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应具备哪些条件

如题所述

燃烧俗称“起火”、“着火”,是一种放热、发光的化学反应,它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要有可燃物质。不论固体、液体、气体,凡能与空气中的氧或氧化剂起剧烈反应的物质,一般都称为可燃物质,如木料、汽油、酒精、氢、乙炔以及同学们使用的书籍、纸张、蚊帐、衣、被等物。

2.要有助燃物质。凡能帮助和支持燃烧的物质都叫助燃物质。如空气(氧气)、氯气以及氯酸钾、高锰酸钾等氧化剂。可燃物质被加热后放出的可燃气体与氧混合后才能燃烧。可燃物质完全燃烧,必须要有充足的氧气。据测定,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一般约占21%,一般可燃物质,在空气中的含氧量低于14%-18%,不会发生燃烧。

3.要有火源。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热能源都叫火源。如常见的火柴的火焰、油灯火、电火花等。要使可燃物质燃烧,需要有足够的温度和热量,各种不同的可燃物质,燃烧时所需要的温度和热量各有不同。

以上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并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燃烧才能发生。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条件,燃烧就不能发生。有时在一定的范围内,虽然三个条件俱在,但由于他们没有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燃烧的现象也不会出现。

我们掌握了物质燃烧的条件,就可以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有效地防止火灾的发生和减少火灾的损失。

一切防火措施,都是为了防止燃烧的三个条件同时具备,不让他们相互结合。相互作用。

一切灭火措施,都是为了破坏已经产生的燃烧条件,不管采用哪一种灭火方法,只要能去掉一个燃烧条件,火就熄灭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30

(1)可燃物:不论固体,液体和气体,凡能与空气中氧或其它氧化剂起剧烈反应的物质,一般都是可燃物质,如木材,纸张,汽油,酒精,煤气等。 

(2)助燃物:凡能帮助和支持燃烧的物质叫助燃物。一般指氧和氧化剂,主要是指空气中的氧。这种氧称为空气氧,在空气中约占21%。可燃物质没有氧参加化合是不会燃烧的。如燃烧1公斤石油就需要10-12立方米空气。燃烧1公斤木材就需要4-5立方米空气。当空气供应不足时,燃烧会逐渐减弱,直至熄灭。当空气的含氧量低于14-18%时,就不会发生燃烧。 

(3)火源: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能源都叫火源,如明火,摩擦,冲击,电火花等等。

    定义:

    燃烧一般性化学定义: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剧烈的化学反应。燃烧是可燃物跟助燃物(氧化剂)发生的一种剧烈的、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燃烧的广义定义:燃烧是指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反应,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比如金属钠(Na)和氯气(Cl₂)反应生成氯化钠(NaCl),该反应没有氧气参加,但是是剧烈的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同样属于燃烧范畴。注:核燃料“燃烧”,轻核的聚变和重核的裂变都是发光、发热的“核反应”,而不是化学反应,不属于燃烧范畴。

    本质:

    近代的连锁反应理论将燃烧解释为游离基的链式反应,在反应过程中发光、放热。这个理论将燃烧的链式反应分为三个阶段:“链引发”、“链传递”、“链终止”。

    链引发阶段即产生游离基并形成反应链的阶段。产生游离基的方法有很多,包括但不限于点燃、光照、辐射、催化、加热。少数物质间会自发化合引发燃烧,如氟气和氢气在冷暗处就能剧烈燃烧引发爆炸。

    链传递阶段,游离基反应的同时又产生更多的游离基,使燃烧持续甚至扩大。

    链终止阶段,游离基失去能量或者所有物质反应尽,没有新游离基产生而使反应链断裂,反应结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9-09
燃烧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引火源,通常称为燃烧三要素。

23年二级建造师-新考季备考指导课

精编干货 高效通关

¥1元/科

23年一级建造师-备考资料大礼包

备考提速 精华知识点

¥1元/科

2021一级造价师-密训抢分

密训抢分冲刺

¥0元

2021一消名师100节精品课

超值体验,轻松取证

¥0元

2021年中级经济师-强化进阶体验课

知己知彼,三步破局

¥1元

2022年高级经济师-基础重塑课

基础重塑 高效备考

¥0元

2021健康管理师超值教程大礼包

教程课题一站式配齐

¥39元

四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备考指导

轻松入门人力资源师

¥0元

    在线客服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精华资料免费直播课免费领课领优惠券考试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