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鼓噪人民币升值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一是人民币汇率过低。有人提出应将人民币汇率确定在1美元兑4.2元人民币左右的水平。二是
中国外汇储备过高。中国入世一年多,并没有出现进口激增,相反
贸易顺差大幅增加,外汇储备达到3400亿美元。三是中国廉价商品大量出口造成世界
通货紧缩。有人认为,近年来,中国廉价产品大量出口导致日本和欧美通货紧缩,中国应使人民币升值,在世界经济中担负相应责任。(独家证券参考,披露更多内幕……)
人民币汇率升值有6大危害:人民币在资本帐户下是不能自由兑换的,也就是说决定汇率的机制不是市场,改变没有意义;人民币升值会给中国的通货紧缩带来更大的压力;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导致对外资吸引力的下降,减少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给中国的外贸出口造成极大的伤害;人民币汇率升值会降低中国企业的
利润率,增大就业压力;
财政赤字将由于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而增加,同时影响
货币政策的稳定。
人民币升值会对中国的优势产业产生严重损害。从国际分工格局来看,相对于
发达国家以研究开发和服务业为主来讲,中国作为
发展中国家是以制造业为主的,这种贸易结构极易受到汇率水平变动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出口商生产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则会相应提高:相对于发达国家以资本技术优势参与国际分工来讲,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是以劳动力成本为优势的。作为中国优势企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产品档次不高,附加值含量低,在国际市场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出口利润的下降将严重影响出口商的积极性。由于
非典的影响,二季度国外向国内工业企业产品订货比原来减少的企业达41%,预计下半年减少的企业达33%,而增加的只有19%。与此同时,国际贸易领域新的保护主义又不断抬头,一些发达国家设置各种非关税壁垒如环保标准、质量标准、技术和卫生标准等对进口实行限制,并滥用反倾销手段保护其国内市场,中国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很容易受到反倾销措施的限制,出口形势并不乐观。如此时人民币升值则会是使目前这种状况更加恶化。
人民币升值,恶化当前就业形势:外商投资企业对吸引国内劳动力是一个重要的渠道,尤其是现在的情况更是如此,受非典影响就业需求下降,5月份下跌总数近2万个职位,非典影响较重的旅游、餐饮、商贸等属劳动密集型产业,所占就业的比重是其所占GDP比重的3倍,所以此时人民币升值不仅会影响吸引外资,而且也会加剧当前就业形势的恶化。
人民币升值会使国内企业的风险加大:中国一直实行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如果人民币升值则会加大企业的外汇风险管理成本。汇率的变动引起进口材料、外销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从而必然影响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从财务角度来看,主要是指对受险资产和负债进行调整,改变风险净头寸的强度和币种,从而实现对外汇风险的管理。如果现在人民币升值使其对美元这种硬通货的汇率发生变动,那么将会给许多进出口企业带来额外的负担和慌张,势必带来外汇风险成本的加大。
在1985年,为了遏制廉价日货出口狂潮,美、法、德、英的财政首脑就采取过相应的手段,迫使日本签署了“
广场协议”,从而逼迫
日元升值30%。而“广场协议”被公认是引发日本经济衰退的罪魁祸首。当这段历史被提及的时候,奇怪,盐川正十郎为什么非得让中国重蹈日本的覆辙。
前车之鉴——人民币升值是重蹈日元升值覆辙
盐川正十郎的提案则更像一场政治阴谋。手拿一张一百元的人民币,如果是一个小孩问:这值多少?那么,这个小孩一定还幼稚到没有学会用钱。如果是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问,这值多少?那么,这就会引发一场风波。而这场风波就是在
七国集团财长会议上的一项提案——日本要求人民币升值。其实,站在日本人的立场上考虑,盐川正十郎提出这个问题并非没有道理。首先,日本经济一直处于低谷,凭什么你中国却一枝独秀?中国的一枝独秀我们日本也有贡献,你看,日本从你们那里进口了多少商品。其次,人民币只有升值,日元才能够贬值,这样日本的出口产品才有竞争力。
中国政府也不会忘记“广场协议”给日本带来的影响。上世纪80年代,日美经济摩擦不断,美国采取了所谓的“敲打日本”的政策,不断强迫日元升值,尤其是1985年7月的“广场协议”后,日元对美元等主要国际货币不断升值,日元对美元在不足10年的时间内升值了4倍多,日本出口产业几乎丧失了价格优势,不得不向劳动力成本更低廉的周边东亚国家迁徙,鼎盛的日本经济丧失了国际竞争力,最终陷入到漫无边际的衰退之中。因此,作为人均收入不足800美元的中国,若任由人民币升值而不顾国内的实际情况,将是一条成本高昂的危险之旅。
在汇率是否应该升值方面,日本是前车之鉴。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日本钢材、汽车、机械和半导体的出口快速增长,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