他都能记得。家里的藏书还不能满足他的需要,他还到处搜集没有见到过的书籍。他只要看到好书,即使没带钱,也要脱掉身上的衣服去换书。十九岁那年,他的父亲去世了。他很想外出去寻访名山大川,但是按照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父母在,不远游”,徐霞客因有老母在堂,所以没有准备马上出游。他的母亲是个读书识字、明白事理的女人,她鼓励儿子说:

“身为男子汉大丈夫,应当志在四方。你出外游历去吧!到天地间去舒展胸怀,广增见识。怎么能因为我在,就象篱笆里的小鸡,套在车辕上的小马,留在家园,无所作为呢?”徐霞客听了这番话,非常激动,决心去远游。临行前,他头戴母亲为他做的远游冠,肩挑简单的行李,就离开了家乡。这一年,他二十二岁。从此,直到五十六岁逝世,他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旅行考察中度过的。

徐霞客在完全没有政府资助的情况下,先后游历了江苏、安徽、浙江、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_广西、贵州、云南等十六个省。东到浙江的普陀山,西到云南的腾冲,南到广西南宁一带,北至河北蓟县的盘山,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更可贵的是,在三十多年的旅行考察中,他主要是靠徒步跋涉,连骑马乘船都很少,还经常自己背着行李赶路。他寻访的地方,多是荒凉的穷乡僻壤,或是人迹罕见的边疆地区。他不避风雨,不怕虎狼,与长风为伍,与云雾为伴,以野果充饥,以清泉解渴。他几次遇到生命危险,出生入死,尝尽了旅途的艰辛。

徐霞客二十八岁那年,来到温州攀登雁荡山。他想起古书上说的雁荡山顶有个大湖,就决定爬到山顶去看看。当他艰难地爬到山顶时,只见山脊笔直,简直无处下脚,怎么能有湖呢?可是,徐霞客仍不肯罢休,继续前行到一个大悬崖,路没有了。他仔细观察悬崖,发现下面有个小小的平台,就用一条长长的布带子系在悬崖顶上的一块岩石上,然后抓住布带子悬空而下,到了小平台上才发现下面斗深百丈,无法下去。他只好抓住布带,脚蹬悬崖,吃力地往上爬,准备爬回崖顶。爬着爬着,带子断了,幸好他机敏地抓住了一块突出的岩石,不然就会掉下深渊,粉身碎骨。徐霞客把断了的带子结起来,又费力地向上攀援,终于爬上了崖顶。还有一次,他去黄山考察,途中遇到大雪。当地人告诉他有些地方积雪有齐腰深,看不到登山的路,无法上去。徐霞客没有被吓住,他拄了一根铁杖探路,上到半山腰,山势越来越陡。山坡背阴的地方最难攀登,路上结成坚冰,又陡又滑,脚踩上去,就滑下来。徐霞客就用铁杖在冰上凿坑。脚踩着坑一步一步地缓慢攀登,终于爬了上去。山上的僧人看到他都十分惊奇,因为他们被大雪困在山上已经好几个月了。他还走过福建武夷山的三条险径:大王峰的百丈危梯,白云岩的千仞绝壁和接笋峰的“鸡胸”、“龙脊”。在他登上大王峰时,已是日头将落,下山寻路不得,他就用手抓住攀悬的荆棘,“乱坠而下”。他在中岳嵩山,从太室绝顶上也是顺着山峡往下悬溜下来的。徐霞客惊人的游迹,的确可以说明他是一位千古奇人。

徐霞客在跋涉一天之后,无论多么疲劳,无论在什么地方住宿,他都坚持把自己考察的收获记录下来。他写下的游记有二百四十多万字,可惜大多失散了。留下来的经过后人整理成书,就是著名的《徐霞客游记》。这部书四十多万字,是把科学和文学溶合在一起的一大“奇书”。

徐霞客的游历,并不是单纯为了寻奇访胜,更重要的是为了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寻找大自然的规律。如他对福建建溪和宁洋溪水流的考察,就是一例。黎岭和马岭分别为建溪和宁洋溪的发源地,两座岭的高度大致相等,可是两条溪水入海的流程相差很大,建溪长,而宁洋溪短。徐霞客经过考察,找出宁洋溪的水流比建溪快的结论。“程愈迫则流愈急”,也就是说路程越短,水流越急。这个地理学上的著名结论,就是由徐霞客通过实地考察得出来的。他在山脉、水道、地质和地貌等方面的调查和研究都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

