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家长应该做些什么?

如题所述

一年一度的高考,牵动着数百万孩子与家长的心。高考,不仅仅只代表每年6月上旬的那几个日子,也不仅仅只关乎高三的学生和家长,它实际上贯穿孩子的整个高中生活,萦绕在每个家长的心头直到孩子进入大学。我们可以批评这种一考定终身的制度所孕育的社会怪胎,在现行高考制度未彻底改革之前,家长们的考虑大概是:孩子高考,我们该做些什么?也就是家长在孩子迎考过程中应充当怎样的角色。
首先是孩子独行路上的陪伴者。在当前的高考模式下,高中三年的学习对一个正处在成长期的孩子来说,无论在精神、体力和意志上都是一个考验。面对竞争的压力,面对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机械而枯燥的应试训练,孩子的孤独感和无助感常常会不期而至。虽然有同学和老师,处在同样的压力背景下,很多的时候需要家长给孩子以精神的支持。这时候,家长需要充当的不是教导者,更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这方面有学校和老师,家长不应角色错位),而应是孩子独行路上的陪伴者。孩子孤独时,陪他聊聊天,聊天时切忌以教训者和教导者的身份出现,更多的时候只需扮演好倾听者角色就行;孩子烦燥时,伴他散散步、打打球,参与到他的活动中去,以文娱的方式缓解压力;孩子遭到挫折时,家长就是旁边鼓动家和打气筒,并尽可能地为孩子做好分析和参谋,从积极的方面予以肯定和鼓励。相对于导师,这个阶段的孩子更需要的是坚实的肩膀和温情的怀抱,需要的是家长陪伴全程的鼓励语言和关心目光。这样,你陪伴的身影才不会是孩子的压力,而是孩子的动力和心灵的依靠。

  其次是孩子起伏心情的按摩师。高中阶段的孩子正处在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心情起伏较大,有测试成绩引起的情绪起伏,有老师或同学的评价造成的情绪起伏,也有个人感情方面懵懂造成的情绪变化。这些起伏和变化,有些可以从孩子的表面言行异常中看出,有些则需要家长通过其他的渠道获得(比如作业状况、阅读取向、听音乐的选择、说话的语气和速率、公开的日记等)。无论是孩子告诉你的还是你通过观察发现的,最重要的是先不要忙于下结论,更不能简单粗暴地干涉和批评(忽视或简单的、不关痛痒的劝告同样不可取),家长要做的,首先是将自己放入孩子所处的情境中去体察孩子的感觉,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营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坦诚地与孩子交流,在交流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并适时、适度地结合自己年轻时的经验和教训,或者是孩子曾经经历的具体事例,从积极的方面安抚和引导孩子尽快走出情绪波动的困境,释放自己,轻松地投入后面的学习。
第三是高考相关信息的搜集者。我虽然反对家长越俎代庖做孩子课业的家庭教师,但我认为,家长利用业余时间为帮助孩子更好、更有效率的学习,去有意识地搜集一些信息是完全有必要的。这可以有效地节约孩子搜集相关信息的时间,家长在搜集资料的同时也能切身地感受孩子学习的相关情况,以便适时地发挥其参谋作用。这方面作用表现最显著的大概是高考志愿信息的搜集与整理了,——如果我们将高考志愿的填报也作为整个高考的组成部分的话。
第四是学习习惯的督查者和后勤保障的营养师(含体能储备的训练师)。高考,从表面上看只是单纯知识系统的考察和较量,实际上是孩子全面情况的综合考查。这个综合考查,不仅是孩子本身,还包括孩子的支持系统:学校、老师、家长;不仅是知识的学习,还包括:知识的消化、学习的习惯和方法、身体与心理状况,以及以上各方面的调整和运用能力。这如同一支球队去参加比赛,看起来是球员在场上比赛,实际上比的不仅仅是球员个人的技战术运用,还包括他后面的支持团队,他的教练和后勤保障队伍。漫长的三年,很容易让孩子疲惫,除了笔者曾说过的五招缓解疲惫的方法(参见拙作:怎样调整学习中的疲惫),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这方面,家长有足够发挥能量的地方,你可以不帮他学(实际上,大多数的家长也帮不了),但你可以督促他养成一个好习惯。千万不要看轻这项工作,说这项工作的好坏决定高考的最终成败也不为过。而抓孩子的学习习惯最直接的入手处是孩子生活习惯的养成,起居有时,做事有规,日有三省,温故知新,认错知改等,既可算是生活上的好习惯,也一定会对学习产生良好影响。孩子的自控能力相对较差,需要家长不断地、坚持不懈地从旁督查,慢慢地就会有所成效。
后勤保障的营养师这一点很好理解,孩子的学习活动要消耗大量的体能,合理的营养膳食对补充孩子的体能有重要的辅助作用。这方面有不少家长很有经验,我这里不多说。我想强调的是:体能的储备决不仅仅是营养的补充,还应包括适当的、科学的体育锻炼。高考,虽是知识掌握程度(效果)的比拼,其实也是身体和心理状况的较量。——因为接受和掌握知识的过程需要有良好的、可以支持长时间、高强度学习的身体作保证,要有健康的、可适时调节、稳定的心理作支持。因此,在学校之外,家长还应请教专家,为自己的孩子量身定做一个完备的身体训练和心理训练计划,然后踏实地督导孩子坚持训练,假以时日,一定会有所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27
给孩子提供正能量,孩子就会超越自我,考出最好的成绩,否则,孩子就会发挥失常,考不出理想成绩。家长们千万不要打着爱的旗号做孩子讨厌的事情。爱是一种能量,更是一种能力,要以孩子喜欢的方式去爱孩子,让孩子接受的开心愉快。不要不顾孩子感受,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爱孩子,让孩子痛苦的接受。孩子正处在青春期,逆反心理特别严重,如果你不注意,就会适得其反。
每一次考试结束后,提醒孩子找出失分点和失分原因,做到颗粒归仓。不要太分在意分数和名次,因为每一次题的难度不一样,更不要总是和某个同学进行比较,打击孩子的自尊心。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2-08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