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福临门指哪五福?

不知道五福临门哪五福?

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

第一福是“长寿”,福寿绵长、命不夭折;第二福是“富贵”,钱财富足、地位尊贵;第三福是“康宁”,身体健康、心灵安宁;第四福是“好德”,宽厚宁静、生性仁善;第五福是“善终”,善能久远、有始有终,身无疾病、寿终正寝。

扩展资料

五福当中,最重要的是第四福“好德”。因为德是福的原因和根本,福是德的结果和表现,以此敦厚纯洁的“好德”,乐善好施,广积阴德,才可以培植其它四福使之不断增长。

后来演化为“福禄寿财喜”则更符合世俗的要求,心灵安宁、有美德属于对精神层面的更高要求。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五福”的来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五福临门
‘五福’这个名词,原出于《书经》和《洪范》。现在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辞句了,几乎大部分的人都知道‘五福临门’这个成语,可是很少人知道‘五福’所指的是哪五种福。至于福临门的原理,明白的人就少之又少了。

到底五福是什么呢?第一福是‘长寿’,第二福是‘富贵’,第三福是‘康宁’,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终’。注:《书经》上所记载的五福是: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的终命(《书经洪范》)

‘长寿’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

‘富贵’是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

‘康宁’是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

‘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

‘善终’是能预先知道自己的死期。临命终时,没有遭到横祸,身体没有病痛,心里没有挂碍和烦恼,安详而且自在地离开人间。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05

有两种解释:

1、出自《洪范》的五福:第一福是“长寿”,第二福是“富贵”,第三福是“康宁”,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终”。

2、东汉·桓谭于《新论·辨惑第十三》中把“考终命”更改,把五福改为:“寿、富、贵、安乐、子孙众多。”

无论是哪一种,代表的都是祝愿和好意头,希望得到祝福的人能够长寿、富贵、身体健康且心灵安宁、有美德、不遭横祸而善终。

拓展资料

【引用】

1、汉·桓谭《新论》:“五福:寿、富、贵、安乐、子孙众多。”

2、唐·陈子昂《临邛县令封君遗爱碑》:“家膺五福,堂享三寿。”

3、宋·无名氏 《壶中天/念奴娇》:一点光浮南极上,储作人间五福。长厚慈仁,清高恬澹,爱水清山绿。溪园竹里,日来新就华屋。

4、元·沈禧《一枝花·七月初六日为施以和寿》套曲:“似这般五福俱全世希有。”

5、杨朔《三千里江山》第十三段:“伐千山之佳木,造万世之室,后世子孙满堂,富贵功名,应天上之三光,备人间之五福。”

6、宋·沈括 《梦溪笔谈·辩证一》:“正殿祠五福,而太一乃在廊庑,甚为失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1-12

第一福是“长寿”,第二福是“富贵”,第三福是“康宁”,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终”。即《书经》上所记载的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终命。

五福合起来才能构成幸福美满的人生,一分开可就不美妙了。比方说,有的人虽然长寿而没有福气,有的人长命百岁而贫贱度日,有的人富贵而短命,有的人富贵而健康情况不佳,有的人为贫贱而烦恼,

有的人虽然富贵但十分操心,有的人满足于过贫贱悠闲的生活,有的人贫贱而善终,有的人富贵长命而最后却遭横祸不得好死---人生境遇多得不胜枚举。这些只是单就五福的变化来说,只有五福全部临门才是十全十美的,其余的各种情况都是美中不足,

是有缺陷的福。五福当中,最重要的是第四福——“好德”。有着生性仁善、宽厚宁静的德,这是最好的福相。因为德是福的原因和根本,福是德的结果和表现,以此敦厚纯洁的“好德”,随时布施行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03-14
《五福临门》中的五福分别是指:
第一福,“长寿”(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
第二福,“富贵”(钱财富足而且受人尊重)
第三福,“康宁”(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
第四福,“好德”(心生仁善而且宽厚宁静)
第五福,“善终”(无遭祸病而且安详寿终)
五福当中,最重要的是第四福——“好德”,有着生性仁善,宽厚宁静的德,
这是最好的福相。因为德是福的原因和根本,福是德的结果和表现,以此
敦厚纯洁的“好德”才能培植其它四福使之不断增长。
孝乃八德之首(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
这是许多成功人士修身齐家立业之根本。一个孝字全家安,家和所以万事兴。人们
都希望五福降临家门,实现幸福美满人生。
这绝非迷信,这是一项人文科学,是华夏子孙的生命智慧,中华永久不衰的命脉!
何为孝?孔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祀之以礼。 ( 一,生事之以礼有三:1,养活父母之身,为平孝。2,还能让父母之心愉悦,为上孝。3,如果还能达到父母所期盼儿女未来的志向,为大孝。 二,死葬之以礼,用儒家的话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对亲人的丧事按礼法办理, 能把一个人的仁德善心挖掘出来,还能培养一个人恭敬,谦虚的心。 三, 祭祀之以礼的意义是为了“追养继孝,民德厚望”,饮水不忘思源,是教育子孙如何行孝,有“孝子贤孙”也是一大福,一个人对远去的祖先都能孝敬,那对在世的亲人怎会有不孝敬之理呢!做为长辈要为子孙从小树立好的榜样,不要落到儿孙不愿意给自己养老的地步)。
大家相信这是人文科学了吧,致礼!君子相信一定是幸福的。祝君五福临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