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折旧与折耗的概念分别是什么?他们二者有什么具体的区别?

请哪位高手能够说明以下固定资产折旧与折耗的概念分别是什么?他们二者有什么具体的区别?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损耗而转移到商品或费用中去的那部分价值,也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使用固定资产而在其使用年限内分摊的固定资产耗费。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范围是计提折旧的前提。

折耗是指递耗资产是指通过开采、采伐、利用而逐渐耗竭,以致无法恢复或难以恢复、更新或按原样重置的自然资源,如矿藏、矿产、油井、森林等自然资源。这些资产特点为经采伐而减少。

因此这些资产在开采前,在资产负债表上列为长期资产,资产中的递耗资产,开采后则转为流动资产中的存货。

固定资产折旧与折耗的区别:

1、折耗只是在采掘、采伐等工作进行时才发生,而折旧不一定只是在固定资产使用时才会发生。

2、折耗是自然资源实体上的直接耗减,而折旧是固定资产使用价值的减少,不是固定资产实体的耗减。

3、递耗资产大多不能重置,只有象森林一类资产可以通过造林予以补植,而应计折旧的固定资产则大多可以重置。

4、递耗资产由于采掘或采伐而生产出来的生产物,直接成为企业可出售商品,而折旧的资产则属于生产手段,它有助于产品的生产,而不直接构成商品的一部分。

扩展资料

递耗资产估价考虑的因素主要有:

1、拥有数量,如矿藏的储藏量、森林的面积;

2、存有物的质量,即存有物的有效价值,如矿藏的矿质、成份等;

3、存有物的价格;

4、勘探资源所发生的各种费用;

5、所处的地理位置等。递耗资产应按资产成本入帐。

由于市价上升发生的增值,除对资产进行重估价外,帐上一般不予反映。但资产取得以后,又发现了新的自然资源蕴藏或经勘探发现蕴藏量比原来取得时的估计量为多,因而增加了资产的价值,应根据这些事实,增记递耗资产的帐面价值。

递耗资产必然置有房屋和机器等应计折旧的固定资产,如果递耗资产估计可供开采的年限比这些固定资产的耐用年限为短,习惯上都以递耗资产的年限作为计提折旧的年限,其折旧可以像折耗一样,使用相同的基础计算。

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是用来生产产品的,也是有成本的。它的价值,就是他的成本,需要计入到产品的成本中去。需要摊销。这就是固定资产为什么要计提折旧的原因。

但是,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他的成本摊销的期限不应该仅仅是一年,而是他的使用期限。因此需要合理估计每个期限要摊销的成本,这就是每年的折旧额和摊销额。

如果在购买时直接全部摊销,则当年费用很高,利润减少,而以后年度利润高估。这都是会计所不允许的。

固定资产的一个主要特征是能够连续在若干个生产周期内发挥作用并保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而其价值则是随着固定资产的磨损逐渐地转移到所生产的产品中去,这部分转移到产品中的固定资产价值,就是固定资产折旧。

对于企业来说,有一个简单的公式,收入-支出=利润,固定资产实际上也是企业花钱买来的,所以也是一种支出,但是往往这种支出金额很大,而且受益期很长。

如果将此支出一次性计入某个月,会导致当月明显亏损,而实际上当月从该固定资产得到的受益不会这么多,同时,其他受益的月份,又没有体现应有的支出,所以,将固定资产入账后,在受益期内平均其支出,按月列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固定资产折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递耗资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3
折耗是指递耗资产随着采掘、采伐工作的开展而逐渐转移到所开采的产品成本中去的那部分价值。简言之,折耗是递耗资产成本的转移价值。
递耗资产的折耗与机器、设备、房屋等固定资产的折旧不同,主要有四点区别:
(1)折耗只是在采掘、采伐等工作进行时才发生,而折旧不一定只是在固定资产使用时才发生。
(2)折耗是自然资源实体上的直接耗减,而折旧是固定资产使用价值的减少,不是固定资产实体的耗减。
(3)递耗资产除森林类资产可以造林补植外,大多不能重置,而折旧性的固定资产则大多可以重置。
(4)递耗资产是在采掘或采伐中生产出来的,直接成为企业可供销售的商品,因而折耗费用是产品成本的直接组成部分,而折旧性的固定资产是劳动手段,它有助于产品的生产,不直接构成商品的一部分,因而折旧费用一般属于产品成本的间接费用。

参考资料:http://www.wanfangdata.com.cn/qikan/periodical.Articles/dzjsjjgl/dzjs2000/0001/000113.htm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