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名人对孟子的评价(不要长篇大论)。

如题所述

本人看过《孟子》,对孟子评价高过其师孔子。原因如下:
1、孟子才是真正的《儒学》创始人。孔子其实就是私办官员预科班的老师,而且其主要擅长祭祀。他的一些言论被徒弟所记录。既不系统,也不适用。恢复周礼,本来就是违背历史发展规律的。但是孟子是把孔子言论进行系统整理,并且和实际结合,形成对当时当事具有指导性理论的人物。
2、孟子把仁的思想,提升到新的高度,提出了的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极其伟大,不但形成了中华文明和日本文化的本质区别。(日本文化由于专制压迫不敢宣扬仁的理念,只能宣传忠孝的思想,最终导致其民族道德观的扭曲和乖戾)。而且使得中华文化屹立于世界先进文化之林,比之任何思想,毫不逊色。
3、孟子的思想,更全面,更深刻,更加通俗易懂,更加实用。为后世儒学基本形成了全套理论框架,涉及法律,政治,文化,经济,伦理各个层面,使儒学,成为真正能涵盖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学说。特别是对经济多有论述。
最后说说楼上介绍的宋朝轻孟的原因,宋朝其实是儒家全面衰落的时期。宋明理学,基本是对儒学的全面颠覆,把经世致用的儒学,吸收了佛道玄想的形而上学,改成了纯粹理念思维,看似高深,其实毫无意义。是儒学的全面蜕变和退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7-20
司马迁评价孟子说:“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又说孟子“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所谓“所如者不合”与“迂远而阔于事情”,是说孟子的学说主张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相差太远,孟子被认为是过于理想化了。

梁启超先生又说:“荀子与孟子同为儒家大师,其政治论之归宿点全同,而出发点则小异。孟子信性善,故注重精神上之扩充。荀子信性恶,故注重物质上之调剂。……孟子言‘辞让之心人皆有之’,荀子正相反,谓争夺之心人皆有之。”(见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
第2个回答  2012-07-20
1司马迁评孟子的学说主张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相差太远,被认为是过于理想化了。
“所如者不合”与“迂远而阔于事情”
2梁启超先生说:“荀子与孟子同为儒家大师,其政治论之归宿点全同,而出发点则小异。孟子信性善,故注重精神上之扩充。荀子信性恶,故注重物质上之调剂。……孟子言‘辞让之心人皆有之’,荀子正相反,谓争夺之心人皆有之。”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7-20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司马迁评价孟子说:“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又说孟子“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所谓“所如者不合”与“迂远而阔于事情”,是说孟子的学说主张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相差太远,孟子被认为是过于理想化了。
第4个回答  2012-07-20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司马迁评价荀子说:“荀卿,赵人。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齐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齐人或谗荀卿,荀卿乃适楚,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禨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猾稽乱俗,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所谓“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说明到荀子时社会现实更趋恶化,更不容提出过高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