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中所说的十八罗汉指的是那十八个人,名字是什么?

如题所述

十八罗汉是十六罗汉加二尊者而来的,因此,先说十六罗汉。

佛经中讲,十六罗汉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他们遵佛的嘱托,不入涅盘,常住人间,普度众生。最早北凉、道泰译的《入大乘论》中说:“尊者宾头卢、尊者罗骺罗如是等十六诸大声闻----守护佛法,”但未列出其余十四人的名字。最早十六罗汉的名字,是从何处来的呢?是唐、玄奘法师译的《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简称《法住记》)中最早记载的。

“阿罗汉”有三义:

其一曰“杀贼”,杀灭烦恼之贼;

其二曰“应供”,谓应受人天供养;

其三曰“无生”,谓不在受生死轮回的束缚,已达不生不灭的境界。

十六罗汉的名称:宾头卢突罗奢(俗称“坐鹿罗汉”)、迦诺迦伐磋(“喜庆罗汉”、知一切善恶法)、迦诺迦跋厘惰奢(“举钵罗汉”)、苏频陀(“托塔罗汉”)、诺矩罗(“静坐罗汉”)、跋陀罗(“过江罗汉”、意思为贤者)、迦理迦(“骑象罗汉”、佛的侍者)、伐奢罗弗多罗(“笑狮罗汉”、意思为“金刚子”)、戍博迦(“开心罗汉”、意思为“贱民”或“男根断者”,出家前是个宦者)、半托迦(“探手罗汉”、意思为“路边生”)、罗骺罗(“沉思罗汉”、释迦牟尼的亲生儿子)、那伽犀那(“挖耳罗汉”、意思为“龙军”,习惯上称“那先比丘”)、因揭陀(“布袋罗汉”)、伐那娑斯(“芭蕉罗汉”)、阿氏多(“长眉罗汉”、佛的侍者)、注荼半托迦(“看门罗汉”、是半托迦的弟弟)。

十六罗汉的形象:是后来的艺术家凭着自己的想象画出来的,原本没有定型的形象。现存最早的十六罗汉雕像在杭州烟霞洞,是吴越王的妻弟发愿所造。

后来如王维、贯休、李公鳞、张僧鹞、仇英等著名画家都画过十六罗汉图。

十八罗汉是怎麽来的呢?古代的中国人认为“九”是吉利数,因此总认为“十六”没有“十八”(两个“九”)好,如“十八般武艺”、“十八学士”----唐朝以后,十六罗汉又被加了两个尊者,成“十八罗汉”。

最早知道“十八罗汉”的是北宋的苏东坡,他自民间得到蜀、简州、金水张氏所画之“十八罗汉图”,但十八罗汉的名字苏东坡却未列出。

宋代的志磐在其《佛祖统记》中认为:第十七位罗汉和第十八位罗汉应该是迦叶尊者与君徒钵叹尊者(《弥勒下生经》中记载)。

直到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和章嘉呼图克图活佛认为:十八罗汉的最后两位应该是降龙罗汉(迦叶尊者)和伏虎罗汉(弥勒尊者),降龙伏虎很合中国人的口味,在加上是钦定,从此十八罗汉便被规定了下来。

西藏认为嘎沙雅巴尊者是降龙罗汉,纳达密答喇尊者是伏虎罗汉。

有些寺庙除十六罗汉外,另加上玄奘和弥勒,或错将第一尊者宾头罗跋罗惰奢分为二人再加庆友,有的将《因果见识颂》作者摩那罗多和《法住记》作者难提密多罗认为是降龙和伏虎,都不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1-24
以守护佛法。最初是四大罗汉,后来才有十六罗汉之说。关于十六罗汉及其名称,据说最初出自唐玄奘所译《大阿罗汉难提密多罗所说法住记》。其文云:“佛薄伽梵般涅巢时.以无上法付嘱十六大阿罗汉并诸眷属,令其护持使不灭没,及敕其身与诸施主作真福田,(五台山)令彼使者得大果报。”《法住记》所记十六罗汉的名称是:第一尊者宾度罗跋罗惰闰,住西瞿陀尼洲:第二尊者迦诺迦伐蹉,住北方迦湿弥罗国;第三尊者迦诺迦跋厘惰闭,住东胜身洲;第四尊者苏频陀,住北俱卢洲;第五尊者诺距罗,住南赡部洲;第六尊者跋陀罗,住耽投罗洲:(五台山)第七尊者迦理迦.住僧伽茶洲;(五台山)第八尊者伐闵罗弗多罗,住钵刺拿洲:第九尊者戍博迦,住香醉山中;第十尊者半托迦,住在三十三天;第十一尊者罗怙罗,住毕利者瞿洲;第十二尊者那伽犀那,住广半度波山;第十三尊者因揭陀,住广胁中;第十四尊者伐那婆斯,住可住山中;第十五尊者阿氏多,住鹫峰山中。第十六尊者注荼半托迦,住持轴山中。十八罗汉是由十六罗汉发展而来的,所知最早的十八罗汉像是前蜀人张玄所画,是在十六罗汉之后加上《法住记》的作者庆友和尊者宾头卢。后来,也有加上迦叶尊者、军屠钵叹尊者(或弥勒尊者)的。在元朝以后,十八罗汉取代了十六罗汉成为佛寺中罗汉塑像的通常形式。(五台山)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10-20

《阿弥陀经》上讲十六位大阿罗汉,(也有讲十大罗汉,十八罗汉,五百罗汉的佛经),这里是阿弥陀经上的十六位阿罗汉:

 舍利弗、目犍连、迦叶、迦旃延、俱希罗、离婆多、周利盘陀伽、难陀、阿难陀、罗侯罗、乔梵波提、宾头卢颇罗堕、迦留陀夷、摩诃劫宾那、薄拘罗、阿那楼陀

第3个回答  2014-01-24
这个…不太清楚!好像没有具体的名字!只有代号,比如什么降龙罗汉啊、伏虎罗汉啊、托塔罗汉啊还有什么开心罗汉啊等等。具体的我也不太清楚!百度上应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