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谋而忠,与朋友交而信,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故事,讲两个简短的

如题所述

为人谋而忠——祁黄羊
这个故事出自《吕氏春秋·去私》。晋平公作皇帝的时候,有一个叫南阳的地方缺一个官。晋平公问祁黄羊:“你看谁可以当这个县官?”祁黄羊说:“解狐这个人不错,他当这个县官合适。”平公很吃惊,他问祁黄羊:“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要推荐他?”祁黄羊笑答道:“您问的是谁能当县官,不是问谁是我的仇人呀。”平公认为祁黄羊说得很对,就派解狐去南阳作县官。解狐上任后,为当地办了不少好事,受到南阳百姓普遍好评。

过了一段时间,平公又问祁黄羊:“现在朝廷里缺一个法官,你看谁能担当这个职务?”祁黄羊说:“祁午能担当。”平公又觉得奇怪,“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说:“祁午确实是我的儿子,可您问的是谁能去当法官,而不是问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平公很满意祁黄羊的回答,于是又派祁午当了法官,后来祁午果然成了能公正执法的好法官。

孔子听说这两个故事后称赞说:“好极了!祁黄羊推荐人才,对别人不计较私人仇怨,对自己不排斥亲生儿子,真是大公无私啊!”

与朋友交而信
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在他的《不过如此》中曾这么描述朋友:朋友,是这么一批人,是你快乐时,容易忘掉的人;是你痛苦时,第一个想去找的人:是给你帮助,不用说“谢谢”的人:是惊扰之后,不用心怀愧疚的人;是对你从不苛求的人;是你从不用提防的人;是你败走麦城,也不对你另眼相看的人;是你步步高升,对你称呼从不改变的人。
  我个人认为朋友间这样相处才是最真实最完美的,每个好朋友也是这样与我交往,一直以来我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吵过架,红过脸,但是最近有个好朋友却让我有点伤心。。。当我知道他遇到一些事情不高兴了,就想去尽力安慰,换来的却是恶语向赠-反感我多管闲事的态度。为此我对这件事一直耿耿于怀,理论上类似恶语并不应该出现在好朋友之间,因为真正意义上的朋友是在工作生活上的帮助,一起分享快乐忧伤,而他这样讲就是与我的界定不一。换句话说,在他心里我不算他的好朋友,郁闷哦~~~~
  阿拉伯传说中,有两个朋友在沙漠中旅行,在旅途中他们吵架了,一个还给了另外一个一记耳光。被打的人觉得受辱,一言不语,在沙子上写下:”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巴掌。”他们继续往前走,遇到了危险,被打巴掌的那位差点送命,幸好被朋友救起来了。被救起后,他拿了一把小剑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一旁好奇的朋友问道:“为什么我打了你以后,你要写在沙子上,而现在要刻在石头上呢?”被救的朋友笑笑说:当被一个朋友伤害时,要写在易忘的地方,风会负责抹去它;相反如果被帮助,我们要把它刻在心灵的深处,那里任何风都不能抹灭它。这个故事提醒我们朋友之间会有摩擦,更会有互助,前者是友谊的插曲和见证,而后者是友谊的主旋律。有人说君子之交淡如水,也就是交朋友并不是以牺牲自我和泯灭个性为代价的。朋友之间应该是相互理解基础上的关注和友爱。每个人都是一个利益与责任的实体,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所以是无法强求趋同的,做朋友是互相取长补短的双赢过程,而不是相互左右。
  看了多篇文章以后,发现朋友间的交往还是很复杂的共生关系。我对好朋友的要求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在困难时的帮助,郁闷时的诱导,犯错时的纠正,更在于思想上的交流,如果遇到事情后相互坦诚相告,这样才能在恰当的时候得到最好的安慰与支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0-03
季札挂剑 (与朋友交而信) 心里给别人许下的诺言都能遵守,更何况别的呢?
季札第一次出使,去拜访北方的徐国的君主。徐君十分喜欢季札(身上所佩)的剑,但是却没有说出来。季札心里却知道(徐君喜欢自己的剑),但是他还要出使到别的国,所以没有送给他。(后来他出使完后)再回到徐国,徐君已经死了,于是解下宝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他的随从说:“徐君已经死了,这是要送给谁呢?”季札说:“不是这样的,我当初心里已经决定要把这剑送给他了,怎么能因为他死了而违背自己的诺言呢!”

管仲相桓公 (为人谋而忠)
战国时期。齐桓公有管仲相佐,所以能霸诸侯,匡天下。求贤若渴,任人唯贤,知人善用而已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