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词类活用。道芷阳间行,道和间怎么解?

如题所述

“道芷阳间行”中的“道”为名词用作动词,为“取道”之意,“间”为“小路”之意。

此句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中鸿门宴的故事,作者司马迁。

联系上下文,这是刘邦逃离鸿门宴的情景。此段原文如下: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31

”道“为名词用作动词,为”取道“之意,”间“为”小路“之意。

上下文如下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jìn)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译文:

刘邦出去后,项羽派都尉陈平去叫刘邦。刘邦说:“现在出来,还没有告辞,这该怎么办?”樊哙说:“做大事不必顾及小节,讲大礼不需躲避小责备。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和肉,还辞别什么呢?”于是就决定离去。刘邦就让张良留下来道歉。张良问:“大王来时带了什么东西?”刘邦说:“我带了一对玉璧,想献给项羽;一双玉斗,想送给亚父。正碰上他发怒,不敢亲自献上。你替我把它们献上去吧。”张良说:“好。”这时候,项羽的军队驻在鸿门,刘邦的军队驻在霸上,相距四十里。刘邦就留下车辆和随从人马,独自骑马脱身,和拿着剑和盾牌的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四人徒步逃跑,从郦山脚下,取道芷阳小路走。刘邦对张良说:“从这条路到我们军营,不过二十里罢了,估计我回到军营里,你就进去。”

全文的词语重点

文言虚词

    若:<代>你;你们;你(们)的。《鸿门宴》:“~入前为寿。”

    者:<助>用在疑问句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呢”。《鸿门宴》:“客何为~?”

    所:<助>与“为”相呼应,构成“为……所……”的被动句式。《鸿门宴》:“不者,若属皆且为~虏。

    因:<介>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条件,可译为“趁机”、“趁着”。《鸿门宴》:“请以剑舞,~击沛公于坐。”

    <副>就;于是。《鸿门宴》:“项王即日~留沛公与饮。”

    乎:助>语气词。⒈在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吗”。《鸿门宴》:“壮士,能复饮~-”

    ⒉用在句末,表示反问,相当于“吗”、“呢”。《鸿门宴》:“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

    为:<动词>以为;认为。《鸿门宴》:“窃~大王不取也。”

    <动词>对待。《鸿门宴》:“君王~人不忍。”

    <动词>担任。《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相。”

    <动词>是。《鸿门宴》:“如今人方~刀俎,我~鱼肉。”

    且:<副>尚;尚且。《鸿门宴》:“臣死~不避,卮酒安足辞?”

    与:<动词>给予。《鸿门宴》:“则~一生彘肩。

文言实词

    道:<名>路;道路。[又]<动词>取道;道经。《鸿门宴》:“从郦山下,~芷阳间行。”

    过:<动词>责备。《鸿门宴》:“闻大王有意督~之。”

    谢:<动词>道歉。《鸿门宴》:“乃令张良留~。”

    说:<名>言论;说法;主张。《鸿门宴》:“而听细~,欲诛有功之人。”

    胜:<形>尽;完。《鸿门宴》:“刑人如恐不~。”

    置(zhì):<动词>放弃。《鸿门宴》:“沛公则~车骑,脱身独骑。”

    行:<名>动作;行动;举动。《鸿门宴》:“大~不顾细谨。”

    王:<动词>称王;统治天下。《鸿门宴》:“沛公欲~关中。”

    望:<动词>盼望;希望;期望。《鸿门宴》:“日夜~将军至,岂敢反乎-”

    数:<副>屡次;多次。《鸿门宴》:“范增~目项王。”

    故:<名>老朋友;旧交情。《鸿门宴》:“君安与项伯有~?”

    幸:<副>幸亏。《鸿门宴》:“今事有急,故~来告良。”

    安:<疑问代词>表处所.哪里;什么地方.《鸿门宴》:“沛公~在-”

    坐:<名>座位。《鸿门宴》:“项王则受璧,置之~上。”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座”。

    善:<动词>亲善;友好。《鸿门宴》:“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留侯张良。”

    即:<介>就在;当。《鸿门宴》:“项王~日因留沛公与饮。”

    内:<动词>同“纳”。接纳;收容。《鸿门宴》:“距关,毋~诸侯。”

    伯:<名>对年龄大于自己的人的尊称。《鸿门宴》:“愿~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从:<动词>依傍;紧靠着。《鸿门宴》:“樊哙~良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5-10
道:名次用作动词,取道。间:名次用作状语,从小路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5-05-10
道:取道。间:从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