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建设法治政府

如题所述

提高建设法治政府的途径:


1、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合理划分和依法规范各级行政机关的职能和权限, 实现政府职责、 机构和编制的法定化;改革行政管理方式;,实行政务信息公开制度。


2、建立健全行政决策机制,建立健全公众参与、 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完善行政决策程序,  建立健全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


3、 提高制度建设质量,制度建设要遵循并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 改进政府立法工作方法, 扩大政府立法工作公众参与程度;建立和完善行政法规、 规章修改、 废止的工作制度和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定期清理制度。


4、 理顺行政执法体制, 加快行政程序建设, 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加快建立权责明确、 行为规范、 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 建立公开、 公平、 公正的评议考核制和执法过错或者错案责任追究制。


5、 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 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督。主要内容包括: 自觉接受人大监督

和政协的民主监督; 接受人民法院依照行政诉讼


补充:

    法治政府就是政府在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法治原则,严格依法行政,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关键是要推进政府法制建设,建立健全政府行政的法律依据和督促政府依法行政的法律制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5-01
一、合法行政  合法行政,是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首要要求,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它与合理行政原则一起,共同构成法治政府的根基。合法行政是指行政机关实施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进行;没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作出损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决定。 二、合理行政  行政合理原则,是与行政合法原则相并列的重要原则。行政合理必须以行政合法为前提,合理是合法范围内的合理。如果说合不合法是行政行为外在界限的话,那么,行政合理不合理就是行政行为的内在界限。违反合法原则将导致行政行为违法,违反合理原则将导致行政行为不当。因此,在建设法治政府过程中,行政行为既要贯彻合法原则,又要体现合理原则。任何合法不合理或者合理不合法的行为都是应当坚决避免的。 三、程序正当  行政程序是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所遵循的方法、步骤、时限和顺序。在行政管理中,行政机关不仅要遵守实体法,有良好的目的和动机,还要遵循正当程序。这是《纲要》对行政机关提出的重大课题。一些行政机关的同志认为,行政管理实体是内容,程序是形式,只要实体合法就行,程序怎样无关紧要。还有的甚至认为程序规定是障碍,遵循程序会导致官僚主义、降低管理效率。因而,在行政诉讼案件中,多数案件因为程序违法而被判败诉。在法治社会里,行政实体法主要是规定应当做什么、可以做什么、禁止做什么的问题,而行政程序则主要是规定通过何种方式和途径达到管理目的的问题。如果程序上出现了问题,实体上的要求就难以保证。因此,程序正当、合法和实体合法同等重要。 四、高效便民  高效便民,是指行政机关在行使其职能的时候,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尽可能少的人员、尽可能低的行政成本,为企业和群众办尽可能多的事,取得尽可能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这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也是建设法治政府的一项重要原则。近年来,随着依法行政的推进,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效益虽然不断提高,但高效行政的目标还远未实现。许多本该自己做的事情,让相对人去做。不少行政管理部门办事环节多,手续复杂,期限过长,效率低下。老百姓要办一件事,常常要去十几个、几十个部门,盖几十个公章。群众对行政机关的怨言,很多是在这些方面。解决这个问题,是行政机关的当务之急。 五、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就是要求人们忠诚老实,有信无欺,说老实话,把实事求是、襟怀坦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作为自己的准则。它不仅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前提,也是现代社会的运行基础。这一原先适用于民法的基本原则,因其内在的合理内涵而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所以逐渐援用于行政法领域。《纲要》中鲜明地提出这方面的要求,体现了我国法治建设的与时俱进。  六、权责一致  权责一致,是指行政机关依法享有多大的权力,就应当承担多大的责任。不应当有无责任的权力,也不应有无权力的责任。这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又一个重要原则,体现了重在治权、治官的鲜明时代特征。  1、法定职权必须实施到位。行政机关必须认真履行法定的职权。该管的事情必须管住、管好,不能出现缺位、断档的现象。滥作为,是违法行为;不作为,就是不履行法定义务,也是违法行为。不作为,管理失控,是当前行政机关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人民群众很有意见,必须下力气解决。
第2个回答  2015-08-11
  第一,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依法治国是我们党提出来的,把依法治国上升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也是我们党提出来的,而且党一直带领人民在实践中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决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
  第二,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也保证了人民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这是我们的制度优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区别于资本主义法治的根本所在。 第三,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须体现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个方面。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任何人违反宪法法律都要受到追究,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
  第四,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治理国家、治理社会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第五,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建设什么样的法治体系,是由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不观时俗,不察国本,则其法立而民乱,事剧而功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既不能罔顾国情、超越阶段,也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
  
  
第3个回答  2015-08-09
建立法治政府总的目标包括:建立职能明确而有限、法律统一、透明廉洁、诚实信用、便民高效的政府。法治政府是有限政府。职能明确而有限是建设法治政府的第一要求,明确并限制政府职能是建设法治政府首要的也是关键的一步。
政府职能没有约束,没有限制,政府的职权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其初衷良好,但实践证明是力不从心的,造成了该管的没有管好,不该管的却管了许多,限制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也限制了政府职能有效地发挥,造成了政府的低效率。法治政府的建立必须牢固树立“凡未经法律禁止的,都是许可的”观念来替代“凡未经法律允许的,都是禁止的”观念。将于今年7月1日施行的《行政许可法》对政府职能作了严格的限制,并且为如何限制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提供了一整套可操作的办法。由于长期以来存在的行业垄断、地方保护,行业和地方“各自为政”,导致了法制不统一和政令不畅。建设法治政府必然要求改变这一现状,打破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真正做到“全国一例”、“全省一例”。透明廉洁是建设法治政府的一个更高要求。透明的政府也指阳光下的政府,要求政府保证公众充分的知情权以及这种知情权行使的可能性和社会公众通过知情权来行使对政府行为的监督权。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政府透明是政府廉洁的保证,没有监督的权力是腐败的温床,也正因为政府的透明保证了这种监督的可能性。诚实信用是对政府信用的要求,是法治政府的更高一层的含义。政府是社会的管理者,也是社会公共权力的执行者。政府的失信,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使政府失去公信力,甚至将导致整个社会的不稳定以及大量政府侵权行为的发生,民事主体和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便民高效是法治政府所应具备的基本内容。便民与高效相互促进,政府管理社会在便民的前提下去保证高效,而不能盲目的追求高效而忽略了便民。
法治是以法的观念高于一切为特征和原则的国家治理制度。如何提高建设法治政府,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方面要从政府自身做起。政府的职权要有一个明确的法定的界限,这一界限可以保证政府合法有效地行使职权,同时这个法定的界限也可以区别政府是否侵权。当然政府在行使其法定的职权时也要通过合法的程序。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前提,只有保障每个主体在程序上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才可能更切实地保障每个主体实体上的合法权益。因而政府的法定程序也应该是公开的,可以监督的。然而要保证政府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在法定的范围内却更重要,由于社会生活的纷繁复杂以及法律不能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才有了自由裁量权的产生,它的行使要求只有法律有规定的才可以行使自由裁量权,而且必须在法定的范围和幅度内。
另一方面以建设公开透明政府,促进法治政府的全面建设。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是建设公开透明政府的基础。1983年4月23日,中国记协首次向中外记者介绍国务院各部委和人民团体的新闻发言人,正式宣布我国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有利于政府的透明,便于公众的监督,对于法治政府的建设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将政府的重大决策以及对社会公众关注的问题及时公之于众,使公众了解政府,才能关注政府,理解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可以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向公众发布政府信息。
第4个回答  2018-06-28
建设法治政府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就是走依法治国的道路,依法办事、依法管理、依法行政。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