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中郁次郎的知识创造理论

如题所述

一位享誉世界的日本学者的研究可以加深我们对创新的理解。三十多年来,野中郁次郎教授跟踪观察日本制造企业由弱到强的变化规律。他发现一个重要的共同特征,即一个组织之所以比其他组织更优秀或更具竞争力,是因为它能够“有组织地”充分调动蕴藏在其成员内心深处的个人知识,而著名的西蒙“信息处理”范式,即组织只是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来适应环境,无法解释组织成员能动地创造新知识、新现实来面对变化了的世界。领先获得这种独特组织能力是进行持续创新和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上世纪90年代初,他提出一个产生深远影响的概念:“创造知识的企业”。在与竹内弘高合著的经典名作《创造知识的企业》中,他将亲自调查的佳能、本田、松下、NEC、日产、花王等企业新产品和新工艺开发的过程进行详细地剖析,提出了暗默知识与形式知识之间的相互转换模式。野中精辟地指出正是由于暗默知识和形式知识之间的相互转换,或者形象地说形成了一种“知识螺旋”运动,新的知识被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来。
所谓的暗默知识是指难以用语言描述的知识,它源自个人的体验,与个人信念、视角及价值观等精神层面密切相关。经验、直觉、秘诀、预感等是暗默知识的同义词。形式知识则是指可以用语言表述的,包括文字陈述、数学方程、技术说明书和手册等。这类知识可以通过书籍、软件或网络传播,可以脱离人的直接作用;而在获得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暗默知识方面,因其必须涉及人际互动,合作意愿、共有经历、默契配合等“软条件”便成为有效交流的重要因素。尤其在涉及个人预感和直觉这类知识时,个人的意愿和意志起决定性的作用。
既然个体所蕴藏的暗默知识是新知识的重要来源,那么组织的首要管理任务便是创造新的理念和理想、动员各种资源使个体共享暗默知识、增进实践智慧,在知识的转换过程中形成创新的原动力。这一观念很重要,它提醒企业注重数据和信息管理固然重要,但需要更加重视由暗默知识所引发的知识创造,鼓励个体亲身体验、切身领悟和共享知识活动。然而,创造新知识的过程是一个“脆弱的过程”。与非生命的机器处理过程不同,“创造新知识”与个体的信念和投入有关、与特定的情境有关,与组织的氛围相关。在现代的多元社会里,缺乏崇高组织愿景及理想,缺乏共享态度,没有有效的沟通,调动个人意愿的难度可想而知。不仅如此,若“场”的氛围不合适,也很难让成员将他们丰富的暗默知识和盘托出。组织若没有设计适当的保护机制,个别成员的机会主义态度也会使知识螺旋难以持续进行。
对尚处于朦胧阶段的见识和预感的管理与现有的信息管理差别很大。而仅凭现有信息的加工是不可能带来实质性的概念。野中指出处理既有信息属于管理知识,而不是创造新知识。野中的一个重要贡献在于他指出了知识与信息之间的区别,并且在柏拉图经典知识定义基础上为知识赋予了一个全新的具有动态观点的定义:“一个验证个人信念趋近于‘真实’的动态人际过程”。这个观点为开发新知识的方法和管理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从组织的角度来看,对创新中的“新”的识别和判断,对可能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如何从组织的角度,更明确地将组织应将发动群众的着力点放在那里,如何让组织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力。理解创“新”的逻辑之后,接下来的问题便是组织在什么样的场景下,通过何种系统支持机制和手段来触发并维持“知识螺旋”,从而持续地获得宝贵的新知。为此,野中分别提出了“场”的概念;“承上启下”式管理模式,即由中层管理者居中斡旋,在知识创造方面,相对而言,比韦尔奇所代表的“由上至下”式管理模式和以3M公司所代表的“由下而上”式管理模式更有效。而在组织架构上,野中给出的解决方案是“超文本”式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已经在夏普和花王公司中显示出与众不同的效力和效率。
从某种角度来讲,野中认为管理者是无法对知识进行“管理”的。管理者需要提供新组织愿景、新经营理念和新方式方法,通过创造理想的场所,鼓励组织成员共享暗默知识,并促进知识螺旋,从而创造出新思路、新战略、新产品概念、新创意流程、新设计、新产品和服务,将组织的“创知”活动引导到组织目标上来。需要重点指出的是,它们最可能是由组织内不同层面的成员共同创造出来的。野中和竹内是这样论述暗默知识与创新之间的关系的:
人们一旦认识到暗默知识的重要意义,就会开始以全新的方式对创新进行思考。仅仅将许多数据和信息放在一起是不够的。创新是高度个人化的个人和组织自我更新的过程。员工的个人承诺和他们对企业及其使命的认同变得必不可缺。在这个方面,新知识的创造既是关于理念的,也是关于理想的。是创新的动力。创新的精髓是根据具体理想或愿景来重新创造一个世界。
在上述名著问世10年之后,野中与合作者又出版了《知识创造的螺旋》,对他的知识创造理论进行了回顾。在这本书里,他们用大量的实际案例(包括丰田、DoCoMo、索尼、奥林巴斯等)来充实知识创造理论的内涵。他又在合著的《创新的本质》一书中用知识创造理论对宫崎骏的吉卜力工作室、三得利、雅马哈、富士通等与体验、服务和感受有关的产品和服务案例进行解读。上述三本著作构成了在经营型组织内创造新知识的理论与实践体系。
准确地说,创“新”就是在“此情此景,彼时彼地”下“因人因事”创造新含意及新情境的过程。没有设身处地的体验,就缺少具体场景的信息,因此无法深入理解或再现事物本来的全貌。而唯一能够获得这些散落的信息的做法,便是动员集体的记忆或体验,将非理性的成分发掘出来,通过创新、模仿、创造和综合的方式来弥补知识流动环节的缺失。强调借助团队精神和个人投入的态度,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使含而不露的个人暗默知识在得以共享,利用集体的想象力找出新思路和新角度,酝酿和传播新概念,创造新生意模式、新市场契机和新动力,使组织完成从仿造到制造,再向创造阶段的进化,形成新的核心价值、建立持久的竞争优势,这便是野中知识创造理论给我们的宝贵启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