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求一篇医院院庆的征文!

我女朋友是个护士,她所在的医院今年80周年,现在有个征文活动,求这方面的达人帮帮忙,写个类似下面的东西,感激不尽,好的再加分啊!!
http://www.xmzsh.com/html/2008/01/20080131105136-1.htm

http://www.xmzsh.com/html/2008/01/20080131095046-1.htm

http://www.xmzsh.com/html/2008/01/20080130095305-1.htm

  风雨曾经,坎坷几何。二十年的时间算不上沧桑,却也是砥砺漫漫。今天,在美丽温馨的阳光下,乐山市精神卫生中心迎来了她20岁生日,我以最诚挚的祝福为礼,祝您生日快乐!

  2005年,我刚加入到这个集体中,虽然我没有机会见证医院发展的每步历程,但我感受到了他强劲的发展气息。

  二十年的时间,医院已经旧貌换新颜!还记得小时候我曾去位于杉树林的老院址玩过,狭窄的院落,破旧的房舍,交通也极为不便。如今的医院依山傍水、交通便利、设施齐全、活动区环境优美,对精神病人来讲是个康复疗养的好环境。医院旁也修建了职工宿舍,医院也成立了工会,使职工们真正感受到医院就是自己的家。去年又新修建了戒毒病房和精神科特殊病房,均按标准间修建,每间病房配有空调、电视、卫生间。门诊部和住院部也装饰一新,还采用了计算机和闭路电视监控管理,更加保证了患者住院的安全。这一切不仅为病人提供了一个更舒适、整洁、美观的就医环境,也为医护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二十年的时间,领导变了,没变的是对医院、对患者的责任与关爱。现在的院领导年轻有为,思想开明,为了医院的发展兢兢业业、不辞辛劳。医院的环境得到改善就是院领导多方协调争取而来。俗话说,高素质的业务人才是医院生存和发展之本,去年新引进了几名刚毕业的医大生,为医生队伍注入了新的活力。今年医院还计划输送他们到上级医院进修,不断提高业务技能,提升医院的医疗水平。由于精神病人是“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的特殊群体,因而对于与病人接触最多的护士,护理部更是每月组织两次业务学习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我们的护理水平,努力打造与时俱进的学习型医院。前段时间,为了了解改善患者的伙食情况,院长和书记亲自到食堂和患者同吃一锅饭菜,真正体现了院领导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视患者为朋友,心系患者、情系患者的宗旨和理念。

  二十年的时间,医护人员始终如一的竭诚为患者服务。在加入这个大家庭之前,我是乡镇卫生院的一名护士,那时候所面对的都是大家所熟悉的肌体出现问题的病人。但在这里,我所面临的是一群心理上精神上有问题的病人。虽然我明白护理是一门艺术,从事这门艺术需要有极大的心理准备,但是这对于没有接触过精神病人的我来说,心理上多少有一些负担。来医院后,我努力的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不断的向老同事学习。在这里,我更加体会到“白衣天使”的工作不仅仅只是有一双机械忙碌的手,更要用心、用情、用爱、用微笑去面对每一位患者,“白衣天使”的形象要用心来体现。如果说交流是一泓清泉,那么语言就是那宽广的河流,可以让泉水汇集,发挥更大的力量;如果说关爱是一叶轻舟,那么行动就是那徐徐微风,可以将人与人之间的小船传送到恬静的港湾。精神病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大众往往不因他们有病而给予关心和爱护,更多的是歧视和嘲笑。常言到“动人春色不必多,迷人只在一点点”,作为和精神病人接触最多的护士、作为新职工,我唯有用更多一点的爱心、耐心和细心取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唯有用一种兼容并蓄,以人为本的胸怀来体现我作为一名医护人员的魅力品质。

  花开花落几度寒暑,二十年的时光弹指一挥。月满月亏潮涨潮落,二十年的历程岁月章回。常言到“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医院的发展壮大还需要我们每个人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砥砺漫漫,必将春华秋实,乐山市精神卫生中心,未来的日子有您、有我、有我们,祝您一路好风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2-04
11月18日,苏仙影剧院内鲜花怒放,喜气洋洋。市第一人民医院在这里隆重举行百年院庆。市领导葛洪元、戴道晋、刘湘娥、刘广明、王贤国、王东、王喜滨,南方医科大学副校长周增桓、南华大学校长文格波、湘南学院院长曹石珠出席了大会。

从一个教会医院到郴州市医卫行业当之无愧的人才中心、医疗中心、设备中心、培训中心,从解放初期政府接收时资产不过20万元发展到今天拥有开放床位1400多张、年门诊量达120万人次、年出院近5万人次,拥有中心医院、北院、南院三个医疗区、总资产达7亿元的三级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依托的是改革开放的好政策,秉承的是悬壶济世、惠泽苍生的人道精神。庆祝大会上,该院表彰了10名在各个不同时期为医院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的模范医务工作者。嘉宾代表、海军广州某基地副部队长刘志艳在发言中,两次以无手的军礼,感谢当年抢救自己的人,并深情地指出:“抢救英雄的人也是英雄。”大会宣读了省卫生厅、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单位和部门发来的贺信和贺电。

