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学校总体规划都有哪些功能区

如题所述

一般学校规划有严格的功能分区,有校前区,教学区,宿舍区,运动区,生活区,有的还有教师生活区,研发区,社会实践区等。

一、入口景观区

一般而言,中国高校入口景观区是指大门至学校主体建筑之间的空间,是人们对这所大学的第一印象。它由大门前的引导缓冲空间、大门主体建筑、周围环境、地面铺装以及透视到校园内部的景观所组成。

二、科学教研区

一般而言,中国当代大学科学教研区是学校的主体建筑群区,是各学科的集散处,以及教学核心区的集中地。它是由师生使用的公共设施如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等设施组合而成的空间。这里应是大学空间结构的高潮,许多重要景点都集中于此。

三、行政办公区

目前中国高校的院系设置较为复杂,各院系的行政办公融入院系的教学区域内,而学院级的整体办公需单独设立。此区域的景观设计应简洁。严肃,多以规则式为主,设有小型喷泉、树阵、组合花坛和草坪。因办公的需要,需在行政楼附近设有临时停车场所。

四、学生生活区

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生活区是校园中最受人喜欢的空间。多由宿舍楼、食堂、洗浴中心等建筑组成。在该区域可以开辟林间空地,设立花坛和围合性休息座椅,同时可设计供学生节假日聚会的公共空间。

五、体育运动区

高校体育活动区域一般面积较大,由操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等场地组成。体育运动区四周可栽植高大的乔木,下层配植耐阴的花灌木,从而形成一定的绿化层次和密度。具有一定密度的绿化带形成的绿荫,一方面可以遮挡夏季直射的阳光和冬季寒风的侵袭,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噪声的扩散。

六、生态休闲区

生态休闲区是近年在高校逐渐产生的一个功能区域。从功能上看,目前,由于许多公办纷纷迁出原有狭小的校园,进驻面积较大的新校园,且教学生活用建筑物层次设置较高,在规划时除了建筑组合的空间外,还留有较集中的生态型空地。

学校功能区作用

学校功能室是为了科学化,为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造,提高办学水平,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学校功能室建设,充分发挥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7

1、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善:

高质量完成“三通”工程建设任务。截至2017年底,全省普通中小学宽带接入率、校园网建有率、班级多媒体覆盖率分别为100%、100%、99.27%;师机比、生机比分别为0.88:1和7.85:1;网络学习空间师生注册率均达100%。首创在线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点全覆盖。

2、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稳步提升:

基础教育资源平台的教育教学资源库覆盖所有学段、学科和绝大多数教材版本,建成省级教育数据中心。持续举办在线课堂、资源应用平台、乡村教师网络研修等专题培训。

音乐、美术、英语等学科实现在线课堂常态化教育,微课评选、乡村教师信息化应用竞赛等教育教学活动广泛开展,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一步提升。

3、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日趋完善:

完成11个国家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部署,新建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基础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等17个省级管理系统。建成教育基础数据库和常态数据库,对教育数据的采集、应用、维护和安全等工作进行规范和管理;向各地进行数据授权与共享,利用大数据辅助教育管理和决策。

4、体制机制不断健全:

自上而下建立起以教育行政为龙头、以教育科研为主体、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协同推进组织架构;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条腿”走路,创新“共建共管”机制。

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施考核,将其作为教师上岗和教师资格考核内容;创建督导评测机制,将教育信息化建设纳入年度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考核内容。

5、教学应用质效有待提高:

部分教师创新能力不足,信息技术应用方式单一,缺乏融合先进教育理念和先进技术手段的主动性。部分农村地区学校不能正常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学校对教育数据的采集、分析不够精准,利用数据提升教学质量还处在初级阶段。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1-18
一般学校规划有严格的功能分区,有校前区,教学区,宿舍区,运动区,生活区,有的还有教师生活区,研发区,社会实践区等。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