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数据库模型有哪三种?他们各自的有缺点是什么?

如题所述

关系模型、网状模型、层次模型

1、关系模型的缺点是查询效率不如非关系模型。因此,为了提高性能,必须对用户的查询进行优化,增加了开发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负担。

2、网状模型的缺点是结构比较复杂,而且随着应用环境的扩大,数据库的结构就变得越来越复杂,不利于最终用户掌握。

第二,其DDL,DML语言复杂,用户不容易使用。用于记录之间联系是通过存取路径实现的,应用程序访问数据库时必须选择适当的存取路径。因此,用户必须了解系统的结构的细节,加重了编写应用程序的负担。

3、层次模型的缺点

现实世界中很多联系是非层次性的,如多对多联系,一个节点具有多个双亲等,层次模型不能自然的表示这类联系,只能通过引入冗余数据或引入虚拟结点来解决

对插入和删除操作的限制比较多

查询子女结点必须通过双亲结点

扩展资料:

层次模型的优点

1、模型简单,对具有一对多层次关系的部门描述非常自然,直观,容易理解,这是层次数据库的突出优点

2、用层次模型的应用系统性能好,特别是对于那些实体间联系固定的且预先定义好的应用,采用层次模型来实现,其性能优于关系模型

3、层次数据模型提供了良好的完整性支持。

参考资料:网状模型_百度百科    层次模型_百度百科  关系模型-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0
1、层次模型
层次模型是一种树结构模型,它把数据按自然的层次关系组织起来,以反映数据之间的隶属关系。层次模型是数据库技术中发展最早、技术上比较成熟的一种数据模型。它的特点是地理数据组织成有向有序的树结构,也叫树形结构。结构中的结点代表数据记录,连线描述位于不同结点数据间的从属关系(一对多的关系)。
2、网状数据模型
网状模型将数据组织成有向图结构,图中的结点代表数据记录,连线描述不同结点数据间的联系。这种数据模型的基本特征是,结点数据之间没有明确的从属关系,一个结点可与其它多个结点建立联系,即结点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任何两个结点之间都能发生联系,可表示多对多的关系

3、关系数据模型
由于关系数据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所以发展很快,80年代以后推出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几乎都是关系型的。涉及到的基础知识有:关系模型的逻辑数据结构,表的操作符,表的完整性规则和视图、范式概念。
关系模型可以简单、灵活地表示各种实体及其关系,其数据描述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和独立性。在关系数据库系统中,对数据的操作是通过关系代数实现的,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追问

那矢量数据模型、栅格数据模型和曲面数据模型是不是传统数据库模型呢?

追答

那是地理关系数据模型吧!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9-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