市委书记葛洪元在讲话中指出,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百年光辉历程,是我市卫生事业不断发展的缩影,是全市广大医务工作者拼搏进取的真实写照。他希望全市医疗卫生系统的同志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事业需求做出贡献。同时,希望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全体医务工作者以建院百年为新起点,坚持以人为本,深化改革,创新服务,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在我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重大疾病防治工作中继续发挥龙头作用,为提高全市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构建和谐郴州做出更大贡献。

庆典仪式结束后,与会嘉宾饶有兴趣地欣赏了由该院职工表演的《庆百年华诞 颂世纪辉煌》文艺演出。

就按这个套吧
第2个回答  2008-02-09
健康频道 > 专题-(内容类) > 地坛医院60周年院庆

北京地坛医院60周年院庆毛羽院长讲话

时间:2006年03月02日19:06 我来说两句(0)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庆祝北京地坛医院60华诞。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北京地坛医院向莅临大会的各位领导、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北京地坛医院成立于1946年3月1日,原名为北平传染病医院;1949年改名为北京市传染病医院;1959年改名为北京第一传染病医院;1970年迁往甘肃;1973年在原址重新组建;1989年更名为北京地坛医院。

建院初期这里集合了我国传染病事业的奠基人吴斌、田宝鑫、张幼博、崔振宇等先辈,当时共有职工59人,床位100张,收治各类传染病患者。

经过几代地坛人的不懈努力,医院已经发展成为一所集传染病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于为一体的,管理先进、运作规范,学科齐全、专科特色显著的传染病专科医院。

目前,医院占地面积3.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编制床位500张。年门诊量135505人次,年住院量5624人次。职工总数70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87.48%。特色科室有肝病科、感染病治疗中心、妇产科、中西医结合科和综合科,其中中西医结合科和艾滋病专业是市级重点学科。

近年来,根据“大专科、小综合”的指导思想调整业务结构,从传染病病人的医疗需求出发,先后发展壮大了妇产科、外科,成立了五官科,为传染病患者提供综合的医疗服务。

肝病治疗是我院的最大特色。在重型肝炎的抢救、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等方面都居国内领先水平。开展了胃镜下静脉套扎、经皮经肝门静脉取栓术、TIPPS、血液净化、肝移植等系列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艾滋病及呼吸道传染病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感染性疾病诊疗中心在鉴别诊断发热待查、皮疹待查、黄疸待查以及各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疾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研究及抢救治疗、麻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暴发性流脑、感染中毒性休克、重症出血热的抢救治疗等方面居于国内先进水平。

艾滋病临床研究中心至今己诊治来自全国各地的艾滋病感染者、病人900余例。率先与国际接轨,应用“鸡尾酒”抗病毒疗法,对艾滋病进行规范化治疗。

妇产科在乙肝母婴阻断、HIV母婴阻断方面做了大量的临床和科研工作,乙肝母婴传播阻断可达95%以上。在妊娠急性脂肪肝、重度妊高症、急性重症肝炎合并妊娠等妊娠危重症抢救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抢救成功率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传染病外科近两年有了长足的发展,一年多时间完成肝移植手术数十例,截止到2006年1月创造了无死亡病例的记录。

传染病重症监护病房开展了多项人工肝新技术,在“阶梯药物疗法”治疗门静脉高压性出血、腹水超浓缩回输治疗顽固性腹水以及连续血液滤过透析治疗肝肾综合征等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1999年医院成立了红丝带之家,为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家庭护理、心理咨询、行为干预、健康宣教、法律援助等全方位的人文关怀。将专业的医疗救治与社会支持、自愿者组织连为一体。并相继创办了我国大陆第一部写给艾滋病病人的杂志《携手》、建立了艾滋病网站、咨询热线、开通了艾滋病同性恋热线。并于2005年正式注册为社会团体--北京红丝带之家。

医院的北京肝移植康复中心在肝病病毒再感染、排异反应、肿瘤复发、胆管狭窄方面开展研究,目前已经为来自北京、山东、河北、山西等地的400多名肝移植受者提供了综合的术后康复服务。

北京地坛医院设有北京市病毒传染病防治研究中心、北京市艾滋病临床研究中心、北京市全科医学培训中心教学基地、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技能考核基地、中国-欧盟性病艾滋病防治培训基地、国家肝病、艾滋病临床药物验证基地、国际(SOS)救援中心合作医院,是北京大学医学部的传染病教学医院,50多年来,教学相长,培养了大批的医学专门人才。

医院的科研工作不断取得进展,曾经承担国家“七五”、“八五”、“九五”肝炎攻关课题、多项国际多中心的临床药物验证。仅03年、04年获得国家级、北京市级科技奖共7项。5位专家获政府特殊津贴,7人成为“十百千”人才。相继与法国、英国、德国开展了不同领域的交流合作。

