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是什么?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

如题所述

“自由”在中国古文里的意思是“由于自己”, 就是不由于外力,是自己作主。在欧洲文字里,“自由”含有“解放”之意,是从外力制裁之下解放出来,才能自己作主。


“自由”的精辟解释是:没有外在障碍而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的行为。据阿克顿勋爵(John Emerich Edward Dalberg-Acton)的统计,思想家对“自由”的定义有200多种。所以,萨托利(Giovanni Sartori)说“自由是一个变色龙似的语”。自由广义的来说是动植物在自然规律范围内一切不受约束的行为。


自由(freedom)有多种含义:

1.意指由宪法或根本法所保障的一种权利或自由权,能够确保人民免于遭受某一专制政权的奴役、监禁或控制,或是确保人民能获得解放。

2.任性意义的自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放任。

3.按规律办事意义下的自由,所谓对必然的认识和改造。

4.自律意义下的自由。康德在此意义上使用自由一词。

法国大革命纲领性文件《人权宣言》中,对自由的定义为:

“自由即有权做一切无害于他人的任何事情。”——《人权宣言》第4条,1789年


自由是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自由也是一种社会概念。自由是社会人的权利。与自由相对的,是奴役。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了著名的“四大自由”:

1.表达自由

2.信仰自由

3.免于匮乏的自由

4.免于恐惧的自由


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重申了这四大自由的精神。


20世纪下半时期,以赛亚·伯林开始用“两种自由”的概念来划分自由:“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他认为,积极自由是指人在“主动”意义上的自由,即作为主体的人做的决定和选择,均基于自身的主动意志而非任何外部力量。当一个人是自主的或自觉的,他就处于“积极”自由的状态之中。这种自由是“去做...的自由”。而消极自由指的是在“被动”意义上的自由。即人在意志上不受他人的强制,在行为上不受他人的干涉,也就是“免于强制和干涉”的状态。


很多人为了抵制自由观念,把自由的观念绝对化,认为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所以,他们否认自由的存在与意义。他们提出“自由王国”的哲学定义,指的是一种绝对的自由。而事实上,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存在的是相对的自由。自由本来就以不侵害别人的自由的为前提,是限制的和有条件的。但这种限制,并不意味着自由观念的无意义,相反,在限制之外,存在广阔的自由天地,这恰恰是需要保护的。


而专制主义者,反对的就是个人的自由和这些的自由天地。因为个人的自由必然会瓦解到专制者行使的专制统治。所以,在专制国家,自由往往是不被广泛认可,其意涵也是受到刻意扭曲的。


自由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自由应该建立在不伤害他人,不破坏或消极影响社会,不损害国家及民族前提之下。


20世纪下半叶,以赛亚·伯林(IsaiahBerlin)开始用“两种自由”的概念来划分自由:“消极自由”(negativeliberty)和“积极自由”(positiveliberty)。


消极自由(negativeliberty)即没有受到别人干涉或没有受到人为的束缚。根据此一定义,x享有做y的自由,当没有人干涉x做y此一行为。比如说,当没有人阻止x发表他的言论,他就是享有言论的自由。但是,倘若x是因为欠缺某些能力或受到大自然的定律的束缚而不能做y,那么,x不能说是没有做y的自由。比方说,我们不能随意在空中飞翔,但,这并不涵蕴我们没有在空中飞翔的自由,因为我们只是欠缺有关的能力而非受到人为的束缚。


对于积极自由(positiveliberty),伯林提出过这样的说明:自由这个词的积极意义来自于个人希望能够做自己的主人。我希望我的生命及决定是取决于我自己,而非外在的任何一种力量。我盼望只是成为自己而非受别人的意志所支配的工具。我希望自己是一个主体,而不是一个对象;我希望我是由自己的理性及自觉的目的所推动,而不是被由外来的原因所影响。我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人物,而不希望变成甚么都不是;成为一个行动者—去做决定,而不是被决定。…我希望自我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有思想、有意志、能动的存在,对于我所作的选择负起责任,并且能够通过提出我的想法及目的对这些选择作出说明。


根据上述的说明,积极自由的重点在于「能够做自己的主人」。当我能够做自己的主人的时候,我就不是别人的一件工具,我就不受别人的意志行为所支配。这时候,我的行为是由我自己的理性及自觉的目的所推动,而不是被外在的大自然或其他人所决定和驱使。换言之,倘若我们能够做到作自己的主人,我们就是自由的了。