他对许多河流的水道源进行了探索,象广西的左右江,湘江支流萧、彬二水,云南南北二盘江以及长江等等,其中以长江最为深入。浩荡的长江流经大半个中国,它的发源地在哪儿,很长时间都是个谜。战国时期的一部地理书《禹贡》,书中有“岷江导江”的说法,后来的书都沿用这一说。徐霞客对此产生了怀疑。他带着这个疑问“北历三秦,南极五岭,西出石门金沙”,查出金沙江发源于昆仑山南麓,比岷江长一千多里,于是断定金沙江才是长江上源。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徐霞客没能找到长江的真正源头。但他为寻找长江源头,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在他以后很长时间内也没有人找到。直到1978年,国家派出考察队才确认长江的正源是唐古拉山的主峰格拉丹冬的沱沱河。

徐霞客还是世界上对石灰岩地貌进行科学考察的先驱。我国西南地区石灰岩分布很广泛。徐霞客在湖南、广西、贵州和云南作了详细的考察,对各地不同的石灰岩地貌作了详细的描述、记载和研究。他还考察了一百多个石灰岩洞。在湘南九嶷山,他听说有个飞龙岩,就请当地的和尚明宗引导,带着火炬去考察。飞龙岩是个巨大的洞穴,曲曲折折,洞里有洞,洞内又是坑又是水,很难行走。徐霞客全不顾及,一直深入进去,他的鞋跑掉了也不在乎。明宗几次劝他回去,他都不听。直到火炬快烧完了,他才恋恋不舍地往回走。他没有任何仪器,全凭目测步量,但他的考察大都十分科学。如对桂林七星岩十五个洞口的记载,同今天我们的地理研究人员的实地勘测,结果大体相符。徐霞客去世后的一百多年,欧洲人才开始考察石灰岩地貌,徐霞客称得上是世界最早的石灰岩地貌学者。

徐霞客在地理科学上的贡献很多。除上述所说,他对火山、温泉等地热现象也都有考察研究,对气候的变化,对植物因地势高度不同而变化等自然现象,都作了认真的描述和考察。此外,他对农业、手工业、交通的状况,对各地的名胜古迹演变和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也都有生动的描述和记载。他的这部奇书,在文学上的价值也很高,篇篇都可以说是优美的散文。

徐霞客最后一次出游是在1636年,那时他已五十一岁了。这次他主要游历了我国的西南地区,一直到达中缅交界的腾越(今云南腾冲),至1640年重新返回家乡。他回乡不久就病倒了。他在病中还翻看自己收集的岩石标本。临死前,他手里还紧紧的握着考察中带回的两块石头。

徐霞客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在科学事业上奋勇攀登的精神,是值得后人永远学习的。
第3个回答  2011-05-25
刘雨田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职业探险家刘雨田,1942年2月26日生于河南省长葛县,原是新疆乌鲁木齐铁路局机关的一名干部。面对外国人的挑战,1984年5月,他毅然舍弃一切,开始徒步万里长城。经过一年多的艰苦跋涉完成壮举,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徒步万里长城的人。之后,他又徒步丝绸之路、黄土高原、新疆罗布泊、攀登格拉丹冬和昆仑雪山、考察神农架野人、喜马拉雅雪人、绒布冰川上、沿喜马拉雅和雅鲁藏布江旅行、试登穆朗玛、三次穿越殧之海塔克拉玛干、古尔班通古物等中国五大沙漠。至今他已经完成四十三个考察旅行探险项目。足迹遍及祖国大陆的山山水水,世界数百家报刊、杂志、电视能报道了他的探险事迹,人称他为“二十世纪世界罕见的旅行家、探险家

余纯顺
有“中国的托马斯”、“当代徐霞客”之称的余纯顺是一位罕见的传奇人物。他自1988年7月l日起开始“孤身徒步走访全中国”,至1996年6月像“倒下的铜像”在罗布泊遇难。8年间克服千难万险,风餐露宿,跋山涉水,走访了33个少数民族主要居住点,完成了59个探险项目,总行程已达8.4万华里(接近了阿根廷人托马斯的9万余华里世界纪录),其中尤以他前后用一年半时间,冒着泥石流、雪崩、高原反应等不断穿越海拔五千米左右的“生命禁区”,创下人类史上第一个孤身徒步考察“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的纪录而震惊海内外。

