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和孩子之间为什么要有边界感?

如题所述

一、
首先,边界感有助于建立家庭中的秩序和规则。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通过家庭规则和边界,孩子可以学会尊重他人的权益、遵守规则和约定,培养责任感和纪律性。
其次,边界感有助于保护孩子的个人隐私和自主权。孩子需要有一定的私人空间和自主决策的权利,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隐私和个人意愿,不过度干涉孩子的生活和决策。
此外,边界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模式。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应该是平等和尊重的,边界感可以帮助家长和孩子明确彼此的需求和期望,避免过度干涉和控制,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最后,边界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适当的边界可以让孩子有机会学会自主解决问题、承担责任和管理自己的时间和资源,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综上所述,家长和孩子之间应该有边界感,以建立健康的家庭关系和促进孩子的成长与发展。然而,边界感应根据孩子的年龄、性格和发展阶段进行适度的调整,灵活性也是很重要的。
二、亲子间缺少边界感的表现
为孩子包办一切
父母过度干预孩子的成长,只会让其无法独立,即使是成年后,依旧像一个“巨婴”一样,离不开父母的保护和宠爱,成立的新家庭后更是无法脱离原生家庭,始终给人一种长不大的样子。在父母羽翼保护下长大的孩子,往往缺少抗挫能力,经不起风吹雨打,一旦脱离父母,会显得无所适从,遭遇挫折后容易一蹶不振。
强制干预孩子的生活
等到孩子具备自我意识时,父母就应该学着放手,给孩子一定的选择权和决定权,他们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和认知,父母不应该强制性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不要按照自身的标准和准则去要求孩子,这样只会违反其身心发展规律。
若是长期如此,只会扼杀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无法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长大后往往不懂得维护自身的权益,不敢拒绝,总是跟随大众、随波逐流。
偷偷窃取孩子的隐私
多数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可能会有自己的“小秘密”,有的父母担心孩子早恋、不学好,会偷偷查看孩子的手机、信件、书包、书桌等物品,这种窥探隐私的行为完全没有边界感,只会激起孩子的反感情绪,让其感觉到窒息和压抑,变得更加叛逆。
干涉孩子的工作和感情
中国父母真的很喜欢为孩子“铺路”,让其一切发展都按照自己预定的路子走,即使孩子成年后,他们依旧会插手孩子的工作和感情生活,尤其是择偶方面,像挑选商品一样,为孩子匹配最佳伴侣,这就是缺乏边界感的表现。
实际上,父母可以对孩子的人生进行指导,但是不可以肆意干预。没有边界感的父母有着强烈的控制欲,恨不得时刻盯着孩子,不给孩子私密的个人空间,这样很容易掐断孩子获得幸福人生的可能性。
所谓的边界感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在任何关系中,我们都要懂得适可而止,有了边界感,才能做事有分寸,才能懂得更好地与人相处,正如极简的生活方式、简单的人际关系、高效率的做事方式等都是“边界感”带给你的最好感觉。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父母应该要掌握好“边界感”,从生活的小事做起,树立孩子的边界意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7-09
那意思就是父母和儿女也不能太随便,特别是儿女长大了,父母不能随便就走进儿女的房间,也应该像朋友那样敲敲门,通过允许了再进去的,除非是你的儿女太不像话,不努力读书,搞邪门歪道的。