哈佛商学院的《管理与企业未来》一书中提到:自由是人类智慧的根源。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在知识经济时代,财富不过是在自由价值观普及的社会里,无数个人活动的副产品。在个人自由得到最大保障的社会,民众的智慧空前活跃,创新的东西也会不断被提出,财富作为副产品也会像火山爆发般喷涌而出。管理则没有这样的功能,管理可以聚拢现有的智慧和力量,会创造一时的强盛,但会使智慧之源枯竭,为强盛的土崩瓦解埋下伏笔,而且无一例外地都导向死亡。”


只瞩目科技与财富的繁花,却忽略了它赖以生存的自由土壤,甚至鄙视仇视自由,这是其他文化模仿西方文化屡败屡犯的通病。


什么是自由?

——摘自亚瑟·叔本华《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

如果我们仔细考察的话,这一概念是一个消极的概念。通过这一概念,我们想到的只是一切障碍的消除;而相反,在这一切障碍表现为力量的时候,它们必然是积极的。自由的概念,相应于这一切障碍可能具有的性质,可以分为3种完全不同的类型:自然的自由、智力的自由和道德的自由。


法国定义

“自由的一般意义可定义为人的一种状态,即他的行动不受除自己意志和及天性外的任何限制。”


康德认为一般人对自由的了解,其实是非常糊涂、非常鲁莽、自以为是的了解。康德把自由、上帝与不朽这三件事放在那个本质界(Ding An Sich)的范围里面,不把自由放在现象界,而是放在本体界(the noumenal world)那是纯理性的范围所不能够到的地方。在本体界只有三样,那就是"上帝、不朽、自由"。自由是本体界的东西,所以这不是人的纯理性有办法去探讨去明白的事情。如果连大哲学家康德都把自由看得这么深入,这么超越的话,我不知道今天这么多的人,口里讲着自由,他们到底对自由了解多少?

纽约有个自由女神像,这女神像是法国一个小自由女神像的放大,然后从法国送到美国去,就竖立在纽约港口的一个小

自由引导人们

岛上。这个自由女神像的构想,曾经透过艺术表彰出来,法国有一个大美术家叫Delacroix,他曾画一幅画,描写在法国大革命的时候,有位女神正在向前走,引导整个革命的动向,那些士兵为争取自由,即使流血、牺牲、受伤、死亡,都不惧怕也不退缩。那个自由女神向前冲,把整个人类带到更自由的地步。那时法国正产生一种叫"自由思想者"(Free thinker)的运动,而那时代的这些自由思想家都站在一个反信仰、反宗教的立场来讨论自由。所以盼望基督徒谈自由的时候,我们一方面尊重自由,一方面要真正明白圣经中所说的自由是什么,一方面我们要很严肃,不随便藉自由之名而犯罪。帕特里克·亨利曾说过一句很重要的话:"自由!自由!不自由毋宁死!"如果没有自由宁可死,但是罗兰夫人却说:"自由!自由!有多少罪恶假汝之名而行。"


相关名言


道德是自由的保卫者。——斯米茨的名言 

不自由,毋宁死。——帕特里克·亨利的名言

没有思想自由,就不可能有学术创新。——周海中的名言 

自由一旦扎根,就会像植物一样迅速生长。——华盛顿的名言

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蔡元培的名言

自由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任意行事的权利。——孟德斯鸠的名言 

真正的闲暇,是为所欲为的自由,可不是一事不做,无聊偷懒。——萧伯纳的名言

谁因为害怕贫穷而放弃比财富更加富贵的自由,谁就只好永远做奴隶。——西塞罗的名言

个人的自由,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为自由。—穆勒的名言

自由意味着职责,那就是为何多数人畏俱它的缘故。—萧伯纳的名言

贫困就是缺乏能够自由度过有价值人生的一种状态.—阿尔蒂亚·森的名言

知道怎样得到自由还算不上什么,艰巨的是怎样使用自由.一纪德的名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7-01

自由是对人生的彻悟,必须经过足够多的人生阅历,还需要有足够的分析和判断力来总结这些阅历,从中得到感悟。

人们常常说没有绝对的自由。所以,真正的自由是知足,舍得。

这不是消极的人生态度,并不是告诉我们不应该去追求。人生如列车,不可能总是停止不前,也不可能总是快速奔驶,中间的车站就是给你休息的地方。在一个阶段,总要舍得,才能享受到自由,然后才能得到。

拓展资料

自由

[ zì yóu ] 

详细解释

1. 由自己作主;不受限制和拘束。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2. 法律名词。公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其自己的意志活动有不受限制的权利。如言论自由,集会结社自由之类均属之。

3. 哲学名词。人认识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并有计划地把它运用到实践中去。哲学上所谓自由,是指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9-19

自由是很多人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很多人的一生都是在为自由而奋斗,而究竟怎样才是获得了自由?