邓廷良
男,藏族,青海果洛人,1943年生于重庆,著名历史学、人文学家、探险家。四川省科学探险协会副主席,协会创始人之一。中科院研究员,主要致力于人类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宗教与历史方面的考察与研究。著作等身。
邓廷良教授为研究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各部族的历史与文化,自六十年代起,每年都有不少时间只身耗在雪山草地之间,在旷野、丛林、河谷、山麓拜访犷悍或和蔼的部族居民。他先后在民族地区度过了十几个春节,有时甚至整年不归,人称“牦牛”教授。他还是我国徒步全程考察西南丝绸之路的第一人。是研究“南丝路”、“茶马古道”、“蒙军入滇”、“横断山民族走廊”、“华夏文明起源”等领域的权威。
邓廷良教授诗、书、画、散文具佳,且有着康巴汉子特有的豪爽、率真、与刚毅,极富人格魅力。他的“关注地球,关注生命”的人文关怀思想影响甚广。三十年来,他用坚实的双脚不断书写、记录着人类发展艰辛历程的史书,他告诉我们在现代都市以外,人原来可以与自然和谐地共生,质朴简单的生活也展现着五彩缤纷的人生。作为现代中国探险家的典范,邓廷良教授主持策划了协会的“西南丝绸之路电视片拍摄”,“炎黄子孙大型系列画册”、“黑竹沟科学探险”等多项主题活动。如今,年过六旬的他依然活跃在协会活动的最前沿。
邓廷良先生除了探险外,剩余的时间大部分都在高校里任教。作为历史学、民俗学的资深专家,同时作为有深厚艺术造诣的书法家、雕塑家和美术教育家,他先后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西南师范大学、重庆美院、四川音乐学院等多所大学被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以其渊博的知识,认真、翔实的考察经历,幽默的谈吐,经常赢得学生的满堂喝彩。

李乐诗
李乐诗是第一位提出"白色力量"的人。所谓"白色力量"指南极与北极。李乐诗3次去过北极,第三次,李乐诗才如愿以偿到达北极点,将五星红旗插在地球的最北端。1987年,李乐诗登上世界最高极的喜马拉雅山。从那以后,李乐诗的生活开始了大的转折。她的生活重心已由旅游摄影转到地球生态环境的科考上来

金飞豹、金飞彪兄弟
金飞豹
生于1963年11月23日
1982年首次攀登昆明最高峰禄劝县内的轿子雪山并登顶(海拔4217米)
1985年攀登大理苍山的马龙峰并登顶(海拔4130米)
1987年攀登滇中最高雪岭及马鬃岭(海拔4360米)
1990年横渡滇池(约9公里)
1998年攀登昆明碧罗雪山并登顶,同年攀登昆明老挝山
1999年攀登四川眠山主峰雪宝顶并登顶(海拔5600米)
2003年攀登昆明哈巴雪山(海拔5396米)
2004年七月攀登新疆慕士塔格峰(7546米)
2005年9月攀登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8201米 )
金飞彪
生于1960年10月18日
1980年春季独自徒步探访珠江源头
1982年首次攀登昆明最高峰禄劝县内的轿子雪山并登顶(海拔4217米)
1984年骑自行车环游贵州省
1985年攀登大理苍山的马龙峰并登顶(海拔4130米)
1986年攀登玉龙雪山(丽江境内处女峰)海拔4900米
1987年攀登滇中最高雪岭及马鬃岭(4360米)
1990年横渡滇池(约9公里)
1995年首登云南哈巴雪山(海拔5396米)
1996年参加梅里雪山中日联合登山队(未登顶)
1998年攀登云南碧罗雪山并登顶,同年攀登云南老挝山
1999年攀登四川眠山主峰雪宝顶并登顶(海拔5600米)
2000年穿越唝嘎山脉
2001年 5 月组织并参加云南曲靖大天坑的探洞
12月第八次攀登玉龙雪山,到达海拔5200米
2002年 5 月攀登四川西岭主峰大雪塘
2003年 3月参加贵州盘县洞穴考察考察
5月攀登西藏念青唐古拉山到达海拔6000米
2004年七月攀登新疆慕士塔格峰(7546m)

黄效文
2002年,被《时代杂志》选为「二十五位亚洲英雄」之一,并被誉为「中国成就最高的在世探险家」,专门从事中国偏远地区之探险、研究、保护及教育工作,为保护中国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奋斗了20年 。
他曾先后六次为《国家地理杂志》率领大型之探险旅程,其中一次更发现长江的新源头。本书为黄效文最重要代表作之一,是他花费十几年时间对中国黑颈鹤的观察与研究。
廖佳
旅行作家,汽车旅行探险家。 廖佳从1996年开始自驾车旅行,至今已驾车走遍中国大陆所有的省市自治区,行程18万公里。 ·2001年7月到12月,廖佳完成了历史上第一次单人、单车环绕欧亚大陆的旅行。

