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关于高空抛物的法律规定

如题所述

高空抛物指的是在高空抛掷物品的行为,有可能引发公共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等方面的风险。我国法律对高空抛物行为进行了明确规定,并严格禁止相关行为。

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刑法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二条,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明确规定高空抛物属于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最高可判处15年有期徒刑。

公安行政处罚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七条,对投掷物品、灰尘、污水等危及公共安全的行为,可以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五百元以下罚款。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条例》:该条例对高空抛物进行了明确规定,禁止从建筑物高层抛掷物品,同时规定了具体的处罚措施。

《物业服务管理条例》:该条例规定,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加强安全管理,防止业主在高层抛掷物品引发安全事故,物业服务企业对违反规定的业主应当进行劝阻和处罚。

高空抛物不仅会造成公共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等方面的威胁,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除了以上法律规定外,我国还有许多其他的法律法规可以用于惩治高空抛物行为,例如《环境保护法》、《建筑法》等。

高空抛物行为不仅是一种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也是一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通过建立法律法规和加强宣传教育,可以增强公众的法律意识和文明素质,减少高空抛物的发生,维护社会安全和环境卫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 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