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禅宗说的疑情一发是怎么回事?

如题所述

听说过数学家陈景润吧?陈老在研究数学的时候夜不能寐,食不甘味,撞到电线杆还要说声:对不起。这个就是数学家对数学的发起疑情,禅宗的也与其相类,只不过一个是对数学发起了疑情,一个是对生命的真谛发起了疑情!所谓疑情,就是疑问的心情,要时时刻刻在这个境界里面,才有开悟的可能,这就是古人讲的思之不掇,鬼神通之!其实是自己的灵觉起了作用!这里面的所谓的鬼就是视而不见为鬼,这里面所说的神就是觉而不邪为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17
网上找的,这个回答我觉得很贴切,您可以参照一下
「参话头」这一方法,不了解的人,总以为很玄奥,其实说破了,却极为平常。它的巧妙,就在「话头──疑情──参」一句话上。

所谓「话头」,是在自己心头上提一句问话,如「念佛的是谁?」、「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是什么?」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问题,一个疑问句!所以当我们提话头时,绝对不要动第二念去想,而是当下、直接去体会它本身所带起的那份疑问的感觉。那种没有办法解答、不知道答案的「疑问」,就是「疑情」。疑问的感觉保持住以后,我们会迫切的想要知道答案,这时在疑情之上,要提摄一种要去看透、追究的觉知照了的力量(近似于永嘉禅法「看」的感觉、「惺惺」的作用),是一种没有妄念下的觉知力。这股觉照力,因为疑情的推动,一直冲向心源深处去追究答案,这就是「参」。所以参话头的巧妙,完全表现在疑情使觉照力向心源推动的作用上。

示例

拖死尸的谁

活着的人可以跑、跳、说话,但是一旦死了,就是一具尸体,一动也不动。想想看,活着时候的这个色身,跟死了以后的死尸,不是同一具色身吗?

当「谁」字被提出来的时候,心就定在「谁?」字上不动,保持住「谁?」,当下会有一种疑问的感觉。在疑情当下,绝对不要动念去思维答案;妄想来了,就再把「谁?」的感觉提起,昏沉来了,也只是专注在「谁?」的疑问上。然后在「谁?」的疑问上,心不动的惺惺地着意去看照、追究,这就是「参」。其它像「念佛是谁?」、「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是什么?」都有类似的作用,都是在追究「谁?」。

刚开始用功时妄想多,疑问的感觉很容易就跟着妄想打掉了;慢慢的,话头提稳了、绵密了,妄想不容易打进来,疑问的感觉也就能持续,参的力量就会慢慢增长。

参话头就只是这么参,这么简单!没有深奥的理论、没有曲折的过程,参到疑情打破,就开悟了脱生死。高明的禅法就是如此,简单而有力量,愈简单就愈好用,最好是每个人都可以用,这就是它可贵的地方。
第2个回答  2012-09-01
禅是静虑的意思,又叫思维修。主张发疑情,由疑而悟本体,大彻大悟,然后起修。
所以禅宗是从根本下手,先悟得根本,再断见思烦恼,证阿罗汉果,实得根本,归无所得。然后起修万德因果,因为万法不离因果。
所以禅宗是正法眼藏,教外别传;直指人心,明心见性。
实际理地,不着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

所谓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

而净土法门是别传中的别传。以其花果同时,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念佛是因,成佛是果。
净土法门涵盖了,律教禅密,是一生成佛无上大法。

末法时期,禅宗不能成就人,因为没有那个根性了。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可以跟定当代净土大德学习各种经典。

阿弥陀佛 老实念佛
第3个回答  2012-09-01
禅宗所谓的疑情,就好比楼主心中这个问题一样。大小不同而已,专一与散乱的区别。
所谓大疑大悟,小疑小悟。简而言之,禅宗的疑情一发,指的是学人用功的境界。到此境界,对面不识人,食不知味等等连带而必然的现象发生。因为此时的学人,专心于那个心底的疑问。时刻提撕而打成一片,正所谓修行人无剪爪的时间。
再会。
第4个回答  2012-09-01
对于禅宗而言。如果没有疑惑,就根本不得其门而入,或者说根本不需要入。因为疑惑和觉悟是成对出现的。所以说疑惑是入处,是前行的动力,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所以可以说疑情一发,诸佛低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