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战争对国防建设提出哪些新要求

如题所述

1、必须树立与信息化战争相适应的国防观念;

2、将国防信息化建设融入国家信息化建设中;

3、必须加强国家战略能力建设;

4、创新信息化战争理论体系。

在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持续发展的当今世界,从我国的国情和军情出发,加快推进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 军队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更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军队信息化建设。

首先要提高统筹兼顾的驾驭能力,要以宏观的视野,站在全局的高度去规划信息建设。一方面要着眼于把军队信息化建设融入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之中,努力形成军队建设与国民经济建设的良性互动局面。

扩展资料:

信息化战争战争方法

1、侦察与反侦察

电子战是信息化战争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敌对双方所进行的电磁斗争。它主要有三种方法:侦察与反侦察、干扰与反干扰、摧毁与反摧毁。所有这一切,都是以电磁波为“武器”,所打击的目标不是敌方的有生力量,而是敌方的通信、雷达以及计算机网络等电子设备。其目的是使敌方的通信中断、雷达迷盲、兵器失控、指挥瘫痪。

电子侦察是用装载精密电子设备的侦察卫星群、侦察飞机和进攻性武器中的侦察装置来探明敌方电子系统的情况,搜集军事情报。例如,,当对方发射导弹时,侦察卫星中的红外线探测器便能迅速探测到导弹的行踪。这一信息立即被送到地面雷达网,指使雷达网对导弹进行跟踪,同时将有关信息送往指挥中心的计算机;计算机很快便分析出导弹的飞行方向,并指挥己方的导弹予以拦截。

2、干扰与反干扰

电子干扰就是通过电子手段来扰乱敌方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这里所说的电子手段是指有意识地发射或反射某种电磁波,使对方的电子设备产生“错觉”或无法正常工作。根据干扰对象的不同,电子干扰可分为通信干扰、雷达干扰、制导武器干扰和指挥系统干扰等。

有干扰,必有反干扰。反干扰的目的是尽一切努力削弱以至消除敌方干扰给己方带来的不利影响。其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在现代战争中,干扰与反干扰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互不相让。

3、摧毁与反摧毁

“摧毁”是一种硬杀伤手段。它是在电子侦察的配合下,通过电子摧毁或力摧毁手段,使敌方重要的电子设备或系统永久失效或彻底破坏。在这方面,除了使用爆炸性武器外,还大量使用电磁能武器(如高能激光器、微波武器)和电子计算机病毒等。

“反摧毁”的手段也很多,例如,就通信而言,常常是同时运用多种通信手段,实现多径传输,使得一个系统受到破坏时,能有其他系统可以代替或迂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信息化战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6

信息化战争对国防建设的要求:

一、增强以高技术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是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根本。

信息化战争的竞争,是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的全方位的竞争。它涉及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意识形态、外交、文化、教育、国防、环境、人口等方面。要打赢信息化战争,必须要有强大的综合国力。

(一)坚持改革开放,增强经济实力;

(二)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积极防御战略;

(三)积极有效地开展全民国防教育;

(五)平战结合,做好战备物资的储备。

二、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是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物质基础。

(一)把发展微电子技术摆在首位;

(二)发展军用光电子技术;

(三)发展电子对抗技术;

(四)发展和完善以反导弹技术为主体的防空体系;

(五)加强海、空军建设,一定要掌握制海权和制空权;

(六)建设信息化武器系统。

扩展资料

(1)战争工具决定战争形态,有什么样的战争工具,就会有什么样的战争形态,这是战争历史发展规律所决定的。信息时代战争工具的信息化、智能化和综合化,信息武器装备体系的形成,必然导致信息化战争的出现。

(2)信息化战争首选的并直接打击的目标是信息获取、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系统及其基础设施,剥夺敌方信息控制权、使用权和对己方信息系统的威胁,同时建立己方的信息优势,进而实现己方意志。

(3)信息化战争的核心资源是信息和知识。因此,信息化战争是以信息和知识为力量的战争。在信息化战争中,掌握信息和知识的高素质的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信息化战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2-13