有人跟我说我想做一个自由职业者。其实做自由职业者也不见得就更加自由了,自由职业者只是在于自己对于时间的掌控相对比较宽松一些,但是为了挣钱,你也必须去满足客户的需求,必须花时间去学习去成长去做事、去挣钱,谈不上有太大的自由,特别是如果在从事自由职业的过程中,有很大的恐惧和焦虑,过着有一顿没一顿的日子,这时候反而没有自由,还不如在一个稳定的岗位上混日子,更加觉得自由,对吗?

顺着这个话题往下说,对于那些能力强的人,也许,他说话就更管用一些,客户更愿意听他,他挣钱也容易一些,有哪些呢,我们可以看到,自信的,能力强的人,可能自由度会更大,但是这些还不是根本的自由。不过我们还是可以作出以下的分析:

1、当我们能力更强的时候,我们有更多的,在这个世界上,做事的自由,更多的选择。这是在世俗的世界里,能够做到的生活上的自由,事业的上的自由,,财务上的自由。

2、身心自由。当我们身心有更大的空间,我们就有更多的自由。所谓更大的身心空间,在于,我们有更少的僵化的信念,局限的信念,你宽容的接纳人事物之间的不同,不纠结,不僵化。对别人看得顺眼,对自己看得顺眼,不一定做什么,也不一定不做什么,本质上是放过别人放过自己。同时对生命的过程更有热情,把每天每件事尽力做好。

3、根本的自由:懂得接受和臣服的自由。顺应自己所在系统的动力,系统运行的规则,在不同的体系里,游刃有余,按该体系里的规则来行事,同时自己不纠结,就好比孔子说的,从心所欲,而不逾距。

这是更大的自由。

德国心理学家,家庭系统排列的创始人海灵格先生谈过自由:

“人有一点点自由。”他的言下之意,似乎那自由不是很多。

“人有一点点什么自由呢?”他说:“改变的自由而已。”

接着,他拐弯了:“但是,对于改变之后的结果呢,人们是不自由的。”

他还慢条斯理地说:“所谓的自由只不过是臣服而已,——一个人懂得臣服自己的命运,那会是最大的自由。很多人喜欢去追求,追求这个,追求那个,但到头来结果未必是好的,臣服就是不用去追求,把结果是什么交给比你大的那个整体去做。”