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我院在重大传染病疫情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以及北京市的重大活动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解放初期天花、肺结核、麻疹、脊髓灰质炎、白喉等传染病的流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乙型脑炎、九十年代冬春季节甲肝流行、多次的肾综合症出血热的局部流行时,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出色地完成了传染病患者的救治任务。承担了亚运会、远南残疾人运动会、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世妇会等重要活动的医疗保障工作。

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后,地坛人勇敢地战斗在抗击非典的最前线,历经143天,成为坚持时间最长、收治的病人最重、特殊患者最多的定点医院。2004年,我院再次承担非典的救治任务,取得了病人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其它住院病人零感染的佳绩。

我院职工的辛勤工作得到了党和人民的充分肯定和鼓励。医院曾先后获得了一批集体和个人的荣誉。其中包括“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首都精神文明标兵单位”、李兴旺、贾双苹、王金静、陈征、王克荣、郭利民等同志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南丁格尔奖”、“贝利马丁奖”和“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在建院60年之际,请允许我向那些为医院建设殚精竭虑的历届院领导,各位老专家,离退休老职工以及工作在一线的各位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信任、厚爱地坛医院的广大群众、向始终关心支持地坛医院发展的各级领导、兄弟单位、社会各界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2005年12月30日,北京地坛医院新院奠基,2008年上半年将投入使用。新院占地面积为89670.7平方米,建筑面积为74800平方米,设计床位600张。届时一座数字化、现代化、人文化、花园式、具有亚洲一流水平的传染病医院将拔地而起,它将成为我国传染病诊疗、科研、教学与培训的中心,成为北京市公共卫生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维护首都的社会稳定发挥更大的作用。

60年的历史积淀为我院的发展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需要积极投身卫生改革,加强内部管理,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公平、可及和高效的医疗服务,努力创建人民满意医院。同时,要为举办一届高水平的奥运会做好传染病救治工作,为北京市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做出新贡献!

最后,再一次对各位来宾的光临表示感谢!祝愿大家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第3个回答  2008-02-03
我院始建于1897年,至今已有110周年。110载的悠悠历史长河,跨越三个世纪的航程,徐医附院即将迎来建院110周年大庆!110年的风雨兼程,徐医附院经历无数沧桑风云,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医学事业的兴衰与峥嵘;110载的拼搏奋斗,徐医附院人始终以振兴祖国医学事业、服务大众为己任,演绎了无数的璀璨华章!为发掘和传承徐医附院深厚的文化积淀,迎接医院“110周年庆典”,院团委特举办“情系医院,共创和谐”大型院庆征文活动,参赛者可以从亲身体会和见证,叙述我院百年的历史、气质和人文精神。医院将组织评委对入选作品进行评奖。现将征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稿件类型:
1、讲述我院百年发展成就,体味医院的今昔变迁。反映徐医附院110年长河中的重大事件、兴衰变迁、历史掌故。
2、以小见大,从典型事例或不同侧面反映徐医附院近10年来在医疗、教学、科研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3、我院著名专家学者的为人处事之道。发生在你身边的令人感动、发人深省的故事。
4、构建和谐医院的故事。从点滴事情、各个层面反映徐医附院人艰苦创业、严谨求实、救死扶伤、团结奉献的精神风貌。倡导爱岗敬业精神,增强服务意识、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和职工的主人翁意识。
5、个人在“关爱病人、关爱职工、注重沟通、注重服务”方面的切身感受。
二、征文要求:
1、本次征文从即日起,至2007年11月1日截止。
2、文章体裁、形式不限,通讯、特写、散文、诗歌,字数一般要求在1000字以内。要求交文稿打印件及电子版。电邮:[email protected]
3、稿件内容为本人原创,文责自负。
4、所有征文稿件请注明作者姓名、科室及通讯方式。来稿请交至团委办公室,届时将从中选出部分优秀作品,刊登在院报和网站上。
三、奖励办法:
1、个人奖
本次征文比赛将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及优秀奖若干名。
2、组织奖
本次征文活动将设组织奖,对组织发动较好、稿件数量较多、文章质量较高的支部给予奖励。
欢迎全院职工踊跃投稿!
第4个回答  2008-02-03
我院始建于1897年,至今已有110周年。110载的悠悠历史长河,跨越三个世纪的航程,徐医附院即将迎来建院110周年大庆!110年的风雨兼程,徐医附院经历无数沧桑风云,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医学事业的兴衰与峥嵘;110载的拼搏奋斗,徐医附院人始终以振兴祖国医学事业、服务大众为己任,演绎了无数的璀璨华章!为发掘和传承徐医附院深厚的文化积淀,迎接医院“110周年庆典”,院团委特举办“情系医院,共创和谐”大型院庆征文活动,参赛者可以从亲身体会和见证,叙述我院百年的历史、气质和人文精神。医院将组织评委对入选作品进行评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