要求:

1、始终坚持“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广泛开展信息时代的人民战争 。

2、 提高对信息化战争的全面认识,增强信息制胜的思维意识。

3、打破传统观念,树立新型(信息)制胜观念。

4、 着力铸造“撒手锏”,为打赢创造物质条件。

5、 树立新型人才观念,打造应对信息化战争的高素质军事人才。

信息化战争的竞争,是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的全方位的竞争。它涉及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意识形态、外交、文化、教育、国防、环境、人口等方面。要打赢信息化战争,必须要有强大的综合国力。

扩展资料:

在信息化战争时代,由于战争制胜机理发生改变,以劣胜优的制胜方略也随之而变。新形势下,探寻信息化战争以劣胜优的新特点、新规律、新方略,对于打赢未来战争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信息成为战争制胜主导因素,以劣胜优集中体现在夺取信息优势随着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军事领域,信息化武器装备成为战场主战兵器。信息流将决定物质流、兵力流和能量流,成为战斗力的主导要素,渗透到战场的每一个角落。

争夺信息优势,把陆、海、空、天、电等多维力量链接在一起,已成为信息化战争对抗焦点。

将信息化作战系统作为首要用兵目标,寻找对方信息化系统薄弱部位,集中力量摧毁,使对方情报信息系统、指挥控制系统于瘫痪或不能正常运转,已成为劣势装备一方战胜强敌的重要途径。通过打击信息类目标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甚至能直接达成战争目的。

越是拥有信息技术优势的一方,越怕劣势一方采取非对称的对抗手段,正如有人指出的那样:我们把信息作为作战重点的做法,可以成为我们的强点,但也容易成为一种易受攻击的弱点。

因此,瞄准强敌信息化作战平台的弱点和软肋,集中精兵利器和撒手锏武器装备,避敌锋芒、剑走偏锋,攻击其薄弱环节。

体系对抗成为战争制胜基本规律,以劣胜优突出表现为削弱和剥夺敌体系作战优势信息化战争,诸军兵种力量之间融合性、互补性、相互依赖性增强,敌对双方作战体系对抗日趋显著。

战争不再是作战单元之间单一功能的对抗,而是建立在各作战单元、作战要素综合集成基础上的体系对抗,作战体系整体功能对战争成败具有重大影响。

面对拥有体系优势之敌,靠单一力量、单一手段达成以劣胜优的难度很大。能否削弱和剥夺强敌体系作战优势,已成为信息化战争达成以劣胜优的关键环节。

信息化战场空间因素贬值,时间因素急剧增值,导致作战节奏加快,战争持续时间日益缩短,战争速决性显著增强。尽管基本作战程序和信息流程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但发现目标、进行决策、下达指令、部队行动等环节几乎是实时同步进行的。

同时,各种信息化武器能够实施迅速而致命的远程精确打击,使得劣势一方形成看不见、靠不上、抓不住、打不着的被动局面,传统的以劣胜优通过战略上持久作战,换取战役战斗上的回旋空间;

通过长时间局部聚优歼敌,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实现敌我力量消长变化变得更加困难。必须注重发挥网聚功能,精选、抽调新质和精锐力量,采用模块化编组、积木式组合、任务式联合等力量编成方式。

以多维分布、网链式作战配置,运用链路循环联动、跨越直达联动、同步并行联动、顺序连接联动等响应方式,实现网聚效能、体系联动、多维策应获取对敌局部力量优势。技术因素在战争中日益增强,以劣胜优依赖于人与技术的紧密结合

信息技术尤其是颠覆性技术引发武器装备、组织结构和作战样式的革命性变革,已经成为推动信息化战争转型的直接动力。

信息化战争依靠武器平台组合运用优势,实现分域联动、跨域控制,技术密集型兵种和新质作战力量比例不断增大,传统的“以多打少、以大击小、以量取胜”的以劣胜优观念面临挑战。