第3个回答  2019-10-19
自由,是指每个人自我该享有的言论、思想与行为权利。只要不是侵犯人权和违法乱纪的行为、言论、思想都有他存在的权利。
不愿意结婚生育、结婚后主动拒绝生育、思想与自然规律不相符合、不爱追求时髦时尚,是每个人的自由权利,没有给人类与社会带来灾难,任何人不应允干涉。
强迫人结婚生育、强迫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要生育、强迫人刻意重视年龄及年龄的增长遵守自然规律、强迫人追求时髦时尚的行为是侵犯人权不尊重他人自由的罪恶,不仅不尊重他人的自由,而且还给他人的身心健康与生命带来伤害;对不愿意结婚生育的人、结婚后主动拒绝生育的男女双方、思想与自然规律不相符合的人、不爱追求时髦时尚的人进行讥笑、歧视、侮辱、凌虐、镇压、诅咒并大放厥词捏造罪名栽赃陷害的行为显然是故意伤害的罪恶行为,不仅严重侵害了他人的自由权,而且还给他人的身心健康与生命造成更严重的伤害,这种恶劣的思想行为显然已构成故意伤害罪,是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大家要有清晰的头脑,大家分析一下,那些来诅咒独身主义者、丁克族断子绝孙人类要绝种并鼓动人生育的行为是正确的吗?诽谤思想与自然规律不相符合的人是邪教者并以不择手段对别人歧视、侮辱、镇压的行为是正确的吗?难道这些思想行为很光荣伟大值得全国人民学习吗?谁诅咒独身主义者、丁克族是人类绝种的表现,谁才该死。谁胆敢再欺压独身主义者、丁克族、思想与自然规律不相符合的人、不爱追求时髦时尚的人,谁就该受到全国新闻媒体的曝光并进行公开批评,如果造成他人疾病死亡,是该追究刑事责任受到法律的严惩,不仅该赔偿受害者的精神损失费和医疗费,而且还要受到法律的相应处罚,造成他人疾病的罪恶之人是该判处无期徒刑,造成他人死亡的罪恶之人该处以死刑。恶意对独身主义者、丁克族、思想与自然规律不相符合的人、不爱追求时髦时尚的人谋杀暗算的行为是故意杀人罪,必须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一句话,法律公正严明,就不会有这么多被遗漏的罪恶逍遥法外。
思想与自然规律不相符合,总有它存在的情况、原因和道理的,不能这样不加分析的去诽谤是邪教并恶意的侮辱镇压。
思想与自然规律不相符合,给人的身心健康与生命带来了危害了吗?骗人钱财了吗?请搞清楚邪教的概念是什么再说。
邪教,是指冒用宗教的名义实施诈骗、暴力、赌博、贩毒、吸毒、卖淫、嫖娼等罪恶为目的而蛊惑人心、拉拢人脉骗取他人及社会群众的钱财,造成他人的身心健康与生命受到严重损害、财产损失、家破人亡的教派。
一味固执于自然规律的言论、思想与行为并老是刻意的重视年龄及年龄增长的人,疾病死亡就会跟他靠近并随时成为他身边的杀手,不少人的疾病死亡多半就发生在这种一味固执于自然规律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所酿出的祸患与悲剧。
说句公道话,谁认为违反自然规律是犯下滔天大罪,认为自然规律是客观事实并硬要固执于自然规律的思想行为刻意去重视年龄及年龄的增长,希望这种人自己去消化,但是他无权把自然规律的言论、思想、行为主宰于他人及社会群众,更不可侮辱镇压思想与自然规律不相符合的人。把有害人类身心健康与生命的思想言论与行为强加于人已经是侵犯人权利的罪恶,对不接受有害人类身心健康与生命的思想言论与行为的人侮辱镇压,甚至栽赃陷害,就更是罪大恶极,必须要受到法律的严惩!
第4个回答  2012-08-28
不好意思,楼上的我纠正一下。康德的这句话不能这样翻译,英文原话是那样没错,不能望文生义啊!我认为译成:“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比较符合康德哲学的原意。
下面我解释什么是自由,分三个层面吧。
首先是通常人所说的自由。当然是无拘无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其次是我们大致从文艺复兴左右一直沿用到现在的自由。这个自由其实是康德所给的定义。在他看来,一个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想干什么就不干,恰恰不是自由。很简单,人的行为都是由欲望驱使的,不是符合自然的理性规定,现实中也如此,一个只有生理层面需求的人,他不会管某件事合不合理才去做,只要有快感就做,没有就不做。这种有条件的自由,在康德看来恰恰不是自由,关键在于康德把理性提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法国大革命,因为有了这个锐利的思想武器,人们知道自己为何值得流血了。你看按你楼上那种翻译成了什么了?
再说最后一个层面。康德的自由主义有个特点,就是他的大前提。他得先认为整个宇宙是存在理性,即合理的。后面的一切才成立。19世纪中叶,经过了几百年时间,人们逐渐发现,有很多事情还是解释不通。比如假如宇宙是合理的,它就该一直是往“善”的方向发展的。那为什么天灾,疾病,战争,欺骗。。。。。。从来也没有见过少呢?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叔本华,尼采,克尔凯郭尔,弗洛伊德等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质疑宇宙的合理性,认为根本没有终极目标那个东西在宇宙中。这个时候,康德的理论就值得淡定了。
那么自由到底是什么呢?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真正的自由就是那个的的确确没有任何条件限制的东西,归根结底,比如人的行为,是有不可违背的欲望为前提,就不能叫自由。到现在为止,西方哲学找到可称为自由的东西,叫“美”,中国哲学叫“道”,印度哲学(主要是佛教哲学)叫“空”。总体来说自由是我们人类面对自己天生的有限性而对无限的宇宙发出的呐喊。千百年来,人们都在为追求自由而不断探索。你也一样,努力吧,朋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