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萌发的三个必要条件

恩,要很准哦

种子的萌发,除了种子本身要具有健全的发芽力以及解除休眠期以外,也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主要是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 (一)充足的水分 干燥的种子含水量少,一般仅占种子总重量的5%~10%,这样的条件使一切生理活动都很微弱。只有吸足水盆,使种皮膨胀、软化,氧气才容易透入,呼吸才能增强。各种生理活动才会大大加强;只有吸足水分,种子内贮藏的营养物质溶解于水并经过酶的分解后才能转运到胚,供胚吸收利用。 一般种子要吸收其本身重量的25%~50%或更多的水分才能萌发,例如水稻为40%,小麦为50%、棉花为52%,大豆为120%,豌豆为186%。种子萌发时吸水量的差异,是由种子所含成分不同而引起的。为满足种子萌发时对水分的需要,农业生产中要适时播种,精耕细作,为种子萌发创造良好的吸水条件。 (二)适宜的温度 种子萌发时,包括胚乳或子叶内有机养料的分解,以及由有机和无机物质同化为生命的原生质,都是在各种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而酶的作用需要有一定的温度才能进行,所以温度也就成了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之一。 不同植物种子萌发都有一定的最适温度。高于或低于最适温度,萌发都受影响。超过最适温度到一定限度时,只有一部分种子能萌发,这一时期的温度叫最高温度;低于最适温度时,种子萌发逐渐缓慢,到一定限度时只有一小部分勉强发芽,这一时期的温度叫最低温度。 了解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以后,可以结合植物体的生长和发育特性,选择适当季节播种。 (三)足够的氧气 种子得到足够的水分和适当的温度后,就开始萌动,此时氧气的供应对萌发起着主导作用.在氧气充分的情况下,胚细胞呼吸作用逐渐加强,酶的活动逐渐旺盛,种子中贮藏物质通过呼吸作用,提供中间产物和能量,才能充分供应生长的需要。一般种子需要空气中含氧量在10%以上才能正常萌发,含脂肪较多的种子比含淀粉多的种子需要更多的氧气,当含氧量下降到5%以下时,多数种子不能萌发。如棉花、落花生或其ta 作物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或深藏于土壤深处往往不能萌发。主要是因为得不到氧气。因此,播种、浸种过程中要加强人工管理。播种后如遇雨,要注意松土,控制各调节氧气的供应,使种子萌发正常进行。 除此之外,当外部条件都具备,种子便能正常萌发了。 萌发过程: 1 子叶及胚乳将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 2 胚根突破种皮,形成根 3 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30

水分、温度和氧气

1、要有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

2、只有吸足水盆,使种皮膨胀、软化,氧气才容易透入,呼吸才能增强。各种生理活动才会大大加强

3、只有吸足水分,种子内贮藏的营养物质溶解于水并经过酶的分解后才能转运到胚,供胚吸收利用。

4、种子萌发时,包括胚乳或子叶内有机养料的分解,以及由有机和无机物质同化为生命的原生质,都是在各种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

5、而酶的作用需要有一定的温度才能进行,所以温度也就成了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之一。

6、种子得到足够的水分和适当的温度后,就开始萌动,此时氧气的供应对萌发起着主导作用.在氧气充分的情况下,胚细胞呼吸作用逐渐加强,酶的活动逐渐旺盛,种子中贮藏物质通过呼吸作用,提供中间产物和能量,才能充分供应生长的需要

7、播种后如遇雨,要注意松土,控制各调节氧气的供应,使种子萌发正常进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0-26
一、自身条件
1、有生命力且完整的胚。
2、有足够的营养储备。
3、不处于休眠状态。
二、外界环境条件
一颗健康的种子萌发需要有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适量的氧气,三者缺一不可,有些种子还需要光照。

1、充足的水分
能够影响种子周围水分的因素除了滴灌还有土壤,不同的土壤情况如下:
(1)沙土
沙土漏水现象严重,播完种后容易出现两种现象。
第一种现象就是滴足了出苗水,种子顺利萌发,但由于沙土保水不行,一段时间土壤含水量降低,种子容易被“吊死”,这种情况需要及时补充水分,不需要太多,如果带上少量的高磷肥料会更好。
第二种情况就是出苗水没滴透,种子吸水不足,种子萌发困难。种子必须吸收足够的水分才能启动一系列酶的活动,才能正常萌发。
(2)粘土
土质偏粘的地一般都是渗水不好,容易积水,这样的地滴水不能太多,适可而止。类似这样的地在整地时要执行早耕晚播原则,这样的地整地时不能整得太细太碎,太细太碎之后滴水容易形成很光滑的一层壳,这层壳会很轻松的组织你家的种子破土。
2、适宜的温度

每个作物的种子萌发都有一个温度三基点,即萌发最适温度、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超过最高温度和低于最低温度种子都要死,只有在最适宜的温度种子萌发才最健康。低温下萌发易烂,高温下萌发会因为过度代谢而形成弱苗。
3、空气(氧气)
种子吸够了水分和在适宜的温度下就开始萌动,这个时间最关键的就是氧气,氧气不足就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有害物质,种子自己被毒死。
氧气的多少与播种深度和土质有关。
沙土地一般不会出现缺氧现象,只有粘土地会出现。所以建议粘土地要早耕晚播,延长散墒时间,同时整地时不要整的太细碎,否则滴水后会出现光滑的地面,加上有水,地膜就容易紧紧贴在上面。
第3个回答  2021-11-28
1、适宜温度

种子发芽是在酶的催化下进行的,而酶的活跃程度与温度高低成正比,温度过高会破坏酶的催化能力,温度过低会使酶活动完全停止,所以只有在适当的温度条件下酶才能发挥作用,需要结合不同的植物来选择合适其发芽的温度。

2、充足水分

种子只有在吸收充足的水分之后,才能将自身的种皮膨胀起来,促进氧气的流通,因此在播种之后需要及时给种子浇水,注意不能出现积水,否则种子会被泡烂。

3、氧气流通

满足温度和水分条件之后,足够的氧气也是种子发芽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缺氧会导致种子无法呼吸,从而死亡,因此要将种子种植在肥沃疏松的土壤中,保证土壤周围空气流通,让种子能够更好的呼吸。

4、光照条件

不同种类的种子对光照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需光型种子在阴暗条件下不能发芽,即使发芽也会发育不良,需要充足的光照才能正常生长,避光型的种子接受光照后反而不会发芽,因此要根据具体的种子类型决定光照的程度。
第4个回答  2014-06-20
从生物角度来讲是温度,水分和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