而信息化武器装备对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信息化武器装备与高素质人员的有机结合,已经成为夺取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劣势一方与强敌对抗,更加需要在人的主观能动性上做足文章。

在人与武器构成的人机系统中,武器装备的科技含量与日俱增、智能化趋势日趋明显,指挥员的政治素养、理论素养、军事素养以及科技素养成为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关键因素。

信息化战争并没有改变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武器装备劣势一方,如何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人与技术的有效结合,弥补技术上的劣势,成为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关键因素。

智力与谋略较量成为战争制胜重要方面,以劣胜优之策存在于积极能动作用之中

以劣胜优最终靠什么?靠自主自觉的能动作用,靠智力与谋略较量,这是实现由弱转强、以劣胜优的根本因素。主观能动性对于“以劣胜优”表现在诸多方面:

一是能动造势乘势,积极占据有利态势。这里的“势”,虽与对抗双方实力强弱有着一定联系,但最根本还是要取决于指挥员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程度。善谋者得势,寡谋者失势。

二是能动谋划系列之策,积极抢占先机之利。战争是双方斗智斗勇的活力对抗,弱势一方若能谋高一着,连环生计,必能争得先机。

三是能动创造局部之优,积极奠定全局之胜。全局之强不等于局部全优,全局之弱也不等于局部全劣。集中力量形成局部优势,终究会打破优劣对比,为全局制胜奠定基石。

四是因势利导,能动创新变通战法。水无常形,兵无常势,根据敌情变化而灵活创新变换自己的战法,不断改变敌我双方的态势,从而为己方由弱变强逐步提供条件。



参考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网站-探寻信息化战争以劣胜优方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14
  信息化战争指主要使用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武器装备系统、以信息为主要资源、以信息化军队为主体、以信息中心战为主要作战方式,以争夺信息资源为直接目标,并以相应的军事理论为指导的战争。信息实力包括信息高速公路,C4ISR系统,精确制导弹药,太空兵器,智能部队,以及具有高技术、高知识、高素质的人员。

  信息化战争对国防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是:1、树立与信息化战争相适应的国防观念;2、增强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能力;3、完善国防动员体制机制;4、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国防知识。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0-12-27
在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持续发展的当今世界,从我国的国情和军情出发,加快推进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 军队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更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军队信息化建设。
首先要提高统筹兼顾的驾驭能力,要以宏观的视野,站在全局的高度去规划信息建设。一方面要着眼于把军队信息化建设融入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之中,努力形成军队建设与国民经济建设的良性互动局面。
1、军队信息化建设要充分吸纳和利用国民经济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积极主动地谋求新发展。要充分利用国家的科技和人才的优势,加强军队科技人才的培养;利用社会信息化资源和经验,为实现军队跨越式发展服务;利用市场机制,提高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效益;利用依法治国方略,提高军队正规化建设水平;利用改革中的先进观念,促进军队建设更新;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为军队信息化建设服务。

2、坚持以清晰的思路统筹军队建设信息化转型。要跻身于世界新军事世界的潮头,就必须建设跨越式发展的大思路,必须坚持以信息化为重点,普及信息技术,强化信息观念,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用整体转型的思路统筹军队信息化建设。
3、必须努力提高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效应。军队建设与国民经济建设并非完全是大炮与燃油的关系,特别在和平时期,军队建设反过来又影响国民经济的建设。随着国防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国防投入与科技、工业等相关领域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也不断增加。只要能够建立起军民结合、利军利民的建设,注重军事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军队信息化建设必将取得维护国家安全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双重效益。
4、必须保持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军队发展的不竭动力,不能寄希望于其他国家。世界军事变革的竞争性和军队信息化建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必须继续坚持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
5、正确处理好当前建设与长远发展的关系。要深化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周密制定远、中、近期相衔接的规划计划,保证军队建设的连贯性,避免各个发展阶段脱节,要加强技术储备与人才储备,不断完善军队信息化建设高效运行机制,为军队转型提供源源不断地后备力量,努力形成以当前建设促进长远发展,以长远发展统领当前建设的良性循环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