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自己对目前所从事专业的工作态度

谈谈你自己对目前所从事专业的工作态度

首先,我认为职业工作者是必须具备一定基础理论知识的。

  比方说我们企业,在某项专业的工作中,在大约九七年前后给相关部门配备了一种测试仪表,价格在七万元。起初,也由仪表售卖方进行了一个简单的产品介绍和半天的技术讲演。那天,我看了之后,也觉得售卖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在仪表的使用上很不那么专业。这种仪器在我们企业各部门配置了七八年,很自信地说,除了本人,再没有其他人能比较熟练经常性地运用到具体的工作过程之中去,没有给企业带来大量的有效作用。后来在本企业有关的职业培训中,我多次提示大家注意仪表使用的好处,并在有限的时间里讲解有关方面的操作过程,可是最终的结果不是太好。通过这几年来的工作经验我总结得出,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就本专业范围的职工来说,还是差了一些。这个比较大的差别,包含了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有那么一些人,觉得学了一些基础理论知识,其实从实践的效果来说,他们很多人是在“虚学”,也就是形式上学了,自我本身并没有真正理会到其作用;第二各方面,就是有很多职工没有机会去学。

  今天再次谈到一定基础理论知识,这个“必须具备”是真实的具备,而不是空中漂浮的那种外在的形式上的知道过程。这多少使得我不得不联想到中国过去传统中的很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比较严重存在形式上的学习过程,培养的过程就是为学习而学习的情景,严重缺乏创造力。

  第二,就是职业知识的专业化问题太过于形式。

  我这一些年来的具体工作中体会到,职业方面的专业问题,首要的应该是非常明确和具体的,特别是可以重复操作的。可是,在具体过程中,特别是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大量存在半吊子的行为。有那么一些所谓的管理者,自认为自己是企业的管理者,自认为自己是领导,自认为自己好像在某个学堂里念了几天书,在没有太多具体的实践的时候,太把自己看重了。

  在这样的一个充满了腐朽的八股气息中,一旦牵涉到具体工作中的一些专业技术问题的时候,往往是经常性地走向了“虚化”的过程,严重脱离具体工作的实际,太过多地关注表面问题了。比方说机房标准化达标问题,设备标准化达标问题,线路标准化达标问题,等等的一些过程,只看到面子上所存在的问题,而真正的核心技术方面的重大问题,反而关注得太少。

  之所以说这些,就是造成这样的原因,除了社会浮华的风气之外,在相当的范围来说,就是中国的教育在相当程度上已经使得这些所谓的读书人的大多数人,没有能力去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技术工作,使得时代迫切所需要的技术能力的张扬,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有了这样的一个基本社会实践的具体感受之后,我谈点对中国大学教育的一点看法。

  第一个方面,就是中国的大学,再不能是学究式的学堂了,那些从事具体职业高等教育的人,绝大部分必须是有基础理论之后又有大量专业实践过程的人。而且,未来的大学的进入,不需要什么全国统一模式的考核,只要你有必要的基础理论,认为需要这方面的职业深造,你就可以去专门报考学习就可以了。学习完毕,最终获得的不是什么大学文凭之类的东西,而是要进行专业职能技术鉴定,合格了就通过,不合格了就等于你白学。而且还规定,任何专业方面的技能鉴定,是有时效的,过了规定时间,这种技能鉴定的认定就作废,不再具备社会认定资格。

  第二个方面,就是一些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没有必要在大学里学。

  比方说高等数学,一位云南的学生,有必要在考上北大之后在北京学吗?类似的还有大学物理、线性代数、电路分析、基础外语、计算机基础等,我个人觉得是没有必要放到大学课堂里去学的。现在网络媒体这么发达,完全可以把各类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请这个行当的最优秀老师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放到网络上去,各地区所需要学习的人,只要在当地辅导老师的辅导下学习就可以了。比方说我们企业现在就规定职工每月必须上多长时间的网络大学就非常好,只是没有规定辅导老师(一些在职员工完全可以胜任)。

  现在大学学习时间基本上有四年和五年学制的,把这些课程放到各个地方去学习之后,我个人觉得今后的技术专业大学,学上两年就可以了。由于不再重视形式上的一次性学历制度,社会最终认定的,必然是每一个人在专业上的真正真才实学。

  大家现在从政府机关到各类大学,包含了很多企业中的有关工作人员,在取得大学文凭之后,还有多少人在以后的工作中再利用空余时间学习专业技术的?可以坦诚地说,中国官府里和大学堂里麻将声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获得了所谓学历认可之后,就使得他在以后的过程中可以终身不再学习专业技术。

  第三个方面,就是国家要尽快废除学历制,实施专业技能鉴定制。

  社会的发展,从物质层面上来说,就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现在中国的大学教育的总体体制,在国家的政治体系的规定下,是一种科举制度之后的一个换了外在形式之后的学历制,使得所谓的读书人,更多的是为了摆脱具体劳动和实践的学究和官僚。这种历史的沉淀习惯,使得中国始终处于了一个惰性的不良的历史惯性之中,在严重制约着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中国一千多年来之所以不发展,最终堕落到百年的屈辱历史过程之中,一个很重要的缘故,就是我们的所谓文化方面表现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态度,在借用了恢复高考的同时,其实就是历史中的一个复旧。这种打着“恢复”的复旧过程,在相当程度上客观上制约了中国人伟大发明的创造力,而且使得社会群体必然堕落到不断历史重复的恶心之中。

  人民共和国成立快六十年了,这期间围绕中国未来发展的教育体制,可以说是反反复复进行了多次。在这样的一个不断地反复过程中,不能说哪种方式是绝对好的,也不能说哪种方式是绝对错误的。我们只能坦诚地去面对中国的客观现实,拿出勇气来,客观地分析和总结出这将近六十年来我们所走过的道路,从根本上去触及那些抱着残旧历史心态和习惯力量的人的利益。只有诞生出来一种全新的、符合现实发展进程所需要的教育体系,中国科学技术真正的春天才能说是开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