古代旅行家--徐霞客
徐宏祖生于1586-1641,字振之,号霞客,江苏江阴人,是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他一生钟情于神州山水。在"学而优则仕"的旧封建时代,他克服难以想像的困难,从二十二岁开始,周游全国,探析大自然的奥秘。远足34年,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考察并记载了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云南等 19多个省市的山川地形,呕心沥血凝成《徐霞客游记》。他因此被誉为"千古奇人"。

马中欣
祖籍浙江东阳,生于兰州,长于台湾。作过工程师、当过珠宝商、环游世界20载,著有三本著作有《天涯历险》、《三毛真相》、《冰裸南极》马中欣走过127个国家和地区。最为人争议的是他的撒哈拉之旅。他沿著作家三毛的足迹一路寻访,发现三毛在当地人眼里是个怪异的老处女,其笔下的至亲爱人荷西根本是子虚乌有。马中欣的一系列关于三毛真面目的文章刊载后,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骂他哗众取宠,有人则对他大加激赏。

傅庆胜
傅庆胜在6年多时间里,风餐露宿,历尽艰辛,走遍了30个省、市、自治区,行程相当於绕地球一圈半。先后访问了41个少数民族的500多个村寨、800多个风景名胜和建设工程;结识了几百位当今名人;拍摄了8000多张少数民族的风情照片;写下了100多万字的游记,湖北人民出版社已将他的游记编辑出版,定名为《中华十万里记游》。 另外,他还有《一个普通的中国人看中国》、《傅庆胜历险记》的两部文字著作及一本《一个普通的中国人看中国》的摄影集需在世界内寻找出版商合作出版。

步雨青
步雨青走长江从上海开始逆流而上 ,现已走过8个省到达西藏。1998年春季开始长江上游万里冲刺 。她将面临青藏高原的沼泽雪山、野兽出没、气候无常,还有通天河800里无人区、沱沱河400里无人区,最后到达6720米海拔的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雪山。她的丈夫贾千里一直陪同她。中央电视台、云南省电视台、昆明市电视台已作了7集专题报道。

魏顺德
他的《西部野生动物世界》专题电视片已正在拍摄完成,引起媒体极大的关注。采风团踏上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一道道大沙梁子又唤起了魏顺德老师的兴趣。丰田面包车刚一停下,他提着三角架和两部相机就跳下了车,健步如飞,转瞬之间,他已爬上大沙梁子支起了三角架,让我们汗颜,一个66岁的老人
第4个回答  2011-05-14
张骞的故事

公元前139年,汉武帝派张骞前往大月氏国。他的使命是帮助该地区人民起来抵抗侵略者。张骞被匈奴族捉去囚禁了11年,但他获释后再度前往中国以西的地方探险。他的旅行路线经过阿富汗,当时尚无人到过中国以西这么远的地方。张骞回来后,使大汉皇帝第一次听到了关于印度、中东以及欧洲诸国的消息。

张骞是第一位横穿阿富汗旅行的中国人,后来的中国商人带着丝绸和玉石,沿张骞所经过的路线,翻山越岭来到中国西北并穿过了戈壁沙漠。这条路线后来被称为“丝绸之路”。

徐宏祖(1586-1641),字振之,号霞客,江苏江阴人,是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一生钟情于神州山水。在“学而优则仕”的封建时代,他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从二十二岁开始,周游全国。刘雨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职业探险家。1942年2月26日生于河南省长葛县,原是新疆乌鲁木齐铁路局机关的一名干部。

面对外国人的挑战,1984年5月,他毅然舍弃一切,开始徒步万里长城。经过一年多的艰苦跋涉完成壮举,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徒步走完万里长城的人。之后,他又徒步丝绸之路、黄土高原、新疆罗布泊,攀登格拉丹冬和昆仑雪山,考察神农架野人、喜马拉雅雪人、绒布冰川,沿喜马拉雅和雅鲁藏布江旅行,试登珠穆朗玛,三次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古尔班通古特等中国五大沙漠。

至今他已经完成四十三个考察旅行探险项目。足迹遍及祖国大陆的山山水水,港台及世界数百家报刊、杂志、电视台报道了他探险事迹,人称他为“二十世纪世界罕见的旅行家、探险家”。

风风雨雨!近十年来,他只身闯大漠,走戈壁,攀险山,涉大河,用自己的血水、泪水和汗水为祖国填补了一个以一个的探险空白。

生生死死!他用自己的双手拍摄了一万多张黑白彩色照片,写下了两百多万字的探险日记,内容涉及政治、历史、地理、文学、哲学、艺术和考古等多种领域。他的几部作品已陆续发表,曾多次获得全国大奖,有的还作为爱国主义教材选进初中课本,待出的书目是《长城漫记》《丝路纪行》《神秘的罗布泊》《穿越死亡之海》《世界第三极探险记》《探险生涯》等。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